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丁曉琴)昨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撰文質疑券商高傭金制。他認為,中國股市目前“稅輕而費重”的畸形稅費結構,與西方股市“稅重而費輕”的慣例格格不入。同時,與熊市印花稅單邊征收相比,7年紋絲不動的單邊0.3%的券商浮動傭金上限更遭投資者詬病。
券商傭金上限7年不“動”
在2008年熊市之下,我國股票交易印花稅節節下調,從雙邊合計征繳0.6%降低到單邊征繳0.1%。昨日,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1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95.7%。
與此相反,熊市之下的券商卻對傭金未進行類似調低。自2002年5月1日以來,我國券商一直實行上限為0.3%的浮動傭金收費制,7年來絲毫未改。
以招商證券某營業部為例,資產規模在10萬以下的傭金為0.25%,10萬-30萬的傭金為0.12%,而只有80萬以上的客戶才能拿到0.1%的傭金水平。雖然一些小證券公司為吸引客戶采取低傭金策略,但10萬以下的小散戶也只能拿到0.1%的傭金。
一位不原透露姓名的短線炒手告訴記者,以0.25%的傭金計算,其80萬資金曾一年交過近30萬的傭金。
中小散戶傭金貢獻率最大
與備受優待的大戶相比,散戶們給券商貢獻的傭金更大。據了解,客戶資產僅占二成的散戶卻為券商貢獻了八成的利潤。
據某券商相關人士透露,按照利潤貢獻度排名,資產規模10萬-50萬的客戶排在首位;其次是50萬元-100萬元、10萬元以下和100萬元以上。很多營業部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服務的“大戶”,對傭金收入的實際貢獻率卻非常之低。
業內人士稱,散戶的虧損和傭金付出,與國泰君安證券等券商高管員工“天價”收入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44家國內券商去年大致發放了近209億元的職工薪酬。中小投資者呼吁將傭金降低或與印花稅一樣單邊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