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北京報道
2008年12月29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宣布,從2009年1月1日起,提高部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這是繼去年12月1日提高3770項商品出口退稅率后,我國再度提高出口退稅率,也是2008年內第四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經濟對于外貿依存度高達60%,在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中,2009年的出口面臨著哪些困難?中國能否打贏這場出口“突圍戰”?
出口行業的四大困難
“不可否認,現在的形勢不容樂觀,外貿出口顯著下滑和一些出口企業遭遇困境,已經引起中央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在此次調整出口退稅率之前,國家有關部門已先后3次調高紡織、服裝、輕工和部分機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綜合退稅率上調1.6個百分點。”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會長王漢江告訴記者,當前外貿出口面臨著如下困難:第一、市場環境惡化,出口前景不容樂觀。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正逐步陷入衰退,消費需求也大幅萎縮。根據對第104屆廣交會331家參展企業的調查,52.9%的企業反映成交額同比下降,47.5%的企業反映成交量下降,僅21.1%企業反映成交量上升,出口增速處于下降趨勢。一些企業的訂單與往年相比減少了一半甚至更多。由于不確定因素增加,企業不敢接長期訂單,只能臨時做些短期訂單來維持企業的基本運營。第二是企業負擔較重,停產限產現象突出。最近,國家先后四次調高出口退稅率,但許多企業反映,退稅優惠的相當部分被外商拿走,同時企業面臨融資困難、通關、質檢等管理費用過多的困境。在此環境下,許多企業選擇限產、停產、轉產等方式“貓冬”。
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李文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當前外貿出口還面臨著國際匯率市場波動劇烈,企業收匯風險加大和針對我日用消費品產品的貿易保護措施有所增加兩大難題。尤其是最近受金融危機影響,出于保護本國經濟的需要,一些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加強了對我部分日用消費品產品進口的限制措施。2008年以來針對我國日用消費品產品實施反傾銷的案件就有3起,其中印度、澳大利亞、巴西分別發起了對我出口尼龍扎帶、衛生紙和圓珠筆的反傾銷調查;厄瓜多爾和俄羅斯分別對我出口陶瓷餐具和不銹鋼餐具發起貿易保障措施。
“只要堅持就可能笑到最后”
“但我相信我們完全有能力戰勝困難,完成商務部日前制定的2009年力保出口增長不低于15%的目標,當前一系列措施,都會重建市場信心,全面保證未來一年的穩定發展。”王漢江說。
12月23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確定2009年外貿政策,即財稅金融政策、開拓新興市場、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發展服務貿易和擴大進口,這五大措施將力保進出口穩定增長。
王漢江認為,雖然2009年形勢嚴峻,但是從長遠看明年的外貿出口還是會繼續發展的。
首先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過優化產業調整,已經形成一批產業集群,具有一批一定規模的生產和出口基地。這些基地集原材料供應、配件生產、研發設計、物流為一體,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鏈。這些基地中培育了一批行業的龍頭企業,具有抵抗風險、自我調節的能力。
其次,我國的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9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相對充足的高素質人才,而外貿出口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勞動力成本的高低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是人口大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因素,而且這種優勢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喪失。
另外,我國具有產品物美價廉的出口競爭優勢。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制造工藝的改進、材質的提高以及工人素質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出口產品的質量已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并涌現出一些品牌產品。
“目前對于許多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來說是最困難的時期,只要能堅持到2009年下半年,能站著不倒下去,就有可能笑到最后,在當前形勢下,只有保住市場才能化險為夷,相信我們能夠接受挑戰,大家齊心,打贏2009年的戰役。”王漢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