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夫
自近日起,相關部門開始陸續公布2008年12月及第四季度與全年的主要經濟指標與相關數據。對即將問世的去年12月及第四季度經濟數據,一些分析人士并不看好。特別與上年同比,出來的數據肯定不會好看,例如,進出口等數據,難免會出現負值。
與以往不同,對近期數據的分析,有一個非常實際的訴求,這就是如何據以判斷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因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一個敏感的時間點上,是走向持續低迷的L型增長軌道,還是通過此番金融危機的洗禮,走向又好又快健康發展的新征程。這是個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僅有宏觀政策面上的意義,對微觀層面乃至千萬萬投資人的投資行為,也有極大影響。
回到經濟數據。俗話說,數字會說話。那么,會說什么話呢?是告訴你真相,還是也有泥沼與迷障?特別是脫離相關背景的孤立數據,會告訴你事實真相嗎?尤其在07年末08年初中國經濟趨于過熱的背景下出現的數據,怎么拿來與近期的數據作比較,怎么來看數字的大起大落?問題恐怕沒那么簡單。
簡而言之,在做數據比較時,有三點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看數據反映的經濟狀況。以07與08年的數據做比較,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景氣預警報告中,07年11、12月份的10個監測指標,有9個過熱或趨于過熱,只有1個正常。經濟總體狀況趨熱十分明顯。而在08年10、11月份的10個指標中,有4個已趨冷或過冷,經濟大幅下滑趨勢也很明顯。在12個月時間內,中國經濟如此大起大落,正是國內外形勢異常的典型反映。而經濟運行的過熱或過冷,都不是一個經濟社會正常的表現。
其次看數據反映的經濟背景。仍以國家信息中心經濟景氣預警報告提供的數據為基礎,06年11、12月,盡管10個檢測指標多半也在趨熱區間運行,但其偏熱程度要小于07年。而綜合10項指標,中國經濟在07年末08年初,一度突破偏熱的橙色區間闖入了紅色過熱區。也就是說,如果拿07年末和08年初經濟過熱的數據,與08年末和09年初偏冷的狀況做同比,那顯然是不合適的,是需要修正的。
再次看數據反映的經濟增長方式有什么不同。中國在2005年前后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對06、07、08年經濟增長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一是匯率政策、二是出口退稅政策、三是環境以及勞動與社會保障政策。特別是匯率與出口退稅政策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當期盈虧。因此,06、07年的增長有趕末班車的因素,而增長方式的轉變從08年起要逐步兌現,此時適逢國際金融形勢逆轉,多種擠壓因素碰頭,對經濟增長的擠壓可想而知。
從這三方面來看07年末和08年初的經濟數據,以及08年末和09年初可能出現的經濟數據,都應該視為非正常區間的非正常數據。如果把這兩個時段的數據孤立起來看,不加修正簡單地據此來判斷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那不僅有誤判的危險,更有可能帶來決策失誤、經營失誤、投資失誤的危險。
其實,觀察中國經濟的運行,除了波動較大的月度或季度數據外,更需要觀察通過對這些月度或季度數據的持續分析而形成的更長時間的波動情況。比如,近30年來,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在9.8%。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值,是潛在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的中間值。這個數值會因短期因素的影響而輕易改變嗎?即使像國際金融危機這樣的沖擊,大概也不會改變它對中國經濟的意義。
由此觀察,中國經濟雖然在短期內,受內外部因素影響,有忽冷忽熱的波動,但是在目前偏冷的情況下,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有中國特色的市場手段和政府行政手段,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溫和回升是既有現實需求,也是能夠實現的。
而據一家證券分析機構的最新調查,近來生產企業的庫存情況已出現微妙變化,一方面是制成品庫存在下降,另一方面是原材料庫存在緩慢增加。如果這是多數企業的情況,那么,顯然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變化。表明企業的現金流在改善,生產意愿也開始增強。經濟有走出金融危機的征兆、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的動力。
正所謂“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透過經濟數據的迷霧,發現數據之間更真實的關系,把握中國經濟潛在增長與實際增長的鑰匙,也許可以開啟一扇通往春天的大門。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