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前,即使最大膽的預言也不敢說國際油價會在年內跌回到40美元以下。9月初,旅德美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油價將跌回60美元。這已經是頗為大膽的預測。但是,局勢的變化卻讓人瞠目結舌。
自7月11日每桶147美元的歷史最高點開始“坐滑梯”,國際油價僅僅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下滑到了六年前的水平。現如今,即使是在40美元以下,國際產油國依然面臨著供給過剩、需求不振的難題。
在有關專家警示“廉價油價時代已經結束”(參見本版5月26日文章:《油價高漲背后的錯位:供應太衰老、需求太年輕》)之后,難得的低油價為中國增加戰略石油儲備打開了最佳的“時間窗口”。
“中國不能再等了,需要當機立斷大規模地增加戰略石油儲備,錯過了這次以后就難得有這樣好的機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少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現如今,疲軟的原油需求與低迷的國際油價為中國大規模增加戰略石油儲備提供了難得的時機。根據最新的價格,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都在每桶36美元左右,這一價格相比今年6、7月份時140多美元一桶的高價,已經跌去了75%左右。高達100美元以上的價差,打開了中國進行石油戰略儲備的最佳“時間窗口”。
在高油價時代已經來臨后,如今的低油價時機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低于每桶40美元的價格不是石油的真實價格,只能說是一個特殊低價,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看,油價肯定會重新漲回去。”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陳立滇教授認為。
今年11月12日,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下稱“IEA”)對外發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08》,報告認為,目前油價大幅下跌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全球供需緊張的局面并沒有根本改變。IEA預計,世界整體原油需求量將會從2007年的每天8500萬桶上升到2030年的1.06億桶。
但是,從供給上來看:世界主要油田老化導致產量下降的問題將愈發嚴重。在未來22年中,石油企業需要增加6400萬桶的原油日生產能力才能滿足供需缺口,缺口數量相當于沙特阿拉伯目前原油日產量的6倍多。
然而,多數學者認為,石油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世界石油峰值研究會主席阿列克列特此前對本報記者表示,世界石油生產已經進入“高原期”,日產量將局限在8700萬桶左右,此后則將下降。(參見本版9月1日文章《為什么說油價還要漲?》)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峰值研究會主任馮連勇教授則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世界石油工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石油產量增長乏力,世界石油峰值的日趨臨近,后石油時代正向我們走來。在這種情況下高油價以及油價大幅波動是石油市場的特征。
基于需求和生產兩方面的預計,陳立滇表示,一旦世界經濟回暖后,國際油價就會很迅速地重新漲回高位。就在本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還宣布了高達220萬桶的減產計劃,如果再加上9月份的減產數,總的減產額度已經達到了420萬桶。“不要由于目前油價依然低迷而認為歐佩克的減產沒有效果,減產有一個滯后效應。歐佩克的減產計劃執行到位后,國際油價的低價位區間會進一步縮短。”
這就意味著,中國如果不及時抓住,目前的低油價時機很可能會很快就過去。等到油價漲回高位之后,建立同樣額度的戰略儲備就不得不付出多好幾倍的購油成本。即使是到時候中國能夠拿出足夠的資金,國際市場上原油的緊缺會讓尋找油源變得出奇的艱難。
“現在這個時機是應該出手了,油價風險已經不大。” 陳立滇告訴記者,國際油價跌到目前的水平,不僅完全擠去了其中的泡沫,實質上已經差不多低于每桶石油的真實價值,油價不會再繼續大幅度的下跌。現在來增加戰略儲備不僅不會被套牢,還有很大的保值、升值空間存在。
在王海運看來,石油戰略儲備上堅持“抄底”的做法,本身并不可取,因為何時是底根本不可能很準確地把握住。“抄底”思維很可能會影響出手。“只要是在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內,就應該當機立斷出手購進。很顯然,目前的國際油價就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實際上,不光是經濟性上,如果從政治上考慮目前來增加戰略儲備也是一個有利時機。
近年來,由于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迅速,國際上有些人以此為借口,為攻擊、詰難中國而編織和散布“中國能源威脅論”,中國大規模增加戰略石油儲備有可能為他們提供再好不過的炒作時機。
“在目前時機下出手,國際上會作出比較積極的反應,政治上不會引起大的負面議論。”王海運認為,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世界石油消費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世界主要產油國尤其是歐佩克國家,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如果中國此時出手大規模購進原油,這些產油國會非常歡迎。而那些西方大國在經濟危機打擊下都希望能夠提振經濟、拉動消費,中國購進原油對他們不僅不是威脅,還是擴大消費,他們也就很難找到理由來攻擊中國。
(作者為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