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至莊 (叢玫 翻譯)
許多人質疑西方經濟學的原理對中國經濟是否適用。而如果懂得如何運用它們,就能知道這些原理也是適用于中國的。懂得如何運用這些原理并不容易,因此,許多北美和歐洲培養出來的經濟學家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可能無法把他們的所學運用于中國的經濟實踐。
為了證明這些原理對中國的適用性,我用通貨膨脹的研究作為一個例子。數量方程Mv=PY解釋了價格水平P如何被流通貨幣M和實際產出Y影響。在這里v是貨幣的流通速度,假設流通速度在短期內是恒定的(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教科書里已經開始教授這個公式),這個等式寫成P=v(M/Y),表明決定價格水平P的最重要變量是M/Y的比例。
1985年,我在中國國家教委主辦一個中國宏觀經濟學研討會時,當時的政府領導人問我,1984年突然增加貨幣流通量(M的一個衡量標準)高達50%,這是否會導致在1985年出現通貨膨脹。我使用1952年~1984年的數據,通過M/Y的變化以及過去的通貨膨脹率(由于慣性或延遲效應)來解釋通貨膨脹(衡量P的變化),并且推出了一個方程。結果是,1985年的通貨膨脹率不太可能超過9%,這個結論后來被證明是正確的。原因是M在一年中的迅速變化并不會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后果。然而,當M的增加在1984年到1989年間年復一年發生的時候,嚴重的通貨膨脹確實在1989年發生了。這個方程自1985年首次推出后數次更新。根據我最近在2006年的研究表明,同樣的方程在1978年之前和之后同樣有效。用鄒氏檢驗方法,我發現,用1952~1978年的數據推出的方程與使用1979至2004年數據推測出來的方程式一致。鑒于中國在第一階段的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而第二階段進入市場經濟,這個結果是很難能可貴的。計量經濟學的研究表明,這個重要的經濟規則適用于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
為了擴大這項研究,其中只包括一個方程,我用三個等式系統,通過過去同樣變量的變化來解釋M、Y和P(通貨膨脹)的變化。三個變量的關系是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在上世紀60年代發現的。該理論是:當M增加與經濟內部效應(如這三個等式總結的效應)無關時,其對產出Y的影響將是立竿見影的,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而對價格水平P的影響是滯后而且持久的。四年前,我試圖推算這些方程,并研究了上述兩個效應。在我的研究之前,弗里德曼看都沒看中國的數據就告訴我,我的結果將證實他的理論,盡管在那個時候我還不能肯定這個理論適用于中國。事實證明弗里德曼是對的。
弗里德曼的理論與這篇文章的主題有什么關系呢?2003年以來,中國的貨幣供應量迅速增加,結果是幾乎馬上促進了產量Y的增加,但是對價格水平P的效應延遲到2006年才顯現。產量迅速增加就被稱為過熱。除了貨幣M迅速增加,另一個經濟過熱的原因是基礎建設迅速增加。當我2005年9月在中國銀行演講時,我就預測,通貨膨脹即將到來。我的預測是根據弗里德曼的理論,這一理論已被證明對中國是有效的。果然,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2007年上漲4.8%,2008年7月是6.3%,高于去年同期。
為什么貨幣供應量增長如此迅速,人民銀行能否放慢這種增長呢?貨幣供應增長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幣被低估,導致中國有大量的貿易盈余和大量的外匯流入。大量流入的外匯又兌換成人民幣。這個規模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中央銀行難以控制。一旦人民幣匯率在未來幾年逐步上調到均衡水平,這種無法控制的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將放緩,通貨膨脹率也將逐步降低。
面對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增長已經放緩,政府已將其政策由控制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轉為刺激生產和就業,我最近在專欄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這一點。而中國比其他大多數經濟大國情況要好,出口減少的消極作用沒有強大到足以導致中國經濟衰退的程度,它甚至可能不足以拖慢中國經濟增長率低到6%~7%,因為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論述的,還有三大基本因素在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作者為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