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芃
1月份CPI、PPI漲幅的繼續大幅回落進一步增強市場對降息的期待。不過,種種跡象表明,短期內降息似乎不太可能。而適時適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應是可行的。
首先看降息。上周公布的央行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62萬億元,同比多增8141億元,而上海1月新增貸款更是達到去年全年的1/3,市場流動性得到極大增加。這表明我國的保增長政策已經顯出成效,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市場資金的緊張,這使得市場對于降息的要求已經不那么迫切。同時,在經濟下滑、通縮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相比經濟高漲、通貨膨脹時期,已經沒那么明顯了,此時降息對于經濟的刺激作用難以達到預想效果。此外,在連續降息之后,銀行存貸款利率差的空間已變得越來越小,繼續降息會進一步壓縮已經變得很窄的存貸款利率差空間,降低銀行盈利水平,會影響銀行的放貸積極性。
正如央行副行長易綱日前所言,目前利率水平處在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適當水平,零利率政策或準零利率政策并非是好的選擇。
再看看存款準備金率。在從緊的貨幣政策時期,央行從2003年起連續2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存款準備金率從2003年9月的6%上升到2008年6月的17.5%,遠多于同期的利率調整次數。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控制信貸的過快增長,實際上也確實達到了這一目的。
但是目前我國宏觀調控的目標已由控制通脹變為反通縮,為保增長而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需要充分的信貸規模作為保證。從去年底以來,銀行的放貸積極性有了大幅改觀,信貸規模有了實質性增長,今年一月更是創下增量的歷史新高,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
要繼續實施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的三大調控手段中,減息是最有力的手段也是不能常用的手段,而且如前文所述目前也不宜使用,票據手段的力度又稍嫌不夠。因此,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應該是最佳手段。
目前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4.5%,為1985年以來的最高點,仍出于歷史較高水平。相對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凍結了大量的資金,限制了銀行資金的使用效率。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不利影響已經明顯顯現時,過多的銀行資金被“閑置”就有些“浪費”了。按照1月末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8.16萬億元計算,存款準備金率每下調一個百分點,就可增加流動性4800億元。由于我國銀行的收入來源仍以利差為主,在利率不變的情況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既增加了市場流動性,還擴大了銀行的利潤空間,同時,也不會改變現在的正利率的格局。從歷史上看,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就多于利率調整,是常用的有效的貨幣政策調控手段。
因此,在利率保持相對穩定時,“把存款準備金率做到一個適當的水平上”,是時候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