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宇東
臨近年關,A股市場正上演著一出“政策搭臺,游資唱戲,主力機構跑龍套”的收尾大戲。
近兩日公布的宏觀數據讓人感到了徹骨的涼意,PPI、CPI急跌,通縮就在眼前;進出口總額7年來首現月度負增長,出口額6年來首現月度負增長,原材料需求下降和出口訂單顯著減少的滯后效應開始體現。最壞的數據可能還在后面。
而股市的本輪反彈可謂是與宏觀經濟走勢逆勢而動。究其原因,我們從行情的發展脈絡中可以發現,就是以經濟刺激政策為主線,先圍繞4萬億投資直接相關的水泥、工程機械、電力設備板塊,再延伸到地產、農業、航空等板塊,而且行情的板塊特征是各領風騷三五天。基金重倉股基本無所作為,無論是行情特點還是交易數據都顯示,游資是此輪行情的主角。
政策是適合于短線資金用來投機的,企業基本面才是長線資金的投資依據,由于游資天然的投機屬性,以及快進快出的靈活性,它們自然成為了這輪反彈的主角;而由于對宏觀經濟的不良預期,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市場主力機構在此輪反彈行情中基本無所作為,基金重倉股只有一兩天的表現,你可以說基金不夠敏感和靈活,也可以說基金比較理性并堅持投資原則。
那么,上述結論與我們的實戰操作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在11月14日的一篇文章中曾寫道:“影響股指中長期走勢的,一是經濟和企業基本面,二是資金供求。而基本面和股價之間的對應關系,也就是‘估值’問題,并沒有絕對的標準,市盈率、市凈率都不是定價的絕對標準,而只是在不同經濟周期和行業周期解釋股價的相對標準而已;同樣,供求關系也是表象,影響供求關系的還是投資者的信心和行為,以及涉及資金供給和活躍交易的相關制度。所以,與其一直爭論多少倍市盈率才合理,多少點位才合理,不如更多地研究中國A股市場特殊的制度以及其對投資者行為模式的影響。”
所以,在當下政策頻發,股市交投比較活躍,熱點不斷擴散,指數上下震蕩的情況下,如果投資者能夠細心把握政策含義和不同性質資金的投資風格的話,市場還是存在著不少短線機會的。
但政策能夠給股市帶來的只是短線機會,從中線來看,宏觀經濟走勢和上市公司業績依然是最大的而且無法回避的風險,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投資者高度警覺,特別是鋼鐵、煤炭、有色、航運等周期性行業的股票,像寶鋼股份、中國遠洋等等,三季報業績還是非常漂亮,尚未反映出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但四季度以及年報業績絕不容樂觀。
以寶鋼為例,公司三季度業績為0.71元,我統計了11月以來十位券商行業分析師對寶鋼2008年年報的業績預測,平均為0.675元,也就是四季度僅虧損了0.04元不到。我們不妨做些粗略的分析:據三季報數據,寶鋼三季度的銷售毛利率為15%,而10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8.59點,環比降幅已達24.56%,兩個數字簡單比較,便知四季度主業虧損可能性極大,再加上因為需求不足導致的銷售規模下降,同時,由于產品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大量積壓的產成品和高價鐵礦石等原料必須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分析師們顯然過于樂觀了!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當下股價已經反映了悲觀的預期,但當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說,對鋼鐵行業而言,“明年是底,還是后年是底,都不知道”的時候,當PPI、CPI明年可能出現負增長的時候,投資者一定要回避明年初周期性行業年報披露期間的巨大風險,并密切關注此類公司的一季度業績,再做是否戰略性建倉的抉擇,寧可喪失左側買入的機會,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