|
如果考察目前的金融危機,可以看出其根源分三個層次:第一,心理層面,這個叫災難短視癥,大家都去假定小概率事件,嚴重的外部沖突事件不會發生;第二,技術層面,高杠桿的經營模式,特別是杠桿比率越來越大;第三,制度層面。金融危機的發生,監管不力層面的原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這一輪金融海嘯的啟示,就是中國的投資銀行業,中國的券商不能偏離傳統的核心業務,要堅持虛擬與實體經濟相結合,金融風險管理與實際相結合,金融創新和審慎監管相結合。
第一點是要信守市場中介本位。開發金融產品,并且提供交易中介業務,是證券公司的一個本質屬性。
證券公司通過開發金融產品,把實體經濟中的債權關系和股權關系向虛擬經濟中的金融產品轉換,而通過對衍生產品和顧問服務的開發使金融體系得以更有效地運行,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形成了具體、高效的聯結橋梁。
在這次危機里頭,應該說剛才的演講嘉賓也講了,許多華爾街投行已經脫離了市場中介的本原和定位,他們把自己更多的去扮演成一個像對沖基金那樣,他用自己的自有基金直接和對沖基金,和其他的投資者進行博弈,這一塊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信守券商的中介本質,還有兩個層面的表現:一個層面是表現為券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投資銀行等業務在資本市場上的操作。另一個方面,證券經紀業務會起越來越大的作用。因為證券經紀業務將來是一個大的投行基石。
第二,引進人才正是良機。華爾街、外資大投行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現在很多人都愿意回來,分享、參與到有可能高速增長的中國資本市場當中來,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我覺得引進人才就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國的資本市場正處于一個需要提升整個隊伍水準的一個階段。一方面是從原來單一的資本市場發展到多層次的市場;另一方面,金融產品也從簡單的債券股權的產品向紛繁復雜的衍生產品擴展。
第三個,是平衡好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金融創新能力是金融機構創造流動性、拓展利潤的來源,同時也能不斷滿足投資者的需要。但是眾多金融衍生產品都具有高風險、高報酬的特點。所以說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之間的權衡就非常的重要。要正確的認識然后來把握好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
相對而言,中國現在的創新是嚴重不足,而不是金融創新過度,所以我也希望我們的監管層能夠繼續一如既往地支持創新。特別是我們現在經過清理整頓之后,我們券商的基體都是非常健康的,我們券商的實力也大大增強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積極地支持創新的話,那么發展我們的資本市場也會是成為一句空話。
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券商應該避免金融創新技術的濫用,切忌追求過于復雜的金融技術。金融創新就是雙刃劍,砍下自己的那一面就特別的鋒利。
另外,清理整頓和金融危機里頭對中國券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券商需要重振券商的社會形象。主要是因為有很多的券商在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比如說在做操縱市場的事情,使我們相關的投資者血本無歸。這使得在社會上,或者在很多很多機構投資者那里,券商已經喪失了信用。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在保險資金入市的時候,他們居然取得了國務院的批準他們不需要通過券商來入市。為什么呢?說券商是不可信的,所以保監會提出讓我擴大保險基金入市你就得必須給直接的席位。
所以說重振券商的社會形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有這么幾點是必須注意的:
第一點,要牢固樹立客戶至上的思想,要關心客戶資產的增值超越關心自身的利潤。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任何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公司它都會得到這個市場豐厚的回報。
第二點,在這樣一個大的,整個理念正確樹立的基礎上,我覺得我們就可以有兩個方面措施,一個是合規誠信體系的建設。這個在券商里頭正在推行,但是現在我覺得可能還很不夠,現在有幾個合規負責人,有幾個合規總監敢對董事長、總裁的命令說不呢?那么我們合規誠信體系的建設將來肯定要達到這樣的一個水準。
第三點,整個的服務平臺和服務體系的建設。想要重振我們券商的社會形象,我們必須做到法律法規要求我們的那一點和我們自身行業發展規律要求我們的那一點,也就是我們必須做到KYC(了解客戶原則),我們必須做到在KYC的基礎上向適當的投資者推薦適當的產品。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那么我們重振形象的努力也會化為烏有。
現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正在發生著持續而深刻的變化,要建立一個成熟完善的投資銀行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報記者整理報道)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