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雪蓮/北京報道
“有什么別有病,沒什么別沒錢!边@一點,在2009年是否會成為過去時?
中金公司最新的2009年策略報告表示,在2001年“9·11”事件和2007年次貸危機發生后,美國經濟調整導致標普指數大幅下滑,而標普醫療健康指數則保持了相對穩定。在本輪全球金融風暴和經濟下行過程中,醫療健康產業是否也已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
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國醫藥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看來,這場金融危機給中國醫藥產業帶來的發展契機同樣將大過危害,“2009年投資醫療健康,將具有拉動內需,應對金融危機的特殊意義。”
而他最大的擔心是目前仍然沒有一個穩定的醫療保障體系,“這成為百姓舍不得拿出救命錢來‘拉動內需’的重要原因之一。”劉國恩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階段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辦法就是拉動內需,這一點,通過建立有效的醫療保障體系應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醫改帶來新機會
商務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金融危機發生后,2008年幾乎每個行業的增長都在下降,唯獨醫藥產業一枝獨秀。2008年我國醫藥行業并未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不僅持續了2007年的高速增長趨勢,增長速度還甚至達到34%,可謂強勁。而這一趨勢在2009年仍將持續。有預測稱,明年中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速將達到20%以上。
劉國恩介紹了醫藥行業高景氣度仍在延續的原因:“過去醫藥行業的出口比例就不大,基本不依賴國外購買力,所以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很小。另外,即便是出口的也基本都是原料藥出口,并不用來做品牌藥而是用來生產仿制藥。在國外因危機影響對品牌藥的需求下降以后,反倒增加了仿制藥的需求。因此美國等國家2009年不僅不會減少原料藥的進口,甚至還可能增加!眲髡f,這是金融危機給中國醫藥產業帶來的發展機會。
醫藥行業與宏觀經濟周期的弱相關性,使之不失為經濟危機中投資的一方良藥。然而在樂觀的同時應該看到,將機會變成現實仍要付出努力!氨热缥覀冎苓叺膰矣《,他們在原料藥方面有很多人力、語言、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強過我們,這些都需要我們積極去面對。”劉國恩說。
目前,新醫改政策正漸行漸近,它所帶來的擴容效應對所有的醫藥細分子行業也都有積極影響,其中,醫療器械、疫苗類、普藥中的獨家品種3個子行業在2009年將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不過,未來一年醫藥行業面臨的主要不確定因素也不少,這包括:新醫改方案出臺時間和實施進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辦法以及藥品價格的調整不確定;醫療衛生費用的財政支出增速有可能放緩;醫藥類產品的出口受到沖擊等。但毫無疑問的是,2009年醫藥產業的新契機已經到來。
醫保“三險期待合一”
“得了闌尾炎,白種一年田;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這曾是占我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因病返貧的真實寫照。
為了減輕農民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我國于2003年開始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下稱“新農合”),2008年已覆蓋所有含農業人口的縣市區,參加人口達8.14億人,提前兩年實現“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目標。目前,全國累計已有9.2億人次享受到醫療補償,總金額591億元人民幣。據媒體報道,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將實現全面覆蓋,并將籌資標準由每人每年50元人民幣提高到100元,其中政府提供的補助標準由40元提高到80元。
其實,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疾病發生的風險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是不是會傾家蕩產,甚至喪失自己的生命。
隨著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范圍擴大,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
“現在,我們的醫療改革正在向全民醫保的方向邁進,除城鎮居民醫保、職工醫保、農民的‘新農合’,以后還要將大學生納入醫保。”劉國恩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但他同時指出,盡管現在城鎮居民醫保、職工醫保、新農合三種保險的范圍比較廣,但是力度還比較小!岸倚纬蓵r間不一致,繳費水平、待遇等方面都是脫節的!绷碛袑<曳Q,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雖已實現了對城鄉居民的全覆蓋,形成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基本框架,但全國仍還有2.5億人沒有納入其中,尚未有到任何醫療保障。
“從未來發展方向來說,三種醫保險種合為一體,統一醫保體制是必然趨勢。因此2009年將有兩大工作需要去做。一是三個保險如何銜接,最后形成統一的醫療保障體系”劉國恩說。但他同時表示,這種統一,在2009年尚不能得到更實際的進展。 而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建立醫保的基礎上提高保障力度,“這個力度是完全有能力加大的”。
“2009是關鍵一年”
“過去人們談到醫療社會保障體系,都認為是花錢的,而不是產生產值的。其實人們忽略的是背后的存數效應!眲鞲嬖V《中國經濟周刊》,這直接造成了目前財政投入到公民醫療的比例不足20%。
“這個水平是很低的,比如居民醫保,一年一個人才80元。如果能夠補到160元,那么反過來產生的影響可能比政府給的多的多。因為人們不再需要自己存1000元來看病了,那他就可能拿出500甚至1000元來進行其他必要的消費。”
“我們現在的財政是有能力提高醫療保險投入比重的!眲髡f,“但是,國家用來拉動內需的4萬億投資,大部分仍然要給本來就發燙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促進終端消費方面,比如醫療和教育的投入加在一起僅占400億。你說,就是修10條高速路和8個飛機場擺在你面前,那又和你有多大關系?出于對醫療和教育、養老等的擔心,即便賺到了錢,百姓仍然不敢消費!
劉國恩告訴記者,根據人類的經濟發展歷史,人們會把越來越多的經濟資源分配到醫療衛生領域里。1971年,美國GDP的7%左右花在醫療服務上。我們試點地區僅僅達到5%,而在2005年他們就已經到了16%。“這是所有美國經濟部門中最大的一個部門!眲髡f,“想象一下這有多大,沒有一個產業能和它相比。如果中國不脫離這個人類發展基本軌跡,那么中國也會走到這個點上。”
據劉國恩介紹,有人預測,到2015年,美國五分之一的資源會發生在醫療衛生領域!斑@不是一個壞事,這是更關注人類健康的一個標志。只是我們無法理解,為什么衛生領域會脫離總的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成功軌道?為什么不能把投資健康當作頭等的大事來抓?”
“改革開放30年,各行各業都在突飛猛進,惟獨國內人均醫療資源,尤其是每萬人醫生數不僅一點兒沒有增加,反而在減少。”劉國恩指出,在目前國內對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如果醫療服務跟不上,即使實現了全面覆蓋,也仍然有部分老百姓享受不到醫療服務。
劉國恩認為,醫療服務的供給能力是通過國家政策的改進,通過社會資源的進入來推進的。因此,他認為如果新醫改方案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資源,不能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不能保證包括醫藥機構及人員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前面提到的目標,將“都是廢話”。
劉國恩表示,投資健康,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制,是當下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戰略之一,應該從各個方面呼吁政策的制定者充分把握。“2009年是關鍵的一年,希望、勝利、失敗都在我們自己的手上。拉動內需的政策制定的好,我們的前景就會很美好。反之,我們就會錯過發展的機會。”劉國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