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曾航 莊穎
“歐元貶值了30%、我們壓力很大,馬上準備在全球裁員10%,現在打火機的原材料也開始降價了,你們再便宜一點吧……”
上周,法國寶富美公司的老板菲利普風塵仆仆趕到溫州,找到當地主要打火機生產商的日豐集團,相互叫苦之后,菲利普一開口就要求降價8%,日豐董事長黃發靜頓感頭皮發麻。
“8%也太狠了!我利潤都沒有8%。”黃發靜抱怨說。日豐有500名員工,每年為全球提供1000萬只金屬打火機,是歐美市場的暢銷貨。
和寶富美的談判痛苦地持續了一整天。在黃發靜決定硬著頭皮再壓一下上游供貨商及加工商的價錢之后,談判終以日豐降價4%成交。
“這已經完全不賺錢了。”黃發靜說,但不降價又做不到,因為那樣對方可能就不下單了——歐洲采購商通常會先將歐元兌換成美元和溫州人做生意,歐元近期的大幅貶值,讓溫州的打火機在歐洲的超市里一下子貴了許多,如果堅持原來的價位,寶富美就可能基于消費萎縮而取消訂單。
“各國貨幣都在貶值,除非人民幣也貶值吧,不過我對此不抱期望。”黃發靜說。
但周圍的一些同行對匯率政策仍懷有期許。他們因此而特別留意將于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前不久,央行行長周小川放出的一句話曾引起過出口商圈子里一陣興奮的猜測。周說:“中國不排除讓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的可能性。”
接下來,12月1日至3日,人民幣連續三天觸及0.5%當日波動區間底線。1日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最大跌幅。3日開盤即達當日波動區間下限,盤中一度跌停。這更加劇了市場對人民幣可能貶值的預期。
貨幣戰爭中的汽車
“前不久我去土耳其參加一個會,會才開了一周不到,土耳其里拉就貶值了17%,和最高時候相比累計貶值50%,而我們的人民幣還是那樣堅挺,你說,我們遇到的困難有多大?”奇瑞汽車一位負責國際貿易的高管對記者說。
對方貨幣貶值,等于中國出口汽車漲價,在眼下經濟蕭條,消費萎縮的形勢下,這意味著力度不小的打擊。
奇瑞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在烏克蘭、伊朗、埃及、土耳其等國家都有銷售。
遭受全球貨幣貶值戰打擊的不僅僅是汽車出口商。
金融危機之后,一開始,中國對美國出口的萎縮主要靠歐盟出口的擴張來彌補。“今年中國紡織品出口數字之所以看上去還不錯,很大程度是由于對歐盟的出口增幅超過了30%。”第一紡織網的首席分析師汪前進說。
但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IMF預計,歐元區經濟將在2009年負增長0.5%——這是二戰以來首次下降。明年對歐洲的出口大幅下滑已成定局。這種時候,歐元的大幅貶值又雪上加霜,像黃發靜那樣的痛苦個案在廣泛地發生。
在此情形下,新興市場國家成為中國出口商寄予厚望的新大陸。據當地官方統計,今年1—10月,外貿大省浙江對拉丁美洲的出口同比增長了49.87%,其中對巴西的出口就增加了70.68%,對非洲的出口則增長了44.92%。
此外,前10月浙江對俄羅斯出口也同比增加了45.36%,對印度的出口增加了36.99%。
但接下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貶值大戰,使這種增長很快變得脆弱。
9月至11月21日,巴西雷亞爾跌幅超30%,回到了2005年的水平。烏克蘭格里夫尼亞下跌約20%,俄羅斯盧布下跌約10%。而印尼盾為過去一個月中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貶值幅度約為18%,創下10年以來新低。
印度、越南、孟加拉國也投入到貨幣貶值戰中。
中國廠商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大都用美元結算,本幣貶值使得這些國家的貿易商必須支付更多貨款,這導致大量中國文具、玩具、燈具被迫滯留碼頭,有的被運回中國。
“受雷亞爾貶值影響,許多巴西客戶拒收浙江商品。”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近日連續向外貿企業發出預警信息。
除了拒收貨物,新興國家還趁機從中國廠商手里奪走越來越多的訂單。
“最近我們到下面做了大量調研,發現中國主要的出口產品,像紡織、服裝、家具、玩具,都碰上了歐美客戶將加工訂單轉移到越南、老撾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
這得到了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的證實——今年前三季度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下降了5.1%,而從越南進口的服裝卻增長了22.75%。
而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最近進行的一次采購商調查顯示,有71%的買家表示正考慮將訂單由中國轉移到其它國家,其中越南、印度、菲律賓為首選目的地。汪前進認為,這與越南等國今年以來的貨幣大幅貶值是分不開的。
戰略選擇題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在各國貨幣貶值戰中用以支援本國出口企業的是財政補貼。國家已經上調了部分紡織品、服裝、玩具、夾具和高附加值機電等產品的出口退稅。
根據第一紡織網計算,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每上調1個百分點,扣除25%的所得稅,就相當于為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提供了57億元的財政補貼。
但面對全球愈演愈烈的貨幣貶值戰,單一的財政支持顯得有些杯水車薪。這使人民幣貶值的呼聲響起。
從2007年起,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動經濟結構升級的政策,包括人民幣升值、提高工資、降低出口退稅等,以改變目前以貧富懸殊和環境惡化為代價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
相比各國,中國是今年以來主要貨幣市場中唯一對美元升值的,截至11月底,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超過15%。在此期間,據國家發改委統計,今年上半年已有6.7萬家中小企業破產,其中多數為出口企業。在9月份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這些被認為是經濟結構轉型中的必要代價。
但9月以后發生的一切使局勢變得復雜化。當出口危機開始從中小企業蔓延到一些有競爭力的制造企業,制止經濟下滑近期策略與結構轉型的中長期戰略之間產生了矛盾,令決策層面臨兩難。
如果財政措施無法有效挽救出口頹勢,匯率會成為最后一張王牌嗎?
“我認為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不大。”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王慶說,中國出口受到壓力的主要來自國際需求放緩,人民幣貶值雖有助緩解出口企業的困難,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在這個當口匯率貶值,一是會引起資本外流,引發國內金融市場動蕩。二是會帶動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的貨幣貶值,其結果是任何國家都沒有獲得貶值收益。中國作為一個要發揮重要作用的新興經濟體,會承擔應有的領導和穩定責任。
“匯率在當前情況下起到對金融信心的穩定作用,相對于匯率對于外貿的作用,前者的意義更大一些。”王慶說,尤其在美國新政府即將上臺的情況下,鑒于政治上的敏感性,貶值在時機上也不成熟。
“6.5做的成本”
黃發靜也不寄希望匯率可能的變化,在他看來,生意上還有許多方向可以去努力。
“將企業目前的困境全都歸咎于人民幣升值和國際金融危機是不客觀的”,黃發靜認為,即使不爆發金融危機,浙江企業所面臨的產品附加值過低、勞動成本上升、企業稅負過重等問題也會加速制造業的困境,“所以相信政府的對策也不會過多著眼于匯率”。
浙江省家具行業協會秘書長蔣鴻源持有和王慶、黃發靜相似的看法。“年初的時候,人民幣匯率本來預計要升值到6.5的,大家都是按6.5做的成本,現在基本穩定在6.8。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美國市場需求下降”。他說。
蔣鴻源所在的協會從今年初開始對協會會員企業進行應對危機的指導,強調兩點:一是市場多元化,二是打自己品牌。一些原來100%做外銷的企業,今年開始在國內設點銷售,而那些原來完全做OEM的,開始做自己的品牌,在國內外同時打市場。
“年初開始的努力現在看來起了一定作用,外貿政策環境的好轉已經讓這些企業喘過氣來了。”蔣鴻源說,據協會統計,今年以來浙江省的家具企業在國內新增了3000個銷售點。
張燕生則注意到,一些沿海出口企業倒閉后,廠里的民工在返鄉時把企業落后的設備帶回更貧窮的地方去,在那里用當時地人力進行生產,“一種自發的調整和轉移正在進行。”
據浙江省外經貿廳統計,今年前10月,在床上用品、塑料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幅下降到2%以下的同時,浙江船舶出口增長了82.93%,醫藥品增長了72.37%,而半導體產品的出口則猛增了310.24%。
官方認為,這表明,雖然出口形勢嚴峻,但出口結構的優化仍然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