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瑞銀:2009年還要靠銀行信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23:53  經濟觀察報

  袁朝暉

  404

  2009-01-26

  袁朝暉

  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直言,中國銀行業09年貸款增速會比08年快。

  09年貸款增速16%

  顯然,在內外需雙雙顯著放緩的情況下,政府已經采取了積極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但在本輪經濟衰退中,面臨著一些重要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許多人都在問:在全球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國將如何維持相對穩健的經濟增長。

  就此,汪濤表示,過分關注財政刺激的規模將會忽略掉經濟形勢中最重要的部分。政府的投資計劃是否會持續拉動經濟增長,關鍵取決于經濟中其他部門的表現。中國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中國經濟是否會、以及將如何再杠桿化?

  而潛在的事實是:過去幾年,中國在迅猛增長的同時,經濟中的杠桿也在降低。信貸占GDP的比例下降,而利潤的強勁增長使得企業部門減少了借貸。面對黯淡的外部前景、下滑的企業盈利以及放緩的收入增長,中國需提高杠桿以維持經濟增長。

  就中國而言,公司債市場規模較小,再杠桿化就意味著要增加銀行貸款。如果不提高杠桿程度,2009年中國將無法實現7%-8%的GDP增長。

  數據顯示,盡管2008年11月份廣義貨幣增速放緩,但實際月度新增貸款及整體信貸的同比增速均大幅加快,反映出信貸政策趨于放松。

  顯然,廣義貨幣增速的放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08年前三季度對銀行貸款的收緊。11月經季節調整的新增銀行貸款達到歷史新高,推動整體信貸增速達到16%。低基數效應是該高增速的重要因素,但新增貸款大幅增加也反映了貨幣政策正在放松、且貸款需求依舊強勁。

  汪濤預計,未來12個月,政府已經取消了貸款額度,并數次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同時推出多項措施鼓勵銀行增加放貸。銀行貸款的持續增加是09年支撐內需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個主要的不確定性。央行將2009年M2的增速目標定為17%,其將進一步降息并繼續保證市場上充裕的流動性!邦A計2009年貸款增速將達到16%,超過2008年的15%!

  不良貸款上升

  事實上,中國銀行業目前的貸存比在65%左右,一些大型國有銀行的比例甚至更低。在外匯儲備飛速增長時,中國通過貸款額度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來限制貸款增長,導致了近年來貸存比的下降。雖然目前全球正遭遇金融危機,但中國的居民存款卻繼續快速增長,在股市和樓市重挫的情況下、部分逆轉了之前向股市和樓市的分流趨勢。而企業部門也有大量的銀行存款。

  汪濤進一步分析說,銀行增加貸款短期是有好處,長期影響則需要酌情考慮,“因為在經濟下行周期,銀行貸款質量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周期中,不良貸款率可能會有所上升,這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如果銀行現在不增加貸款經濟下行可能會更快,出現信貸收縮,現有銀行貸款也會變成不良貸款,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必須有所取舍,使得資產質量得以能夠中長期保持!

  “實際上信貸緊縮的趨勢已經開始逆轉,從11月份政府放松貸信貸緊縮的控制,11月、12月份大規模擴大銀行貸款比例。但關鍵是要看今年,如果不能達到,我覺得經濟增長的預期要打折扣。如果能就能給我們一些信心。過去,銀行貸款比重是縮小,靠企業盈利和資本市場,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比例有所增加,2009年這個趨勢是不可能持續,因為企業的盈利要往下走,資本市場還是處于比較疲弱的勢態,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一定的投資,包括企業要增加貸款,政府也要發行國債來刺激,這也是杠桿化,企業必須這么做。我覺得,銀行貸款09年增加速度可能會比08年還快,而且這些政策還是會有一定的作用,很大的一個考慮是基于目前進入危機之前和十年前進入危機之前的比較,從政府的角度,企業的角度、銀行的角度和居民的角度,四個角度來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都和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當然現在要好很多。”

  很清楚的事實是,中國的大多數大型國有銀行都在幾年前進行了重組,遺留的不良貸款被從其資產負債表中剝離,政府及戰略投資者向其注入新的資本,同時現代的管理結構也得以建立。目前平均不良貸款率較低,并且即便在經濟不景氣時不良貸款率預計會上升,也將不會危及銀行的放貸能力。

  汪濤還特別強調,金融30條和國九條,最主要的主題就是怎么增加金融杠桿化,怎么把這些資金使用到企業和居民。所以各項措施都包括增加融資的渠道,現在銀行可以開展并購貸款,包括給中小企業建立擔保基金,“我覺得這是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途徑,中小企業在平時的情況下很難拿到銀行貸款,在目前經濟下行更難,所以包括貼息,擔保都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在短期內讓銀行大量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還不太現實,現在政府是拿錢去跟銀行共享這些風險!

  來源:經濟觀察網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flash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