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鐘慧文報道
中央決策層的一位人士近日表示,中央對于糧價判斷已經達成共識,今年將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期望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困難。糧價提高之后,將對城市低收入者進行生活補貼。提高農民收入事關農民生活質量和社會穩定大局,提高糧價能夠直接增加農民的現金性收入,但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提高糧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農民收入,但也受到產糧區等因素的限制。
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的出路外出打工受到了嚴重的阻礙,一大批吸納進城務工農民的工廠虧損倒閉,許多農民被迫回家等待新工作的到來,這直接影響到了農民的收入。加上農村的各項社會保障不健全,農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同時,大量的農民失業,生活存在問題,可能會引發社會的穩定大局,因此提高農民收入勢在必行。
農業部提供給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的最新材料稱,今年農民增收難度進一步增大,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擴大為3.36∶1,絕對差距首次超過1萬元。
國家統計局近期對四川、河南等5個農民工輸出大省的抽樣調查顯示,提前返鄉農民工占總外出務工人數的6.5%,總數約有七八百萬。另外,農業部對于今年前半年農民工的就業形勢非常不樂觀。另據預測,春節后到今年五六月份期間,農民工就業難的問題將會更加突出。可見,在目前大量工廠不景氣的情況下,讓農民走打工之路很難。
分析人士認為,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歸結于農民增收困難,最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偏低,所以提高糧價鼓勵農民種田積極性是一條路。 “我家鄉是水稻主產區,如果糧食收購價提高了,那么種田有錢賺了,外面的工作不好找,我就愿意在家種田,總得為自己找到收入的來源吧!”江西農民工老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要讓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幅提高糧價”可能是一種權宜之計。因為糧價應當由市場決定,如今通過政策讓糧價提高增加農民收入是應對不時之需的對策。但是能夠長久地、真正地解決農民收入問題還有待其他相關措施一并使用。
“提高糧價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論,對于產糧區的農民來說如果提高糧價肯定能夠提高他們收入、提升種糧積極性,但是對于那些非產糧區、以糧食消費為主的農民來說意義就沒有那么明顯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該專家指出,對于一個貧困的不產糧食地區的農民來說提高糧價對他們的收入提高不會有意義,相反他們是糧食消費者,糧價提高會讓他們生活成本提高,造成收入的負增長。
基于此,“大幅提高糧價”看似簡單直接,但現實與理論顯然存在距離。因為大幅提高糧價還有可能導致其他物價的上漲,這對城市居民來說則是一種負擔,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雖然中央在提高糧價的同時也要對城鎮低收入人口進行補貼。
“從以往的經驗看,糧價的上漲會帶動其他物品的價格上漲,但是這也存在例外。”農科院專家對本報記者指出。
專家認為提高糧食價格可能會讓許多農民放棄進城務工的打算,但是農科院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認為,產糧區的農民可能會比非產糧區的農民考慮得多。如果去城里找不到工作還不如在家種地,糧價提高后賺的可能還多一些。
有人認為,大幅提高糧價的成本如何,城市居民的承受力怎樣,大幅提高的糧價是否真不愁銷路,顯然都應被慎重考量并審慎決策才是。要真正提高農民收入更應該依賴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加速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