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哪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認為,主要靠消費。
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莫里斯(James Alexander Mirrlees)1996年因為“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6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演講中說,當經濟增長率超過資本回報率的時候,可以考慮降低投資,增加消費。
最優儲蓄率25%
“(中國)現在資本的回報率大概是5%~6%左右,低于經濟的增長率8%~9%。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考慮降低投資,然后提高消費。這也可以避免影響未來的消費能力。”莫里斯說。
中美在這方面似乎處于兩個極端,中國的儲蓄率超過50%,而美國的儲蓄率接近零。面臨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很多經濟學家建議美國消費者學習中國人的儲蓄觀念,而中國則努力拉動國內消費來抵御美國經濟衰退的沖擊。到底如何把握儲蓄和消費的度?
“對于中國來說,25%的儲蓄率也許是最適合的。”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的問題時,莫里斯說,他曾經研究過最優儲蓄率,但研究過程中發現有大量的不確定性。一般說來,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規模的國家,儲蓄率在25%左右比較妥當。
他建議,中國要促進國內消費還可以通過增加失業保險的辦法,那樣見效快。
此外,還應該增加公共開支,國有企業大量的儲蓄和政府儲蓄都可以拿出來花。
投資價值
莫里斯提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這個時期,人均實際消費每年增長6%多一點,而實際的產出增長超過9%。近年來,一半的實際產出進入了消費,45%增加了實際資本,5%變成外匯儲備。
因此人們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生活有所改善,但是他們沒有感受到像收入的改善那么大的改善。
在莫里斯看來,很大程度上資本以及人力的增長是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而且它的投資回報也是比較高的。所以資本投入增長非常迅速。
根據他的研究,中國總資本形成占到GDP的30%,就是投資率超過了30%,最近又超過了40%,可能達到40%~45%,考慮扣除一些升值以及資本惡化需要重置等因素,大概這種凈資本形成達到了38%左右。
投資資本市場是希望給資本市場帶來真正的價值,但進入資本市場并不意味著就能變成實體經濟當中的機械設備等。
外貿風險
“我還記得在劍橋讀書的時候,劍橋有一些反傳統,所以我當時也覺得自由貿易不能解決世界上一切的問題,過于依賴外貿風險會加大。”莫里斯說,一年之前作這個演講,我可能說這個擔憂是很奇怪的,因為中國多年以來的出口增長一直非常穩定,看不出有風險。但是一年以后情況就不一樣了,就像在投資股票一樣風險盡現。
這提醒了人們,在整個投資當中,不管是什么投資,它其中的風險是一種大型的稀有事件,而不是經常發生的小事件。“因為通常所看到的風險,是不能和所投入的回報相比的。”
外貿對于整個經濟的價值體現在出口業的附加值和增加值當中,也就是出口的收入要超過成本。莫里斯覺得,至少中國一半的進口都轉化成了出口或者被用來進行出口產品的生產,這意味著大概中國GDP的15%可以轉化為進口。叢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