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我國將研究提部分外儲支持海外能源勘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01:44  人民網

  王佑 張喆

  加快海外能源項目的開發和并購,近年來一直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心之一。近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就未來3年我國的能源國際合作作出了規劃。

  提出外儲設立基金?

  《中國石油報》昨日報道稱,我國將研究從外匯儲備中提取一定比例設立海外能源勘探開發專項基金,用于支持石油企業獲取海外資源。而如貸款貼息、提高財政注資比例等也可能進入我國對海外資源并購的鼓勵政策之內。

  中石化一位管理層昨晚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尚未聽說外匯儲備提取基金一事,但其他金融支持政策此前也聽到過。

  一位金融領域專家告訴本報記者,對于此事有所耳聞,并有可能于近日參與相關政策討論,但目前不方便評論。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相關人士表示不了解此事,不予置評。

  另一位外匯局人士則告訴記者,目前并不知道設立基金一事。對于是否可以通過財政發債的方式獲得設立上述基金所需資金,該人士表示這種操作理論上也是可以的,比如通過財政發債建立種子基金等。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曾表示,外匯儲備是中央銀行拿基礎貨幣買來的,由央行負責運營管理,并且要實現保值增值,其他機構要用外匯儲備,需要拿人民幣購買外匯儲備,不能無償劃撥。此前,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金就是通過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籌資向央行購買外匯儲備獲得。

  支持企業海外勘探

  目前,我國石油企業的國際化戰略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與產油國公司合作開發油田,獲取份額油;二是尋找機會收購海外油田資源。如中石油主要拓展領域集中在中非、俄羅斯、南美和東南亞等地區。

  中石油集團一位高層日前曾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公司依然會繼續關注海外收購。他也透露,現在收購確實是一個好的時機。

  去年和今年,中國石油(601857.SH)的資本性開支約是2000億元人民幣,但這筆錢不會大部分放在海外資源上,這是由于中國石油今后幾年會有眾多國內上游勘探、天然氣等業務需要投入(如曹妃甸原油基地、西氣東輸二線的東西段等)。

  如今油價在每桶30到40美元之間波動,對于主要利潤點在上游業務的中石油而言有著一定的挑戰。但公司高層表示,有人說中國石油的勘探完全成本近40美元/桶肯定是不對的。而業內估計,其勘探成本約在每桶25到30美元左右。

  因此,如果國家可以通過提取來自外匯儲備的部分資金成立基金,并進行其他財政政策上的支持,將舒緩能源企業的現金流問題。

  能源策略注重長遠

  近年來,中石油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就是2005年10月對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下稱“PK公司”)的收購案。當時中石油是以全現金方式,掏出41.8億美元直接將該公司買下。PK公司是在加拿大注冊的國際石油公司,油氣田、煉廠等資產全部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年原油生產能力超過700萬噸。

  而去年,也不斷傳出我國投資基金在購買海外上市的石油巨頭公司股份。有消息稱,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公司(Total)首席執行官馬哲睿(Christophe de Margerie)近期就表示,某中國投資基金已增持了該公司的少許股權。但他拒絕指出這家中資機構的確切持股比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能源與氣候項目主任管清友也曾表示,無論是對企業的參股、收購還是合作,首先要給主權財富基金一定的時間,觀察其收益水平。“比如說未來一年油價會從40美元/桶掉到30美元/桶,這個公司是要虧損的,甚至股價是嚴重下跌的。但我們用5年和10年的眼光看待中投公司,他可能就不是。”

  中石化上述管理層也提醒道,“現在就能源的策略方面我們更要注重長遠,以前可能沒有想到中國對石油的依存度會達到50%以上。”

  《中國石油報》還稱,未來3年,國家將鼓勵企業開展海外資源開發和并購,對重大境外能源投資項目予以貸款貼息、優惠貸款和提高財政注資比例等支持政策。修改完善境外油氣資源開發協調機制。抓緊與有關國家簽訂投資保護、避免雙重征稅、司法協助等政府間雙邊協定。(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報道:

    中石化調整中東戰略 將投標阿爾及利亞能源勘探

    重大境外能源投資將獲國家財政支持

    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原油目標產量1.92億噸

    國際能源署:2010年后全球可能面臨原油供應短缺

    能源外交或提速 貿易保護不足取

    中國產業和能源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考

    中國新能源產業化進程提速

    能源領域有望入圍第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國際能源機構再次下調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flash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