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增高
通訊員 王瓊杰報道
近年來,隨著煤電一體化戰略的逐步實施,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開始覺醒,變“輸煤”為“輸電”的夢想伴隨著一座座坑口電廠的建成投產,正在不斷地成為現實,上演著一幕幕“別人虧損我贏利”的“神話”。
隨著煤電之爭的愈演愈烈,煤炭和電力雙方都開始了自救:煤炭行業加快建設坑口電廠,以煤電一體化來積極應對電力的“重壓”;而電力行業也不閑著,四面出擊,搶占煤炭資源,建設開發煤礦,以徹底改變受制于“煤”的窘況。
在推動煤電一體化的過程中,還依然存在著煤炭、電力的利益分配問題,如果解決協調不好,煤炭、電力行業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話,對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國家提出的大型能源基地建設。
坑口電廠 一枝獨秀
2008年,在全國火電行業“全軍覆沒”、嚴重虧損的情況下,有沒有過得很滋潤的火電企業?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還不止一家。
中電投安徽淮南煤電基地田集電廠就是其中一家。2008年,剛剛投產才一年之久的田集電廠在火電行業一片“哀號”聲中逆勢而上,不僅沒有出現虧損,而且還成為中電投上海電力有效的盈利點。
而類似的火電企業絕非個例。
早在2005年就開始涉足電力行業的山西西山煤電也是風光無限,勢頭看好,電力板塊不僅沒有虧損,還實現了微盈。
同是火電企業,為什么這些企業能獨善其身,笑傲群雄,在火電企業普遍大幅虧損的包圍圈中沖出一條“血路”呢?原因很簡單,這些火電企業都是坑口電廠。也就是說,他們之所以能力挽狂瀾,異軍突起,主要是得益于煤電一體化,也就是用自己的煤發自己的電。
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個例的示范效應正在不斷擴大、蔓延。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牛年的到來,關于煤電一體化的利好消息不斷傳來:2月3日,在全國第一次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提出,2009年在大型煤炭基地、整裝煤田、低熱值煤集中產區,要大力推進大型煤電基地建設。
在談到大型煤電基地建設時,張國寶再次明確,扶持大集團發展,鼓勵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勵煤、電、路、港、化工相關產業聯營或一體化發展,發揮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在保障國家煤炭供應中的骨干作用。
張國寶的此番講話,無疑給正在實施煤電一體化戰略的煤炭企業又添了一把火,也進一步增強了煤炭企業走煤電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
其實,就在張國寶作出此番表示的一個月之前,作為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煤電聯營企業就已經“閃亮登場”。2008年12月24日,隨著中電投安徽淮南煤電基地田集電廠二期擴建工程“打樁儀式”的舉行,淮南煤電化基地建設邁開了新步伐。田集電廠一期工程2臺60萬千瓦小時國產超臨界機組已于2007年10月實現全部投產。這座采用“煤電一體化”模式經營的坑口電站,以丁集煤礦開采的煤通過鐵路專用線專供田集電廠發電,通過華東電網直送上海。
如果再把目光放大到煤炭大省山西省,就會很容易地發現,坐在“煤堆”上的山西省煤炭企業早就在煤電一體化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2005年8月,對山西省大型煤電聯營具有標志性和示范意義的項目——由山西焦煤集團投資建設的全國最大的燃用洗中煤坑口節能環保電廠一期工程,在山西省古交市建成投運。這個項目也是山西省第一個投入運營的大型煤電聯營項目,標志著山西省大型煤電聯營項目的實施正式進入商業化階段。
據了解,西山煤電古交發電廠擁有60萬千瓦小時的發電能力,卻只有200多名工作人員,由于是新電廠,其發電效率也高,330克標準煤可以發一度電(社會平均為360克~380克),效益十分可觀。在近兩年火電行業全面虧損的情況下,古交發電廠仍舊一枝獨秀,每年還有贏利。現二期2×60萬千瓦小時工程也正在緊張建設之中,預計2009年中期建成。
從煤電一體化中嘗到甜頭的西山煤電,涉足電力的胃口正在逐步擴大。2008年8月,由于對電力行業長期看好,西山煤電決定加大電力方面投入,又投資46億元開工建設120萬千瓦小時電廠(占60%股份)。據悉,該電廠同樣建在煤礦旁邊,利用中煤發電。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處于“煤窩”里的山西煤炭企業,為了打破資源型企業產品單一的發展瓶頸,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也開始行動起來。
2008年6月18日,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山西省“十一五”外送電重點項目、全煤單機容量最大的坑口電廠——同煤大唐塔山2×600兆瓦坑口電廠1號機組首次實現并網,7月5日一次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此舉標志著同煤集團產業結構調整邁出實質性步伐,開創了煤礦辦大電廠的先河。
而同煤集團的目標也很有前瞻性,且十分宏偉壯闊:在大力發展煤炭主業的同時,加快推進以電力為龍頭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變輸煤為輸電,構建煤電化大型能源基地。
事實也正是如此。同煤集團的煤電一體化雖然起步稍微遲些,卻是高起點,高規劃,高標準,高目標,不僅一步到位,真正實現了變輸煤為輸電的目標,而且還以煤礦、電廠為龍頭,建起了一個塔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為全國煤炭行業實施煤電一體化和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樣板。
這一切只不過是全國煤炭一體化狂潮中的一片浪花。
煤電紛爭 風生水起
其實,煤電一體化作為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家一直在鼓勵煤礦辦電,鼓勵建設坑口電廠,走煤電一體化道路。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煤電一體化就已引起了煤炭企業的關注,一些先知先覺、資金雄厚的煤炭企業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嘗試著建設坑口電廠。但由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推行不力,電力體制改革滯后,電力和煤炭兩大行業利益糾紛等原因,煤炭企業建設的坑口電廠發的電上不了網,只能是“體內循環”,就連國家一再強調鼓勵的綜合利用電廠也難以有效發展。
因此,在那個時期內,由于行業分割,煤炭企業在煤電一體化方面只能是小打小鬧,建設的電廠也基本是自備電廠,自己發電,自己“消化”,上不了國家電網,坑口電廠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而一些所謂的煤矸石電廠,這些國家鼓勵支持的綜合利用項目也大多數是在這一階段發展起來的。
事情終于有了轉機。2002年,隨著我國電力體制“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打破壟斷,引入競爭”這一改革方案的提出和逐步推進,煤炭行業煤電一體化道路的最后一道障礙——煤炭與電力利益紛爭問題終于得到了徹底掃清。
而真正讓煤炭企業建設坑口電廠的熱情再次高漲起來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全國煤炭訂貨會上的煤電之爭。
2002年之后,國家一度取消電煤指導價,實行電煤市場定價。沒有想到這一取消不要緊,隨著連續3年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計劃煤”與“市場電”之間的矛盾日趨激烈,煤電雙方“頂牛”現象也連續上演。
當年在長沙召開的煤炭訂貨會上,剛剛“咸魚翻身”過上好日子的煤炭企業,因當時煤炭市場的持續紅火而增加了談判的籌碼,在電力行業面前一改往日低三下四、逆來順受的常態,當仁不讓、十分強硬地提出了電煤漲價的要求。一場以電煤價格為核心的“煤電之爭”首次爆發便陷入了長期的拉鋸戰,相持的結果是煤電雙方只簽訂了9200萬噸的合同,占國家計劃安排購煤的40%。
而隨后連續幾年的煤炭交易會上,煤電雙方就從來沒有消停過,“頂牛”現象一直不斷,最后都是在國家發改委的斡旋下,以電煤適當漲價而結束。
窮則思變。隨著煤電之爭愈演愈烈,煤炭和電力雙方都開始了“自救”:煤炭行業加快建設坑口電廠,以煤電一體化來積極應對電力的“重壓”;而電力行業也不閑著,四面出擊,搶占煤炭資源,建設開發煤礦,以徹底改變受制于“煤”的窘況。
建設坑口電廠,發展煤電一體化,變輸煤為輸電,既可避免長距離運輸,降低燃煤成本,又可實現資源的綜合開發,節省建設投資,減少環境污染,并使不宜長途外運的低熱值煤和洗煤廠的低熱值洗中煤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對長期以來一直受電力行業的擠壓,飽嘗以煤為主這一“單一化”發展模式之苦的煤炭行業來說,發展煤電一體化的積極性就比電力行業更高。山西焦煤集團投資建設的西山煤電古交發電廠、內蒙古霍林河電廠等一批坑口電廠都是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的。
2006年,國家發改委在草擬《電力產業發展政策》時就提出要鼓勵煤炭企業與電力企業之間通過資產重組,實現煤電運一體化經營。
國家的這一政策徹底打破了煤炭、電力兩大行業的界限和對壘,消除了雙方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在煤炭獨立建電廠、電力獨立辦煤礦二者之間又開辟了一個新的煤電一體化新途徑——煤電聯手建設坑口電廠。
在這方面,同煤集團的塔山電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了解,塔山坑口電廠由大同煤礦集團公司與大唐國際共同投資建設,由同煤集團控股,是煤炭系統控股建設的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燃煤機組。
“從長期來看,實現煤電一體化對于我們煤炭企業來說也是有好處的,最起碼我們會獲得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太原東山煤礦負責銷售的梁科長對于聯營也抱著相對樂觀的態度,“不過,根據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一切合作都必須建立在政府大力協調的基礎上。拿西峪煤礦和太原一電廠的糾葛來講,其矛盾的迅速解決就是因為政府在其中起了很大的協調作用。”
而對家底殷實、資金雄厚的電力行業來說,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早在2004年,中電投集團就在霍林河煤業甩出了“重組”的大手筆,實施煤電聯營戰略——以煤炭為基礎,通過資源整合和項目開發,建立蒙東現代大型煤電基地。盡管當年國有大型企業在資產重組與并購風起云涌,但這一跨行業資產戰略性重組稱得上是一個成功范例,在一度對立的煤炭企業與電力企業之間趟出了一條方向一致、步調一致的新路。如今,這一煤電一體化產業鏈上的協同效應已經顯現。
2008年,面對電煤價格倒掛等原因造成的行業性虧損,中電投集團更是把煤電聯營作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減虧增盈的有力舉措,與煤炭企業相互參股建設坑口電廠,在電煤價格倒掛下取得了顯著效益。中電投安徽淮南煤電基地田集電廠就是其得意之作。據了解,目前中電投集團寧夏、新疆、黑龍江等省區都在積極應用這種聯營模式。其寧夏項目和新疆項目已經分別在2008年11月、12月開工建設。
2008年,中電投集團還對原中電霍煤進行重組,以中電霍煤、白音華煤電公司及區域為單元對資產重新整合,組建了蒙東能源集團公司,實現煤炭生產3700萬噸;電力在建及運營裝機達到777萬千瓦小時。
3700萬噸的煤炭產量,如何來消化?蒙東能源公司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對于熱值較低的煤炭,通過打造和延伸“低熱值煤——坑口電廠”產業鏈,實現就地轉化;對于中等發熱量的煤炭,通過構建“中熱值煤——鐵路——路口電廠”將煤炭轉換為電能和煤化工產品。坑口、路口電廠的燃燒設備以及煤化工項目的技術路線,都按現有煤炭的主要指標為基準設計和確定。2008年,蒙東能源實現完成發電量290千瓦小時,實現利潤7.5億元,成為全國火電行業的一大亮點。
政府部門 強力推動
煤炭與電力消費的區域分布不均衡特點,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北煤南運”、“西煤東送”和“負荷中心發電”的產業格局。專家指出,在當前電煤供應緊張、價格高位等供應形勢復雜的背景下,實現煤電一體化、著力建設坑口電廠,不失為緩解電煤供應壓力的一劑良方。
其實,對煤電一體化,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態度一直很積極。特別是近年來頻頻出現煤荒、電荒和全國煤炭交易會上的“煤電頂牛”現象后,我國政府從優化能源格局的高度,對煤電一體化更是給予了高度重視。
與此同時,一些省級政府也開始積極行動起來。煤炭大省山西省就試圖通過煤電一體化,來實現從一個產煤大省到一個煤電大省的徹底“脫胎換骨”。
要使這個夢想成為現實,首要的是發出的電要有買家。山西省對此早就有了謀劃。日前,山西和山東兩省簽訂協議,全面開始實施“晉電送魯”工程,預計到“十二五”中期,山西每年將向山東輸送電力1000萬千瓦小時。
山西省發改委一位官員的一句話,顯示出山西的“胃口”。他說,這只是山西全面啟動由輸煤大省向輸電大省轉變的開始,接下來,山西還將簽訂向河北、湖南兩省供電的協議。
而這一切都與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2月3日在第一次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提出的“2009年在大型煤炭基地要大力推進大型煤電基地建設”說法極為合拍。
事實也的確如此。據山西省發改委官員透露,山西賣電的計劃目前已經納入了國家能源戰略規劃。
“賣電”就意味著山西將在未來幾年內,建設更多的電廠。山西省發改委官員表示,“山西已經謀劃了許多電力項目,主要是坑口電站,一些比較大的項目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
據悉,為實行“晉電送魯”工程,國家電網已經計劃修建多條特高壓輸電網,國家電網僅在山東的投入就將超過600億元。
而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的表態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張國寶說:“經濟形勢的變化對我國能源發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當前能源需求增長減緩,但不能因此停止能源項目建設。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看,我國能源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能源發展仍處于增長較快的歷史階段。”
“煤電一體化的確是一個多方共贏之舉。”一位業內專家分析說,山西將改變單一的賣煤模式,不再受煤炭運輸瓶頸制約,同時興建電廠,將大幅提高省內GDP的貢獻值,提高煤炭企業的效益;山東、湖南等地則在煤炭資源無法有效保證的情況下,通過直接購電緩解能源短缺;國家電網則一舉實現了自己呼吁多年的特高壓電網項目。
“煤電聯營是完全有可能的,煤電企業相互參股,在煤礦附近建立坑口電站,減少運輸環節,不僅使煤炭的價格降低了,還解決了煤炭在運輸過程中的污染和熱量損耗的問題。由資金雄厚的發電集團出面,整合煤礦和物流,從而建立覆蓋煤炭、電力、運輸等整個行業鏈條的特大型能源集團。國有大集團的多種經營,不僅降低了企業的投資風險,保證了利潤的最大化,而且還有利于完善國家的能源安全體制。”山西中電燃料有限公司的副總武峰林十分贊成煤電聯營。
煤炭企業在煤電一體化十分肯定同時,也對電力行業表示出了擔憂。“電企很牛啊,壟斷企業,日子過得稍微不如從前就開始叫苦,甚至要挾政府。前幾年煤炭企業不好過,為了銷煤,我們經常去求人家,現在我們稍微好一些了,他們就要參股,可是我們現在不缺錢啊。”談到煤電一體化,山西一家大型煤礦集團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說道。
由此不難看出,因為歷史原因,煤礦的經營者對于自己建設電廠比較熱衷的同時,對電企參股辦煤礦還存在著一些排斥心理。
而這一切也表明,在推動煤電一體化的過程中,還依然存在著煤炭、電力的利益分配問題,如果解決協調不好,煤炭、電力行業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話,對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國家提出的大型能源基地建設。這就要求政府及相關部門仍然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尋求一條煤炭、電力雙方都能接受,對雙方都有利的煤電一體化之路。這才是最關鍵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