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軍
文/本報記者 張軍圖/采采
2月11日,經歷漫長的討價還價之后,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終于就經濟刺激方案達成一致意見。這個“縮水版”方案最終耗資7890億美元,低于眾議院的8190億美元和參議院的8380億美元。
對于美國以外的人來說,“山姆大叔”愿意掏多少錢看病抓藥,并非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重點。重點是,那個令全球為之震驚的“購買美國貨”條款還在嗎?
如果美國政府在“買國貨”問題上也高呼“YES,WE CAN!”的話,那么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將再次被釋放,最終肆虐全球。
美國人“關門”A
說美國人想象力豐富,恐怕并不為過,畢竟它們創造了無數科技奇跡。然而,他們的想象力,到了處理國際貿易上,就變得如此枯竭。
在他們的選項中,似乎除了“自由貿易”,就只剩下“貿易保護”了。所以,不是劃向這邊,就是劃向那邊。
1月2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亮出了他們的選擇。這天,該院表決通過經濟刺激方案。其中規定,凡方案涉及工程、建筑用鋼鐵必須為美國出產。隨后的參議院版方案更是強化了“國貨”限制,要求工程“所用鋼材和其他制成品全部由美國制造”。
消息公布,全世界一片嘩然。很多年前,中國曾有一句廣告語叫“長城永不倒,國貨當自強”。現如今,美國人也流行“(自由)女神永不倒,國貨當自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盡管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再表示,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不應被用于發出“貿易保護主義信號”,但美國國會依然用他當初競選的口號做出回應“YES,WE CAN!”
事情還遠沒有這么簡單。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國貨當自強”方案還在陸續出爐:參議院通過了一項“雇美國人議案”,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國銀行在增加雇員時,必須優先考慮雇用美國人;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所使用的任何制服和紡織品,都必須是真正的“美國制造”。
總而言之,要想拿到美國政府的“救濟款”,就必須買美國貨,用美國人。
一向以“自由貿易”自居的世界超級大國,當自己病入膏肓時,決定對全世界“關門”。正如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站上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所言:西方為了掠奪別國的資源而倡導經濟的全球化,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啟用貿易保護。
全世界“開罵”B
美國“買美國貨,用美國人”計劃,收到了來自全世界的罵聲。
率先開罵的,正是美國人的鄰居加拿大。加拿大總理哈珀毫不客氣地充當了“急先鋒”角色,他批評說,如果“購買美國貨”條款正式獲得通過,美國將失去要求他國放棄保護主義政策的道德權威。
緊接著,歐洲各國加入了戰團。“在金融危機及經濟危機重壓下,奧巴馬政府的這種貿易保護主義極為短視,純屬飲鴆止渴。”英國《泰晤士報》如是說。
英國商務大臣彼得·曼德爾森宣稱,這場購買美國貨的運動一旦展開,就有可能轉變為真正的貿易壁壘,導致真正的貿易沖突,“對經濟復蘇而言,它是一服毒藥。”
或許是覺得商務大臣的份量還不夠,英國首相戈登·布朗也親自上陣。在達沃斯論壇上,他警告說,現在不是從全球化轉向保護主義的時候,“訴諸保護主義手段并不能解決目前的金融危機。各國應團結一致,加強合作。”
德國總理默克爾同樣毫不客氣地警告美國不要因金融危機而陷入貿易保護主義泥潭。
如果說各國政要只是在言語上發出警告,那么歐盟就沒那么好說話了。其貿易代表阿什頓指出如果美國國會通過這個禁用外國產品的經濟法案,歐盟將“絕不會坐視不理”。
美國媒體讀出了其中的“火藥味”,它們稱這是“過去20年布魯塞爾(歐盟所在地)發出的最強硬措辭”。據稱,如果該條款獲得通過,歐盟將被迫考慮各種應對措施,甚至可能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憂慮還在蔓延。日本財務大臣中川昭一近日表示,他預計即將舉行的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就“購買美國貨”條款進行討論。這一會議本月13日至14日在意大利羅馬召開。
這位日本政府官員說,他已經與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以及其他七國集團成員的財政部長就“購買美國貨”條款進行了電話磋商,“‘購買美國貨’條款代表著貿易保護主義,七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成員都已經明確表示了對這一條款的反對。”
或許是為了給美國人再提個醒,中川昭一強調說,WTO的所有成員都應當遵守貿易自由化原則,“我們已經在‘大蕭條’時期嘗到過貿易保護主義的教訓”。
他所說的,是一個遙遠的記憶。1930年6月,美國股市崩盤后,當時的胡佛政府為了保護國內工業不受大量進口商品沖擊,通過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開始對2萬余種進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這一法案立即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同時引發各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報復,一系列的貿易戰幾乎令全球貿易“冰凍”,美國的經濟也由此下降了2/3,一半的美國人失去工作。
79年后,一紙“購買美國貨”的方案,會否重蹈覆轍,令全球為之矚目。“今天的貿易全球化水平,早非79年前可比,一旦促發貿易戰,后果不堪設想。”有關專家稱。
就連美國公司也感到了威脅。據稱,GE、波音等多家跨國巨頭已聯合美國當地的15家行業協會,致函美國參眾兩院,反對將“購買美國貨”這一條款納入美國財政刺激法案。這些公司在美國本土以外都擁有大量訂單,一旦促發貿易戰,它們將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世界由平變方 C
曾記否,2005年前后,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的一本著作《世界是平的》令全球為之瘋狂,人們仿佛看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轉眼四年時間過去,世界又恢復了舊時的模樣,它不再是平的,它變成了以鄰為壑的一個個切面,它變成了“立方體”,每個經濟體都在固守著自己的領土,不讓別人踏進。
在“帶頭大哥”美國的鼓舞下,貿易保護主義的浪潮愈演愈烈———
去年11月以來,俄羅斯已經推出了28項上調進口關稅以及補貼本國出口的措施;還有6項措施正在規劃中。
歐盟國家開始收緊自己的貿易規則,例如重新為牛奶出口提供補貼,指控中國產螺絲和螺母以低于成本價在歐洲傾銷,從而有效地將這些產品拒于歐盟市場之外。
法國政府則在向雷諾及標致雪鐵龍兩大汽車廠商提供30億歐元緊急貸款的同時,要求它們承諾不裁員或關閉境內任何工廠,或不將生產線轉移到法國以外的工廠。
阿根廷海關近日宣布,為了加強對本國企業的保護,決定提高包括自行車配件、樂器、鋼鐵管、背包、電腦配件等800余種進口商品的參考價格。
WTO的數據顯示,反傾銷案總數已經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0%。這無疑是“貿易保護”的一個風向標。WTO預計,繼2008年增長6.2%之后,今年全球貿易總額可能會下滑超過2.1%。
風越刮越猛,中國也變成了受害者。去年10月以來,印度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17起貿易救濟調查,并于近期對中國鋼鐵、化工、紡織等產品實施進口限制措施。2月6日,印度商工部又向印度全境所有海關部門通告,將全面切斷中國玩具進口管道,包括經由第三國進口的途徑。
盡管印度商工部長卡邁勒·納特宣稱,這項禁令是基于“公共衛生和安全”方面考慮,印度玩具業公會副主席庫瑪卻道出了更深層次的玄機。這位負責人表示,中國玩具廉價傾銷印度市場,造成印度本土玩具產業失業人口增加,這是促使印度當局停止進口的原因。
據報道,1992年到2003年,印度玩具廠商每周從中國進口120萬件玩具。尤其到1997年之后,中國玩具一度占據了印度80%的市場。
這股強烈的保護主義風暴,令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Burton G. Malkiel深感擔憂。他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這場“買美國貨”運動不符合經濟學原理,它威脅到了貿易和資本流動的穩定性,有可能使當前的全球衰退最終演變為上世界30年代的大蕭條。
他舉例說,如果不允許美國50個州之間自由貿易,“那么像我這樣住在新澤西州的人就買不到夏威夷的菠蘿、加州的葡萄酒和蔬菜、堪薩斯州的小麥、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而我們也不會向美國其他地區銷售藥品,那生活將比現在糟得多。正是自由貿易帶來的生產分工讓我們所有人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全球貿易也是一個道理。如果我們能從中國進口便宜的服裝,同時向他們銷售電腦和數據存儲設備,那么我們兩國都會獲益。”
在他看來,“買美國貨”條款和其他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能夠帶來的只有失業而非就業,“它們是對全球經濟下滑做出的不負責任、會弄巧成拙的回應。”
這正如英國首相布朗在達沃斯所發出的警告:保護主義無法保護任何人,尤其是窮人。
所幸,在一片蕭殺之中,還依然有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就在美國等相繼“關門”的當口,中國發出明確的信號:將不會在經濟刺激計劃中推行含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購買中國貨”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