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忠敏
“中國買什么,什么漲;中國賣什么,什么跌”,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定價權對我國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中國鋼鐵業同樣夢想著國際定價的話語權,一年一度的國際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談判就是近幾年中國鋼鐵業爭奪話語權的主攻方向。
幾年來的談判結果表明,中國鋼鐵業雖然占據全球粗鋼產量的1/3強,但遠沒有獲得與此相對應的定價話語權。有人把原因歸結為我國鋼鐵業的集中度太低;有人提出我們要大力加強對海外礦石企業的投資,擴大話語權。這兩個觀點應該都對,我國政府也在這兩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鋼鐵產業政策與措施。可是,假如這兩方面的問題都不存在,我們就可如愿獲得定價權嗎?我的觀點是:仍遠遠不能。媒體報道常常以為是中國鋼鐵業同日、韓鋼鐵企業爭奪定價權,我說:不,日韓鋼鐵企業同樣沒有獲得定價權,定價權真正掌握在美、歐金融寡頭手里。
剛剛過去的2008年,中國鋼鐵市場價格經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漲大跌。這種大漲大跌是供求關系的劇變引起的嗎?分析表明,供求關系不足以引起大漲大跌,2008年上半年鋼材價格的大漲根本不存在需求的支撐,純粹是由于現貨市場鐵礦石、焦炭價格的大幅上漲引起;而奧運會之后的鋼價大跌某種程度是由于需求萎縮而引起,但其中也伴隨著鐵礦石、焦炭價格的大幅下跌。
進一步分析表明,中國鋼價綜合周指數(MyspiC指數)與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周平均值)呈現很強的正相關關系,與美元指數(周平均值)則是較強的負相關關系。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難道事情真有那么巧嗎?
在鋼價大漲大跌的背景下,中國鋼鐵業受到了極大沖擊,由去年上半年盈利大幅增長突然轉為第四季度全行業大幅虧損。這就是定價權喪失下的產業發展悲劇。
筆者認為,在全球經濟日趨融合的形勢下,金融市場對商品定價權的控制不斷強化。為爭奪定價權,中國迫切需要商品期貨等金融市場的大力發展。中國鋼材期貨市場的推出與發展,不僅僅是為鋼鐵企業、鋼材經銷商與最終用戶提供一個規避價格風險、套期保值的場所,而且更主要是爭奪定價權的有力武器,包括國際鐵礦石市場的定價權。
歷次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談判代表團明顯缺乏一支強有力的市場研究團隊的支持。反觀三大鐵礦石巨頭,他們有專門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國的宏觀經濟、中國鋼鐵下游產業的發展情況,更不用說對中國鋼鐵市場的分析研究;他們對世界經濟、美元匯率、相關商品價格走勢的把握更是我們無法比擬。也就是說,中國代表團的談判力量根本無法與三大鐵礦石巨頭相提并論,談判結果怎樣也就自然明了。
鋼材期貨市場的推出、發展對鋼鐵市場研究力量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像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宏觀經濟、產業經濟以及金融研究力量的成長一樣。制約中國鋼鐵產業未來發展的最主要問題不是產業集中度問題、不是落后產能的淘汰問題,甚至也不是產品的技術先進問題,而是軟科學研究力量能否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問題。沒有比肩世界的鋼鐵軟科學研究力量,鋼材定價權就不可能獲得。(作者系寶鋼經濟管理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