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冷漠三鹿倒閉是必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 21:37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王超報道

  2008年12月26日,三鹿宣布破產,原三鹿董事長兼總經理田文華也在31日接受法庭審理。價值150億元的三鹿品牌隨風而逝。

  在工業化的生產線上,食品受到污染屢見不鮮。1993年,百事可樂陷入針頭災難。2000年,康泰克受到過PPA的困擾。但他們為什么能屹立不倒,而偏偏三鹿倒下了呢?

  無視消費者利益

  “三鹿事件的根源在于完全忽視了消費者的利益,采取了賭博式的應對方法。”著名品牌專家李光斗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在事情剛發生時,三鹿就應該行動起來,不管人們的懷疑是真是假,遵循“假使有錯推定、消費者利益至上”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停售人們懷疑的問題產品,進行質量檢測。

  “如此一來,不管最終產品有無問題,此舉都會給企業贏得負責任的形象。產品沒問題,人們更加喜歡你;產品有問題,你的積極的、負責任的行為,也會讓消費者原諒你。有問題不怕,怕的是知情不報。三鹿恰恰犯了這一兵家大忌。”李光斗說。

  早在2008年3月份就有消費者向三鹿集團反映,有嬰幼兒食用三鹿嬰幼兒奶粉后,出現尿液變色或尿液中有顆粒現象。全國首例腎結石患兒也在南京出現。但是,三鹿集團并未作出任何公開回應。

  其實,家長們已經把懷疑的矛頭指向了孩子們一直食用的三鹿奶粉。患病嬰兒的家長李先生說:“或許和當年安徽阜陽的空殼奶粉致嬰兒成為大頭娃娃一樣,這次的罪魁禍首也是奶粉。”而“某品牌”奶粉這個字眼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家媒體上。

  面對諸多質疑,三鹿集團依然“堅持己見”。2008年9月11日,三鹿集團傳媒部對媒體表示,該集團奶粉的檢驗顯示沒有質量問題。

  就在發表這番言論的兩個半小時后,三鹿口風瞬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發出了召回產品說明,稱自檢時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但是此時已晚,人們對三鹿的信任值已經一路狂跌。”李光斗說。

  據三鹿知情人透露,其實在2007年第四季度,就已經發現奶源問題,但三鹿并沒有采取措施,直到2008年3月,已發現奶粉出現問題卻仍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不愿承擔應負的社會責任,最終釀成企業覆滅的大禍。

  “當時三鹿的心態更多的是僥幸,能瞞住就瞞住。可最終卻走向了覆滅。”李光斗說。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上也表示,造成這一危機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誠信的缺失。企業要以三鹿奶粉事件為鑒,切實加強誠信道德建設,規范自身行為,自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無論市場競爭有多么激烈,經營環境有多么復雜,企業都應堅守道德底線,永遠讓消費者享受到安全、可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王忠禹強調。

  政府監管不到位

  在三鹿事件中暴露出來的行業潛規則,地方政府恐難逃干系。

  繼三鹿之后,蒙牛、伊利等22家生產廠商也被“挖”了出來,危機由三鹿擴散到整個乳業。“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奶粉生產企業采購三聚氰胺,其實是‘行業潛規則’。這種潛規則在食品行業中有著相當大的市場。”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院莫紀宏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新華網評論稱,問題奶粉事件中暴露的這種“行業潛規則”,直接導致了廣大消費者對品牌奶企的懷疑和抵觸,信心嚴重受挫,給奶制品行業造成極大的沖擊和破壞。

  其實,早在2007年美國就曾指責中國在寵物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那時,國家相關部門加強了食品監管,但三聚氰胺并未進入國家標準,也沒有明令禁止其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這就給了企業和地方政府放松警惕的借口。”

  “在三鹿事發前,曾有媒體報道說,三鹿奶粉出廠時經過了1000多道檢測程序,為什么還是沒查出問題?杜絕失信行為,構筑企業誠信文化,都有賴于政府部門的強力監管。因此,政府監管不到位也是三鹿事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莫紀宏說。

  長江商學院教授王一江也發表文章稱,三鹿問題就是一個考核體系的問題,三鹿問題所反映的,正是現有地方黨政干部考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地方政府的重視加上其對資源的控制,導致了“地方政府公司化”,地方政府對企業,特別是對GDP有重大貢獻的大型知名和高增長企業,都傾力支持。

  新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曾表示,新西蘭奶業巨頭恒天然在2008年8月得知三鹿奶粉遭污染后,即要求全面公開地召回所有受波及產品,但卻遭到阻撓,直到新西蘭政府聯系中國中央政府之后,河北的地方官員才開始采取行動。

  就此次奶粉事故,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執法的改進迫在眉睫。人大第三次審議的《食品安全法》也確實針對三鹿事件進行了修改。

  莫紀宏卻認為,該法出臺后肯定會對今后的食品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因素,政府監管到位、企業誠實守信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時候并不是制度有問題,而是執行有問題。包括食品安全領域的許多法律法規也是如此,有沒有被真正執行到位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王一江則認為,希望應放在對干部管理和考核體系的改革上。王一江指出,既然地方政府不能不管經濟,推動經濟發展,又不能只顧經濟發展,忽視實現“科學發展”和“又好又快”要求的其他指標,那么,不如把兩部分要求分拆開來,讓市長、縣長一心一意抓經濟,讓書記一心一意抓環境資源和社會和諧問題。

  “如此一來,地方政府中仍然有主要領導關心企業,支持企業,關心經濟增長,但又受到其他主要領導的制約,不能只顧‘快’而忽視‘好’的要求,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王一江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flash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