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報(記者)這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2月10日上午,美國的奧巴馬政府宣布了金融行業援救計劃補充內容,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應聲下跌,最終,道指低收4.6%,損失了近400點之多。
質疑之聲四處蔓延。宣布此項計劃的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蒂莫西·F·蓋特納(Timothy .F.Geithner,以下簡稱“蓋特納”)于當日下午首次以財政部長的身份到國會山作證,很多人都抱怨這一計劃缺乏細節。
1月22日,尚在候任期的蓋特納公開指責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幣值,而大約4個月前,他還認為“中國是全球經濟金融穩定和信心的來源”。這被解讀為蓋特納本人的邏輯混亂。他還值得相信嗎?
之前,人們還在夸贊他,他被譽為“美國金融危機救市三劍客之一”。是什么讓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財政部長陷入困境?在這樣一個顯赫、充滿挑戰和榮耀的位置上,蓋特納還將為投資者帶來什么?
無心之失帶來的煩惱
出生于1961年8月18日的蓋特納,酷愛滑雪、網球運動和攝影,有一子一女。按中國人的生肖,今年恰是他的本命年。回望其出任奧巴馬政府財長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從2003年起他就擔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同時兼任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副主席。蓋特納深度參與了美國政府化解金融危機的各項工作,并與美國現任財長保爾森密切合作,在2008年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奧巴馬在宣布對蓋特納的提名時說,他對市場存在的問題以及為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要采取的步驟有“獨到的見解”。
盡管奧巴馬對蓋特納贊賞有加,但遺憾的是,蓋特納卻被發現在2001年-2004年任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期間曾有漏繳3.4萬美元稅收的行為,聲譽大受影響,美國國會參議院因此推遲了對其擔任財政部長這一要職的聽證會,并將聽證會的時間選擇在新總統奧巴馬上任后的第二天。
蓋特納的個人納稅問題,也為那些批評人士,提供了新的攻擊點。2009年1月21日,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蓋特納為自己的漏稅行為進行了道歉,并解釋“完全是無心之失”,且在“事后已補交了這些欠稅”。
蓋特納的道歉并未撫平部分參議員對其漏稅行為的不滿。但支持者認為,美國經濟目前處于“非正常狀態”,形勢緊迫,不應因此阻礙蓋特納出任財長這一重要經濟職務。不出公眾所料,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于22日以18票對5票的結果,批準了對蓋特納的出任提名。
一個聽上去意味深長的聲音此時出現在媒體上,一位華盛頓資深人士在談及被提名人的批準困境時說到,“要不是在這個特殊時期,他恐怕……”
國際經驗奠定財長基礎
客觀地說,撇開漏稅問題,成就蓋特納財長之旅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正是奧巴馬所看重的,就是他的國際閱歷和良好的教育。
蓋特納出生于紐約的布魯克林。在他小的時候,父親彼得?蓋特納先后擔任美國政府國際發展事務官員和福特基金會高級管理人員。因此蓋特納從小跟隨經常駐外工作的父親在美國、亞洲和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蒂姆總能適應我們不停變化的生活環境,我想,這(不停的搬遷)讓蒂姆和他的兄弟姐妹們能夠適應去乘坐飛機,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當受邀為蓋特納的母校達特茅斯大學的學生們作報告時,蓋特納的父親對兒子毫不吝嗇地贊美。
蓋特納在泰國讀完高中回到美國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著名的達特茅斯大學。獲得政府和亞洲研究專業學士學位后,他又赴位于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霍普金斯大學繼續深造,并獲得國際經濟和東亞研究專業的碩士學位。
隨著蓋特納熱的升溫,他的中文水平也不斷地被中國人所關注。蓋特納是在達特茅斯學院就讀時開始學習中文的,他在中國度過了至少一個暑假。“蒂姆是個好學生。”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蓋特納大一時期的中文教師蘇珊·布雷德認為,蓋特納是個“天生的語言學習者”,“非常國際化、活躍,給人帶來愉悅,每個人都喜歡他。”
1985年,蓋特納加入到“基辛格同仁公司”,逐漸成長為一名亞洲事務專家。1988年成為美國駐日本使館隨員,正是在此期間,他目睹和感受了日本泡沫經濟及其破滅,并開始了他國際金融危機事務處理的經驗積累。
與那些需要歷盡千辛萬苦、苦苦奮爭才終有所成的人物不同,有人這樣描述蓋特納的職業成長經歷:從大學時代起,他就徑直沿著人生的階梯往上爬,沒走什么彎路,沒有當個背包族到歐洲四處游蕩,也沒有做過端咖啡的實習生。每走出一步,他在國際金融方面的造詣和對細節的把握都得到了肯定。他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一位“貴人”,一個可以讓他在職業生涯里“天天向上”的高級官員。
并不是每個擁有貴人相助的年輕人都會走出完美的職業路線。一直給予蓋特納以提攜和重要支持的勞倫斯?薩默斯的一席話,或許可以幫助人們更清晰地認識蓋特納,這位前美國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回憶說:“無論在哪個地方,他總是能脫穎而出。” “他個性比較自由,但他對此安之若素,而且非常直接,不是想著如何提升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而是關心怎么去做正確的事情。”
敏銳與務實是成長優勢
1989年,28歲的蓋特納調回美國,到財政部工作。在財政部他一干就是13年,先后服務過克林頓時期的兩任財政部長魯濱和薩默斯。
“他顯示出對問題的本質性理解,以及整個體系到底需要進行怎樣的修正。”格林斯潘對蓋特納的高度評價,源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那場亞洲金融危機。早在1997年感恩節,時任美國財政部中層官員的蓋特納告訴上司、時任財政部副部長的薩默斯,韓國經濟狀況表明,它正處于破產邊緣。蓋特納認為,美國不能袖手旁觀,任由韓國經濟崩潰。
“我從來沒有碰到這樣一個人,作為我的下屬,在與我意見不一的時候,可以用如此直接、明確,甚至是生動有趣的語言來表達。”在他人眼里有些傲慢的薩默斯回憶說,當時蓋特納平靜地列舉了一系列理由,解釋美國別無選擇,只能采取行動。這一觀點在美國政府內部引起轟動。盡管蓋特納的救市聲音可能不夠響亮,但薩默斯說,美國政府最終推行的政策與蓋特納最初的提議相當接近。
1999年,38歲的蓋特納被提升為國際事務部門副部長,其頂頭上司正是副財長薩默斯,因此,薩默斯也被認為是蓋特納在政治上的導師。
2003年,蓋特納的仕途迎來新契機,他被推薦擔任紐約聯儲銀行行長。美聯儲一名高級官員說,蓋特納來到聯儲更是得心應手,他往往能“憑直覺”找到度過困境的辦法。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蓋特納長期在財政部任職,知道政治和權力如何運作。而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埃里安則認為,蓋特納不是薩默斯、伯南克和默文·金那樣專業的經濟學家,但“他看問題的敏銳性令人難以置信,他經常提出尖銳的問題”,“他能迅速找到問題關鍵,抓住問題根源。”
作為一名務實主義者,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蓋特納也是美聯儲系統內最堅定的低利率倡導者之一。
化解危機之道脫穎而出
自從進入新財長的可能人選名單,那些此前深藏幕后的蓋特納參與華爾街搶險、應對金融危機的故事,以及相關的人脈便被媒體不斷地從各個角落挖掘出來。
在高盛擔任要職的科里根就是其中之一。科里根談及蓋特納初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時說:“當蒂姆到自由街33號(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址)上班的時候,和大部分前任一樣,需要對金融市場進行學習。”他隨后補充道:“他非常非常勤奮,我想他做得非常好。”
2008年,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蓋特納與保爾森和伯南克一道,促成了解決貝爾斯登公司危機的決定,即先提供緊急融資,再安排300億美元信貸,便于摩根大通公司收購貝爾斯登。因此,他被稱為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三劍客”之一。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蓋特納,最終斷絕了雷曼兄弟公司的最后一線生機,2008年9月13日在決定雷曼兄弟命運的一次會議上,蓋特納通報了由他、財長保爾森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組成的委員會的決定:雷曼兄弟必然并且一定要進入破產保護程序。
美國經濟界和媒體認為,蓋特納對貨幣和金融政策理解深刻,并在國際貿易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金融危機爆發后,他在穩定華爾街金融形勢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就像他曾經對朋友賈斯汀·魯德森所說的“賈斯汀,你必須要認識到,我們這些人就是以此生活的,我們就是因這些危機而活的。”蓋特納所有的職場積淀仿佛都是為這場發端于美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而準備。
另外,蓋特納雖然曾為克林頓政府效力,但他沒有強烈的黨派意識,與國會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均保持良好關系。這些,都為他最終成為美國財長的不二人選鋪平了道路。
外電評論,初出茅廬的蓋特納無疑是經驗豐富的財經專才,但他現在的身份不是金融家,而是美國政府的核心內閣成員;所要面對的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有國際政治、經濟、貿易和外交相互交織的復雜課題。 (作者為建行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