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到關于“Buy America”和“Buy China”時表示,中國不會實行Buy China,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國內的商品、國外的商品,我們都一視同仁。
這與美國眾議院最近通過8190億美元新經濟刺激方案時,加入了“獲得政府資金援助的建設項目必須全部使用美國產鋼鐵產品”等所謂“購買美國貨”條款,以及后來在民主黨參議員朵根的參議院方案版本中,產品范圍擴大為“所有在計劃中所使用的材料和器具(不只是鋼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意思的是,還沒等該方案獲得通過,卡特彼勒、GE、波音等多家跨國巨頭日前已聯合美國當地的15家行業協會,致函美國參眾兩院,反對將“購買美國貨”這一條款納入美國財政刺激法案。我想他們這么做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擔心這樣做會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從而會影響到他們的海外訂單。
其實,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滿足自己的市場需要,僅僅限于本國生產是做不到的。美國的這種做法不僅是歷史的倒退,更是對他們自己所主張的自由貿易的一種否定,肯定是不得人心的。
從更深的角度去看,美國政府的這種做法看上去是保護了美國企業的利益,而其實是損害了美國民眾的根本利益,屬于害人害己,它阻礙了由于全球化所帶來的比較優勢條件下的世界性的福利;再者說,自由市場條件的經濟一定是充分競爭的經濟,美國這樣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是對國內一些產業實施一種變相的保護,是不利于其自身產業發展和參與全球競爭的。
當前,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環球同此涼熱,我們自身的出口業務也受到了影響,但我們所采取的措施不是去限制別人,相反,我們是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使它能夠在最嚴厲的競爭環境下還能生存和發展。這才是生存和發展之道。
(李曉峰,上海某外貿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