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平
國際金融危機帶來全球經濟劇烈動蕩,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為應對挑戰,黨中央、國務院相繼推出一系列重大經濟政策措施,以擴大內需、促進增長、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中央的精神,辯證清醒地看待壓力和動力、挑戰和機遇關系,化“危”為“機”、變壓力為動力,更加自覺、更加積極地把中央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盡管全球彌漫著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的陰影,但必須看到,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并沒有喪失,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和用好發展機遇。黨的十七大在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明確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貫徹落實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是當前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
我國有13億人口,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時期,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居民消費、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有巨大發展空間,擴大內需潛力巨大。發達國家經濟陷入衰退、外部需求大量減少的嚴峻國際經濟環境,客觀上為我們擴大內需提供了巨大機遇,使我們能夠眼睛向內,真正把經濟增長的基本點放到擴大國內需求上,利用這次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時機,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更好實現內需為主和積極利用外需的共同拉動,全面增強我國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應對外部經濟風險的能力,辦成一些群眾期盼、對國民經濟長遠發展關系重大的大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更為重要的是,貫徹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決策部署,為我們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提供了新的機遇。把保增長、擴內需和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緊密結合,必然更加有力地推動我們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按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優勝劣汰的要求,切實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發展高新科技,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更有條件推出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啟動包括燃油稅在內的各項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以改革促發展、保穩定,提振市場信心,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更有條件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新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民族創造力;更有條件改善民生,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醫療、住房,教育、食品安全、社會保障等難點熱點問題,增強各族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難看到,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政策,不僅有力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沖擊和影響,同時也有力地推動我們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
總之,面對挑戰和困難,一定要有辯證清醒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和用好發展機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和要求,在紛繁復雜的環境和形勢面前,堅定信念,在逆境中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善于從國際國內條件的相互轉化中用好發展機遇、從國際國內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創造發展條件,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扎扎實實地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求是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