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達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家馬丁·沃爾夫昨天在北京表示,世界經濟的歷史正在進入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可能會轉向負面。是否會越來越惡化,這個取決于在未來幾個月中世界各國政府的政策。
“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非常獨特的經濟困難時期,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里,事態的發展超越了我自己的預期,有非常戲劇性的發展,其發展的速度和事態嚴重的程度也超出了我的預期。”沃爾夫說。
昨天有消息稱,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經濟團隊考慮的經濟刺激計劃規模可能遠大于原先的估計,該計劃未來兩年可能耗資上萬億美元。
沃爾夫昨天表示,美國的經濟增長在過去一年是受進出口推動的,美國現在經濟要增長只能靠出口。美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需要出口的國家,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像美國這么急切地需要出口,所以慢慢地會引發“貿易大戰”。
因此,在他看來,目前全球經濟正面臨一個調整的重要時期,中國靠出口推動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了終點,現在應該是進行較積極改變的時候。
“如果中國不尋求調整其經濟增長模式,那些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赤字國家很可能采取非常激進的保護主義行動。”沃爾夫說,“比如美國發現未來的一年,他們的財政赤字仍然在上升,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調整,他們的財政赤字占GDP的10%,或者說他們經常賬戶的赤字占GDP的比例也在繼續上升的話,在這個過程當中,美國可能會采取相應的保護主義行動。”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中國外貿11月出現2002年3月以來首次負增長,11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為1898.9億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149.9億美元,下降2.2%,進口749億美元,下降17.9%。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昨天在論壇上談到,不管怎么樣,中國對美國還會有一定的貿易順差,既然還有一定的貿易順差,中國還會用一定的外匯來買美國的國債,這種格局不會發生重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