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肖莉
隨著美國金融危機不斷蔓延擴散,國際市場買家拖欠、拒收和破產的風險明顯加大。消息人士稱,商務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和保監會等政府部門已經聯合開展出口收匯風險調研。
全球信用風險環境不斷惡化,出口成本大幅提高,令許多對出口信用保險一直持觀望態度的客戶紛紛迅速下定決心選擇投保。據統計,今年1-10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國信”)保承保金額達到508.1億美元,同比增長64.5%,其中利用短期出口信用險支持的出口額達298.2億美元,同比增長33.0%。
索賠案例比比皆是。
年初,江蘇省某高科技企業的兩家美國客戶突然破產,中國信保近400萬美元的及時賠款,幫助該企業渡過了危機。
在溫州,某出口企業的意大利買家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產品積壓在倉庫中無法銷售,致使資金周轉不靈,拖欠該溫州企業貨款71萬美元,目前該企業已獲得中國信保賠款63.9萬美元。
江西省一家公司出口一筆價值近200萬美元的貨物到中東地區,因海外買家無力支付貨款,導致拖欠。中國信保向該公司支付了170多萬美元的賠款。
急劇上升的風險是這一起起索賠案的潛臺詞。
在各項風險中,國外銀行的信用風險被列在第一位。中信保有關人士分析,在全球銀行紛紛被降級的情況下,出口貿易中涉及信用證結算等銀行信用的業務所面臨的風險日益加大,短期內信用證結算方式也不再具有原來的信用程度。
此外,海外買家信用風險也加大,國際金融動蕩導致一些高負債企業,特別是杠桿收購企業資金流趨緊極易陷入經營困境。一些歐美客戶通過延長付款期限等方式來緩解資金壓力。多種商品價格劇烈波動,進口商的道德風險及銀行拒絕承兌的風險也迅速加大。
中國信保特別提醒,國際評級機構已調低了一批歐美等地區的國家貿易風險評級,以及航空運輸、工程建筑、汽車、造紙、零售、電子零配件和紡織品等行業的風險評級。種種跡象都說明,全球信用風險正在升高,中國企業出口收匯安全會受到較大威脅。
海外主權違約風險以及出口企業之間的競爭導致的行業風險也受到關注。中國信保稱,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進一步萎縮,進口商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將處于更加有利地位,一些企業為爭奪市場,可能置出口收匯風險于不顧,冒險簽約出口。一旦企業出口收匯壞賬增加,將影響企業正常資金周轉,加大經營壓力。
據中國信保有關人士介紹,今年1-10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國信保”)已向企業支付賠款1.5億美元, 同比增長174.0%。在1.5億元賠付款中,支付短期險賠款5993.2萬美元,同比增長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