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全球金融危機的演化進程與發展趨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3:58  財政部網站

  韓志國

  由美國次貸“多米諾骨牌”倒塌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正在向新的方向轉變。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為負增長3.8%,創下了27年來單季降幅最大的紀錄;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在2008年虧損280億英鎊,創下英國企業史上最大虧損紀錄;花旗銀行與美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分別出現82.9億美元和153.1億美元的巨額虧損,花旗銀行面臨被肢解命運;美國房地產市場繼續大幅下跌,去年11月20個大城市標準普爾房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下跌18.2%,該房價指數已連續28個月下跌,較其2006年高峰時已經跌去25%,顯示全球金融危機仍沒有任何的緩解跡象。如果說次貸危機第一階段是從產品危機轉化為產業危機、行業危機進而形成世界范圍金融大海嘯的話,那么次貸危機第二階段的最主要特點則是由金融危機轉化為全面經濟危機,并將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大和持續的破壞性影響。由于這次金融危機具有顛覆性、全面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因而它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將產生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它對世界金融體系與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甚至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一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導火索是美國的次貸危機,美國次貸危機的本質是華爾街金融機構違反了國際金融領域一貫奉行的審慎原則,在“居者有其屋”的“美國夢”的驅使下,向沒有信用證明、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卻有大量其他負債的購房者提供大量貸款,并通過金融衍生工具,把這些貸款層層打包出售,進而形成了一個近乎完整的金融鏈條:專業機構提供次級信用貸款,投資銀行發行金融衍生產品,評級機構提供信用評級保障,保險公司進行風險安全擔保,投資銀行、專業銀行、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和其他社會資金則蜂擁而入,以平均1:30的杠桿比例極大地放大了次貸產品的盈利水平與投資風險。在這個過程中,整個金融業籠罩在一個巨大的金融幻覺之中:全球經濟會持續繁榮,美國經濟會持續低利率,房地產價格會只升不降,次貸產品也會只有高收益而不會有高風險,而如果有風險,也會有別人扛著而不可能輪到自己。這種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依托但卻誰也不愿意也不能夠承擔風險的金融鏈條本身就極為脆弱,一旦金融幻覺破滅,整個鏈條就會立刻崩斷,產品風險、產業風險、行業風險甚至系統風險就會不期而至,整體經濟也就會面臨難以抵御也難以把握的巨大風險。而這,恰恰就是此次次貸危機演化進程的一個完整圖景。

  全球金融危機顛覆了過度泛濫的金融創新模式。金融的本質是信用,金融創新的泛濫導致信用的濫用。在金融創新的旗幟下,金融衍生品泛濫無度,與經濟本體發生了重大偏離。創新的紅利被拿走了,創新的風險卻留給了市場。過度金融化、過度證券化、過度全球化給社會經濟種下了一個個無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來收拾殘局的卻只能是政府和納稅人。次貸危機不僅導致了美國投行甚至華爾街的毀滅,也給整個世界的金融生態環境帶來了難以修復的重大災難,這種災難的最直接承受者不僅是美國,而且是整個世界。

  全球金融危機顛覆了過度放松的市場監管模式。在自由市場、自由金融的“華盛頓共識”下,美國政府在上世紀80-90年代以后大大放松了對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監管,而金融機構本身就天然存在著規避監管的動力與手段,這兩種因素與美聯儲連續27次降息導致利率大幅走低從而整個社會的流動性泛濫且找不到資金出路等因素結合在一起,使得次貸產品等金融創新有了內在的動力與源泉,并形成了無法考量也無法控制的系統性風險源。正是由于政府監管體制的缺位和漏洞,使得整個華爾街處于創新泛濫的狀態,除了設計者本人,其他參與者實際上都已經無法準確把握產品的風險與市場的風險。這樣,籠罩在金融幻覺下的金融創新的實質就成了讓別人用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買單的過程,信用關系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演變為信用陷阱。在危機發生后,整個世界都低估了它所隱含的巨大風險,以至于最終釀成了世紀性金融大海嘯。

  全球金融危機顛覆了過度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如果說中國經濟中內需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度儲蓄的話,那么美國經濟的更大隱患是過度消費。在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儲蓄率一直在8%-10%左右,進入90年代后期,美國的儲蓄率開始大幅下降,至2005年首次成為負數,2006年達到-1%,花明天的錢來過今天的日子不僅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而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種過度的消費模式本身就導致金融體系的嚴重脆弱,再加上金融系統內外部各種因素的疊加效應,就使得危機的負面影響迅速擴大并逐波蔓延,以至最終危及到了實體經濟乃至整個世界經濟。

  二

  信用危機導致信心危機,信心危機導致發展危機。全球金融危機不但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而且還將深刻影響和改變整個金融體制與機制,深刻影響和改變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相互關系,深刻影響和改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與發展機制。雖然美國與世界各國的政府都在不遺余力地救市,但大患已經釀成,從全球金融危機向全球經濟危機的轉化已經是一個很難逆轉的進程。

  救市政策治標不治本使得金融風險只能緩解而不能化解,這將成為全球經濟衰退的主要推力。美國次貸危機的主因是利率提高、經濟放緩與需求不振導致的房價下跌,雖然與2006年高峰時相比房價已平均下跌22.5%,但美國房價下跌的趨勢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若像惠譽國際評級機構所預測的那樣,美國房價再下降10%,那么美國次貸產品還會出現新的問題,危機的深化就還有可能。在此預期下,全球投資者與消費者普遍持悲觀態度,世界經濟就很可能在危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到出現嚴重通貨緊縮乃至重大衰退。到目前為止,世界主要國家所投入的救市資金已經不少,但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卻沒見任何好轉。可以說,這輪危機的最壞時刻還遠未到來,整個世界必須有應對更壞局面的預期和準備。

  社會經濟中樞神經的紊亂將導致經濟有機體的重大混亂,使得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內在聯系發生重大阻隔。自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商業銀行與生產企業之間的信用基礎已經出現重大裂痕,銀行惜貸與企業需貸形成重大反差,整個社會資本流轉的鏈條、資金周轉的鏈條和生產與需求相互銜接的鏈條都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脫節,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形勢也日趨嚴峻。在經濟金融化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市場經濟中,沒有金融支持或金融支持不力的生產與經營很難有效與有序運行。美國、歐洲、日本這三大經濟體都已經出現明顯的經濟衰退,越來越多的國家被卷入危機的漩渦之中。美國三大汽車廠商都面臨破產邊緣,被政府救助的金融機構仍然出現重大虧損。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從虛擬經濟到實體經濟的全面衰退過程已經開始,最近一個時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這種觀點。雖然各國政府在向商業銀行注資的過程中都明確要求商業銀行放貸,但在商業銀行普遍面臨自身難保的局面下,資金的效率、資本的效率與市場的效率都很難不大打折扣。因此,在目前和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實體經濟不僅要面對整個社會經濟中樞神經紊亂的困擾,而且自身還會遭遇長時期的“腦缺血”與“心臟供血不足”的病癥,在這樣雙重的病灶下,社會經濟就很難正常和有效地運行。

  負財富效應的顯現將造成消費需求的更嚴重萎縮,這也會直接對實體經濟造成傷害。全球金融危機所導致的全球股市暴跌直接成為毀滅財富的過程,而財富毀滅與未來預期變壞的雙重壓力會導致負財富效應的大規模擴散,會造成社會需求的進一步萎縮,不但美國與歐洲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會進一步下跌,其他的產業與行業也會更加不振。也就是說,在這樣的重大危機面前,無論是產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都將會面臨更尷尬的境地與更困難的局面。

  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寒三日也非一日能夠解凍。盡管世界各國救市的力度越來越大,但救市的效果卻并不明顯。如果把這些救市措施本身的負面作用也考慮進來,那么世界經濟所面臨的狀況就會更加嚴峻。

  ——金融體系的重建將是一個長期、復雜和艱巨的任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完成。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所摧毀的不僅是一兩個產品和幾個或幾十個機構,而是整個世界范圍內的金融重建與重構過程,是一個的的確確的推倒重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重建的不僅是金融機構,而且還有金融理念和金融機制,是整個金融體系的欲火重生過程;重樹的也不僅是企業信用,而且還包括市場信用與國家信用,是整個社會信用的重置與重構過程。這是一個世紀性工程,要完成這樣一個復雜而又艱難的重大工程,沒有一定的時間和機制是不可能的。由于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這次危機中幾乎完全沒有應對準備與應對措施,并且在整個危機中幾乎無所作為,因而這些機構也將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重構中面臨巨大挑戰,這也會加大世界新金融體制的重建難度。金融制度的重大難題與重大挑戰無疑都會加劇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的難度與復雜程度,使得世界經濟前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中都很難樂觀。

  ——過度消費型國家、過度生產型國家、過度資源供應型國家的危機會逐次傳遞并逐波激化,使得整個世界都深陷其中而無一幸免。全球金融危機首先帶來巨大沖擊的是過度消費型國家并在這些國家中引起消費萎縮進而給生產與市場帶來沖擊,過度消費型國家發生的經濟衰退又會反過來擠壓過度生產型國家的海外市場并引起這些國家的經濟衰退,而過度生產型國家如果出現衰退,那么受沖擊最大的就是給過度生產型國家提供資源的過度資源供應型國家,并且將最終導致這些國家出現經濟衰退。全世界的經濟危機很可能在消費—生產—資源供應因果鏈條發生斷裂的過程中逐次傳遞并且逐波放大,直至讓整個世界都深陷其中。資本動蕩、需求萎縮、投資不振將對世界經濟發展形成重大挑戰,國際市場萎縮與本國經濟收縮也會形成負面乘數效應,使得危機不但會蔓延、深化和持續,而且還會導致走出危機的難度進一步提高,使得應對危機的手段越來越少,應對危機的空間也越來越小。這個過程很可能會相當漫長,世界經濟將很難逃過這場空前的世紀性災難。

  ——從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的演變中還會出現新的危機源,危機本身也會出現新的表現形式。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全球金融危機還主要出現在次貸領域,但優質貸款的危機也已經若隱若現。如果危機深化的過程不能得到有效阻止,那么隨著經濟危機的出現與發展,金融危機的爆發源就可能會進一步擴散,整個金融體系就可能會面臨更嚴重也更劇烈的動蕩局面。在這樣的重大危機面前,積極面對與謹慎應對可能是唯一選擇,任何不切實際的盲目樂觀都可能會帶來無法預測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會帶來無法估量的災難性后果。

  光明日報

    相關專題:

    部委專題--財政部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