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曾航 李芃
12月21、22日連續兩天,在江蘇省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前兩天,省委書記梁保華風塵仆仆地來到蘇州——占據江蘇進出口總額近六成的城市,先后召集了國有、民營、外資企業負責人代表座談,聽取各方意見,共商金融危機應對之策。
“以往在年終這么忙的時候,省委書記在一個地方逗留兩天是很少見的。”張家港保稅港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潘正云告訴記者,這表明省領導對當前的外貿形勢異乎尋常重視。
此前的12月12日,一份由江蘇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簽發的緊急通知下發到了全省外經貿系統,稱完成全年進出口增長15%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進出口增長15%是商務部定出的心理關口。
在今年10月的廣交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曾明確對媒體表示,“15%是影響出口、就業、物價和財政收入的最低增長點。”
江蘇的進出口總額一直穩居全國第二,占1/8強。這里的變化可謂全國外貿的縮影。在上述緊急通知中江蘇省外經貿廳提出,“抓好今年最后一個月,加快出口速度,力保全年目標完成。”
張家港市外經貿局局長邵軍民向記者坦言,最近國際反補貼、反傾銷調查愈演愈烈,地方政府騰挪的空間正進一步收窄。
外經貿局長的繁忙年關
“我現在每周有一半的時間都要下去,看看企業訂單情況,了解企業實際困難。”坐在自己位于30樓的辦公室里,張家港市外經貿局局長邵軍民的手機響個不停。
對于江浙一帶的外經貿局長們來說,這個年關著實不好過:沒完沒了的會議,馬不停蹄的調研,隔三差五的座談會排滿了他們的行程表,而最后兩個月下行的外貿形勢則大大影響了他們的心情。
“有些企業為了等最新上調的出口退稅率實施,把訂單押后到12月才出。”邵軍民分析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2月份的外貿數據可能會強過11月。據他預計,張家港2008年的進出口增長仍能達到24%—25%,超出17%的預期目標。
張家港是長江沿線進出口貨物吞吐量很大的商港,以鐵礦石、化工原料、紡織原料為主的散貨每年從世界各地源源不斷地運到這里中轉,繼而支撐著沙鋼、永鋼、陶氏化學(張家港)等企業的生產與出口。對這個外向依賴度頗高的蘇南小城,外部需求變動的影響,現實而強烈。
以鋼鐵產業為例。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旺盛,今年前三季度張家港的鋼材出口增長了70%,僅沙鋼和永鋼兩大鋼廠今年已經累計出口26億美元,沙鋼前10月的出口增幅高達150%。然而11月以來形勢突變,邵軍民透露,兩大鋼廠“明年的訂單基本上沒有,明年一季度的外貿壓力會更大”。
外經貿局的業務科也更加忙碌,到企業去了解情況,幫助重點企業去爭取國家的優惠政策。“即使是像沙鋼這樣江蘇省排第一的出口大戶,也不一定了解各級政府最新的扶持政策。我們的業務部門會隔三差五地主動拜訪,幫助企業爭取最新的優惠政策。”邵軍民告訴記者。
外經貿局還在努力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例如組織銀企對接活動,近期對擔保公司出臺一些補貼政策,鼓勵他們對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
“進出口是企業自主性很強的事情,對地方政府來說,更多的是做好服務。”張家港保稅港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潘正云告訴記者。
政府“援手”與企業“自救”
在日趨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下,在“有為”和“無為”之間,地方政府的外貿救濟政策,常需拿捏智慧。而諸多外貿企業,在依靠政策扶持的同時,也明白主動調整結構、“自救才是根本出路”。
今年11月,江蘇省政府專門安排了5億元資金用于扶持外貿出口。在前幾年,這筆專項資金僅為7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