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滾動新聞 > 24小時網絡直播蒙牛牛奶安全生產全過程 > 正文
近百位中外媒體記者參觀蒙牛,體驗“中國牛奶”生產全過程
“最大的光榮,不在于一次也不失敗,而在于每次倒下都能站得起。”10月16日,一位香港媒體的記者在和林格爾蒙牛高科技乳品研究院,第一眼就注意到了這條標語。“這是一種信號。不僅是蒙牛,整個中國乳業都在向世界傳遞這樣的誠意:他們會在今后做得更好。”
問題奶粉曝光后,中國乳業一直處在被質疑的輿論漩渦之中。雖然在各級政府、各大企業的努力下,事故原因已經查明,市場信心也在逐步恢復,但是,“在海外媒體的報道中,中國乳業的真實現狀還是處于一種模糊的狀態中。”組織這次參觀的國務院新聞辦一位官員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參觀,能夠重塑消費者信心,向全世界呈現一個真實的、安全的中國乳業。”
生產線每15秒鐘就自動抽檢一次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以來,這是境外媒體第一次實地考察中國乳業。來自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彭博社,以及日本的共同社、NHK,港澳臺主流報紙和電視臺等數十家媒體,組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報道組。
透過密閉的玻璃墻,一條條高速運轉的生產線出現在記者面前。灌裝好的產品像一列邁著正步的士兵,質量控制、監督部門的電腦每隔15秒鐘就自動抽檢一次。產品源源不斷通過生產線的輸送,由機械手臂自動碼摞,最后再由無人駕駛車送入3.7萬噸容量的現代化庫房。
“這是個沒有工人的工廠。”一位記者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到,“沒有馬達的轟鳴,沒有流著汗的工人——但是,能看的到安全。”
在這個全自動的封閉式生產線上,不止看不到工人,而且連裸露在空氣中的牛奶也沒有。“從奶罐車到生產線,合格的原奶全部封閉在管道里。”蒙牛工作人員介紹說,“這能最大程度避免在生產過程中牛奶發生變質。”
實驗室每天24小時運轉
參觀沿途,很多記者都用手中相機的咔嚓咔嚓拍照聲代替了說話,但是在高科技乳品研究院的實驗室分析中心,記者們又恢復了“追問”的本色。往日安靜的實驗室,此時仿佛成了記者發布會的現場。“檢測的準確率是多少?”“對樣本要進行多少項檢測?”“三聚氰胺事件前后檢測樣本數量的變化?”乳品研究院的工作人員一一做了解答。
據介紹,這個實驗室近來一直每天24小時運轉,全面檢測原奶、原輔料和成品,確保“不合格的原料決不允許進入生產線,不合格的產品決不允許出廠。”所有樣本都要進行包括三聚氰胺在內的30多個項目的檢測,其中,三聚氰胺的檢測精度可達到0.01個PPM(毫克/千克)。“除了專業儀器的分析檢測,還要聞氣味,嘗味道。”蒙牛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有專職的‘品奶師’。”
每一包合格牛奶的包裝上除了印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外,還有一串串的條形標碼,“它就是牛奶的‘身份證’,”蒙牛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這個數字,消費者可以查到這包牛奶的生產廠區、車間,以及原奶供應的相關資料。”一位記者追問:“能查到是哪頭奶牛產的奶嗎?”
“雖然目前沒有具體到每一頭牛那么細,但是我們能追查到是哪一批次的牛奶,是哪一個奶站、哪一個牛舍的奶牛。”蒙牛工作人員賣了個關子說,“稍后大家參觀蒙牛澳亞國際牧場的時候,會有更多的了解。”
為奶牛建立“身份證”電子檔案
結束了六期的參觀,這支由記者組成的“聯合國軍”又驅車到了有著“牧場聯合國”的蒙牛澳亞國際牧場。
牧場中擁有全球最大的轉盤式擠奶平臺,每小時可為268頭奶牛擠奶。很多記者在驚訝于此的同時,也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細節:奶牛在耳朵上都掛著兩個木制的“耳環”,上邊有醒目的數字編號。牧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每一個編號都對應著一頭奶牛,“就像它的身份證一樣。”
“這個‘奶牛牛身份證’有什么用呢?”一位記者好奇的問。原來,通過這種身份編號制度,澳亞牧場為每頭奶牛都建立了自己的生活電子檔案,何時防疫、何時打針,甚至何時配種、生育,都詳細記錄在案。蒙牛工作人員告訴在場的記者:“通過這種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我們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每一滴牛奶都來自健康的奶牛。”
在參觀結束后的記者見面會上,這位記者和其他媒體的同行一起,在聽問答的同時,也不忘喝上幾口桌上擺的特侖蘇——這支產品正是用蒙牛國際牧場的原奶所生產的。
“在這個一塵不染的現代化工廠里,人們走過去連腳印都留不下,但我相信我們還是留下了一些東西,那就是對蒙牛和蒙牛人的信任”。一位美國記者在參觀結束后這樣總結自己的感受:“同樣,我們也帶走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我們對蒙牛、對中國牛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