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技財富:胡院士,您長期在我國地震科學研究的一線。您剛才已經說過,我國的地震預報,不僅是我國,世界范圍內都是難題。那么地震科學的科學性是體現在哪里?同此,我們的很多學科領域都是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問題是科學要遇到的基本問題,在追求真理、相對真理的路上,我們的科學研究將會在怎樣的一個整體心態上前行呢。因為我們都很關注,科學領域的探索是我們每個人都很在意的,因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在參與其中,但是每個人都在心中有一個對科學的概念性的認識。起碼在我們的生活中,科學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再說,現在社會上盛傳的科學決定論的問題是相當突出的。您覺得在我們的科學研究領域,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胡院士:是這樣的。我們地震學研究也是這樣的。不確定性是科學永遠的話題,其實是一種追求。在我們的地震科學研究中也是如此,地震科學的研究領域,像地震預報學、工程地震學等,又很多具象的研究。地震預報,我雖然沒有做過專項研究。但是我能感覺到它是相當困難的。我們還有很多科學的研究領域也是在一個不確定性上的長久堅持,是為了找到那份自信,就是那份確定性。這是一種很難的追求。作為大眾,對科學的認識,當然不應該只是一往情深的苛求它得出什么結論,要知道,一個結論的獲得是要經過長久的艱辛努力得來的,不是一朝一夕。像地震預報科學就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很難。地震不像水災、風災一樣是完全可以預報的,國家可以發布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可是地震就沒法做到這一點。你像1998年抗洪,它來之前我們就知道,它有幾次洪峰,我們都很清楚。所以,有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
中國科技財富:科學決定論的概念在當今是很流行的,我們的生活就是在一個相當的科學語境下的生活,現在來看我們從頭到腳,除了大腦,限于目前的水平以外,其他的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得到。事實上,民眾對科學的期望是很大的。總是希望它能夠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健全的服務,比如在生與死的概念上總是希望它能夠幫助他們突破一些本身很難的東西。但是,科學并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而是在朝著自己的方向毅然前行。
胡院士:是的。科學的概念在很多人眼里是被神化了的。但是搞科研的人都知道,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就像上述我講的一樣。我們都在追求一種確定的東西,希望能夠在某些領域有所得,但是事實上在某些問題上我們就是糊涂的。這難免不能被人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我認為,在科研上不負責任的表現應該是態度不端正、思想不積極、工作不全力等等。有人也許會說,這也是不負責人的表現,因為我們對你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的,沒想到你連個地震預報都做不好。你怎么想?生氣?沒有。你要是回過頭來想就明白了。我在其位盡了全力,換了誰也都是能做到這樣。那我也就沒有遺憾,就是遭人罵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覺得科學的概念不應該被神化了。特別是媒體,應該以真實中肯的態度面對事實的真相。科學的東西不是吹出來的。
其二,我們的民眾自身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你不可能相信每個人所說的話,說明你自身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所謂偏聽則信、兼聽則明,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科技財富:那么民眾而言,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上,我們的大眾怎么保持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呢?因為我們知道在美國的9.11事件后,美國的民眾普遍表現出一種恐慌,很多求職者都轉向了公務員的職業。那是人禍。而我們是天災,人禍可以盡量去避免。但天災卻是必然要發生的。剛才聽胡先生談了這么多。我想請問您一下?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下,人們究竟應該怎么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呢?因為心理的問題可能會影響他們一輩子。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們把地震中存活的青少年都派出去或者專門對他們進行了心理治療。那么對于大眾而言,您覺得他們應該怎么面對或者說是接受我們的科學不確定性?
胡院士:這個問題是很困難的。我覺得,在我自己來看。像發生天災的事情,我自己來說也是不會去做一些無濟于事的事情。就那我們的這次地震來說,我們預測不到,但是又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把自己的房子修繕得更好一些,所以我們就只能在這樣的心理狀況下接受天災的考驗,這是很悲觀的一件事情。這是人類共同的悲哀。其實這就是我們一種對生活本質的態度,在我們的現實的平凡的生活中可能我們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但在事件發生后,或者或是人禍,又或者說是天災,這些都可能是我們在自己的生命中都可能會遇到的事情。你說我們杞人憂天,那也是對的,但也是不對的。因為基本上我們現在都知道我們的生活和生命中就是充滿了種種不確定性,這是事實。發生天災的幾率,就比個人發生車禍意外的幾率都小得多。依照我們現實的經濟情況,我們不可能做出一些超出我們生活現實的做法,比如拿著國家補貼我們修繕我們房子以防地震的錢,我們也不可能去修自己的房子,當然這是相對的啊,不是絕對的,這要看自己的現實情況。個人的財富情況。所以窮人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這是事實。這些道理,每個成年人都是知道的。所以,現實來講應該說他們都無暇顧及這樣的事情。因為在他們眼里,努力去做,就足夠了。這就是最有價值的人生態度,我以為。
訪談后記:
截止到12月20日筆者發稿時止,據相關方面統計,當前我國防災救災方面主要有5部法律和9部行政法規,這5部法律包括: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氣象法等。9部行政法規包括: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地震監測管理條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防汛條例、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以及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等9項。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12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對防震減災規劃、地震監測預報、地震應急救援、震后恢復重建等內容作了修改、完善,其中充分吸納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經驗。
新修訂的防災減災法大致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增加人員密集場所抗震要求,鼓勵群測群防。二,學校醫院的抗震能力要高于當地房屋標準。三,提高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水平,并且為強制性要求。四,要普及地震應急知識的宣傳和應急救援的演練。五,禁止侵占、截留、挪用地震應急救援等資金物資。
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規定,對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高于當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強抗震設防能力。 新防震減災法還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工程,應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按照經審定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此外,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還規定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等基層組織,應當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和必要的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提高公民在地震災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學校應當進行地震應急知識教育,組織開展必要的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規定,全國范圍內的地震長期和中期預報意見,由國務院發布。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地震預報意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程序及時發布。除發表本人或者本單位對長期、中期地震活動趨勢的研究成果及進行相關學術交流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布地震預測意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布地震預報意見及其評審結果。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地震預報的可行性、地震群防群測的堅持、震情震災的及時發布、中長期地震預報的社會公開等等諸多橫亙在老百姓心頭的問題在這一次新的防災減災法上得以體現,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新法對地震預報的概念更改為了地震預報意見,這是在承認科學的現實,因為正像胡聿賢院士所說的、我們也熟知的,地震預報是一項世界性的難題。而我們所要做的,能做到的是正在做、在踏實的努力,同時還要熱愛你的選擇、你的路。
胡聿賢,男,湖北武昌人,1922年10月生于北京,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地震工程學家。1946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1948年赴美國留學,1952年在密歇根大學獲博士學位,后在紐約等地的橋梁工程公司任設計工程師。1955年回國。歷任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86年調入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至今。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國際地震工程和工程振動等期刊的編委。并曾連任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胡聿賢現任國家地震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工程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多年來胡聿賢院士出版和發表論著100余篇(部),其代表性著作有:《地震工程學》(專著)、《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教程》、《EARTHQUAKE ENGINEERING》(英文版)等,其中《地震工程學》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他主持承擔的科研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次。于1990年獲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199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
近年來他又開始研究震害預測和防震減災問題,開展了隨機、模糊與模型等不確定性分析研究,提出了統一的分析方法,強調間接經濟損失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應用,作為中國地震局的示范性研究,完成了烏魯木齊市震害預測與防震減災對策示范研究,這些工作均處國際同類工作的前沿。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