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魏珍妮報道
2月1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委員長會議聽取了關于《國務院關于安排發行2009年地方政府債券的報告》有關情況的匯報。本月25日至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將繼續聽取審議地方政府債券相關問題。
如果報告最終通過審議,地方財政預算將出現2000億元的“赤字”,這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度允許地方財政預算出現赤字。這2000億元的地方財政赤字,將通過財政部代發的地方政府債券形式予以“彌補”,地方政府發債也將突破禁區。
2008年,為應對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下滑風險。中央政府果斷出臺經濟刺激計劃,投資規模高達4萬億元,地方政府相繼跟進出臺自己的配套投資計劃。截止2009年1月,地方政府公布配套投資計劃總額已經高達18萬億元,相當于中國2008年全財政收入總額的3倍,資金來源成為關注的焦點。
同時,去年四季度經濟增長率下滑至6.8%,地方財政收入大減。2009年1月,全國財政收入6131.61億元,比去年同月減少1265.03億元,下降17.1%。其中,地方本級收入3166.79億元,下降2.7%。
去年召開的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上,就有地方省份向國家發改委反映了配套資金不足的問題,想多爭取一些中央資金。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黃昌利博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時表示,在地方財政不理想的狀況下,地方債券的發行,有助于地方政府籌集配套資金,解決地方財力,保證中央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
“地方政府債券在緩解地方政府財政缺口的同時,也可能發生一定的風險。首先,要控制發債規模,避免償債能力風險。要嚴格監管地方債所籌資金的投向。”黃昌利表示。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透露,地方發債后募集的資金,將被限定用于中央財政投資地方項目的配套工程。同時他還指出,地方政府的債務將直接對中央財政還本付息。因此,償還債務的能力很有可能是各省分配額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