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人垮塌
——《激蕩•1978-2008》編導仇耀耀
1997年3月3日,美國《時代》雜志創刊74周年。鄧小平第8次登上了它的封面,題為《下一個中國》。封面上的老人此時已經安然離去,他凝望著這個生機勃勃的中國,這件他留給世界最精彩的作品。
1997年,原本被期盼是一個喜慶的年份,在這一年的7月1日,香港將回歸中國。這是當年度最重大的國際新聞之一。然而,從年初起,隨著鄧小平的去世,悲傷的云霧一直籠罩著中國,自始至終。
此時,一個惡性事件開始席卷全球,這個毀滅了無數夢想的惡性事件就是席卷亞洲各國的金融風暴。1997年7月2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三早晨,當外國游客驚喜地發現自己用1美元兌換的泰銖突然變多的時候,他們絕對沒有想到,一場規模空前的金融風暴正在這里登陸。
亞洲金融風暴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一一發作,景象之慘烈讓人膽戰心驚。在全球股市的大跌風潮中,在過去頗為活躍的中國股市也陷入低迷,消費市場更是一派蕭條。
事實上,不止是三株,同一時間里中國保健品市場擁有了太陽神、飛龍等一系列品牌,在這場保健品行業的諸侯大戰中,廣告開始發揮它催化劑的作用。而這一年,在廣告的主戰場上,央視廣告招標會的“標王”從1995年孔府宴酒的3079萬被“梅開二度”的秦池推到3.2億。
在跟著三株刷墻、四處大打廣告戰的眾多保健品公司中,出現了“巨人”史玉柱的身影。這個年方35歲的安徽人,是過去幾年里最著名的創業偶像。他研發出了巨人漢卡技術,靠2000元起家,僅僅幾年就成為中國IT業的標桿企業,在當時,北有柳傳志的聯想漢卡,南有史玉柱的巨人漢卡,一時光芒輝映。業務的一帆風順,媒體的一致追捧,讓史玉柱的自信心開始迅速膨脹。
1992年,正處于事業之巔的史玉柱決定建造巨人大廈。最初的計劃是38層。
巨人大廈的高度最終被定為70層,預算陡增,工期也延長到了6年。就當史玉柱把大量資金投入于大廈建造的時候,一直來順風順水的漢卡市場突然風云大變。自1994年之后,隨著全球電腦產業的激蕩重組,漢卡技術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史玉柱決定實施戰略轉型。于是,他瞄上了火爆的保健品行業。
巨人廣告一時間無孔不入,史玉柱為推出巨人旗下的12種保健品在當時投放廣告1個億。然而,史玉柱式的狂飆激進,在1997年,遭遇到了空前的寒冬襲擊。
在這一系列連續劇般的企業敗局中,史玉柱的巨人集團也沒有能夠幸免,它甚至成了其中最慘烈和轟動的一幕。由于在地產和保健品兩線作戰,史玉柱的資金出現了可怕的斷鏈。
翁寶回憶說:“巨人的危機應該算中國企業史上第一次最大規模的一次企業的危機。而且當時史玉柱基本上沒有應對的辦法,因為很多事實也擺在那里,很多買了樓花的人要來催債。”
1997年1月21日,一篇《“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圍》的報道刊登于《深圳特區報》上,當時的記者就是孫鑫海。“97年我們到達珠海的時候,巨人大廈的工地現場,當時看到一個很巨大的坑,里面也有一些零星的建筑,巨人大廈所有債權人的錢都用來建巨人大廈了。但是我們到那看到的僅僅是一個工地,一個大坑。我就在那等史玉柱,中午一直等到晚上,這時候史玉柱和他的一些手下,大概七八個人從外面進來,這時候有一個債權人眼睛比較尖,史玉柱進來了。我們就過去。我說我是投資導報的,我們過來希望采訪一下,現在情況到底怎么回事。他們的手下就過來了。”孫鑫海說
盡管這一次沒有能夠跟史玉柱直接對話,但孫鑫海還是抓住了機會拍下了這張照片。雖然是孫鑫海的無心之舉,但事后造成的影響還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孫鑫海在《投資導報》的這篇報道一出爐,各家媒體紛紛轉載,各種關于史玉柱巨人集團的報道相繼出爐。“香港報紙,香港報紙大篇幅地轉載,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國內的報紙,反正我當時記得是有四十多家,后來有的報道說是幾百家。”
幾張照片一出,一下子整個社會一傳轉播,史玉柱就進入到萬劫不復的這么一個環境當中。“我有一次看電視,然后在電視節目里面曾經史玉柱他當時回憶,就是他看到我那篇報道以后,他就說天塌了。”孫鑫海說。
整個輿論的一邊倒加劇了巨人的倒塌,史玉柱在后來也曾經有很多年不愿意跟媒體打交道,但歸根結底,他的失敗還是源于他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