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錫培則通過另外的方式體現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擔當,在他的擁有5600名員工的中國最大的電纜企業中,在冊的殘疾員工就占四分之一,達到1千多人。
斯澤夫,他所領導的東方電氣是在汶川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企業之一,五百員工遇難,八成廠房倒塌,兩千設備受損,五十億直接經濟損失,但東方電氣沒有被災難壓垮,地震之后的一個星期,東氣即恢復生產,做為清華的校友,斯澤夫肯定會銘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校訓,而“自強不息”也同樣是中華民族歷盡苦難而屹立不倒的民族魂。
李寧、盧正剛、鳥巢設計團隊(赫爾佐格、德梅隆、李興鋼),他們是中國兌現承諾舉辦一屆“高水平、有特色”奧運會的臺前和幕后英雄的代表,同時在他們的身上,也體現了奧運精神和現代商業的完美融合,無論是盧正剛在數字影像產業上的成功,還是李寧在服裝品牌上對耐克、阿迪達斯的追趕,也代表著中國經濟從低端制造向價值鏈高端的升級路徑。
厲以寧、林毅夫、王一新,則分別是理論和實踐層面上進行著對中國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探索,他們的探索成果,或將對數億農民走向富裕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王傳福、何亨鍵,當傳統的中國制造遭遇成長的天花板甚至在金融危機中折戟,他們以獨特的經營智慧實現逆勢擴張,為中國企業的突圍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樣板。
李世鶴、馬興瑞,分別帶領一支國家隊在移動通訊、航天科技上成為自主創新的旗幟,大唐與航天科技在重大產業上的突破以及產業化模式,或將對中國在重大科技項目上的組織形成極佳的示范。
萬捷、韓三平,他們在藝術產業上的探索并取得的優異成績,或將對中國企業走出價格戰怪圈,依靠創意、創新、高質量創造價值提供示范。
盧文兵,把中國餐飲行業帶入管理制勝時代,打破了中式餐飲做不大、做不強、很難連鎖化的魔咒,將給大而不強的中國餐飲業注入新的動力。
馮東川,在三鹿奶粉事件這一中國食品安全史上的標志性事件中,作為最早揭開三鹿奶粉蓋子的人,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
劉紹勇,他讓深陷財務危機的南航重新煥發生機,人們也期待他能夠讓同樣陷入困境的東航再次翱翔,他的經驗或將幫助更多國企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優勝者。
朱新禮,他的“把企業當兒子養,當豬買”的理論飽受爭議,出售匯源這一民族品牌更是激起輿論的強烈反應,但朱新禮的錦囊中或許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妙計”,他的下一步同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