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超報道
房子賣不出去,房供難以到位,這讓銀行有些著急。
根據央行營業管理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北京地區個人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了4.2億元;所占比例為2.40%,比年初提高了0.12個百分點,比三季度末全部貸款不良率高了0.34個百分點。其中住房按揭不良貸款余額為41.85億元,占比高達60.5%。同樣,來自上海方面的數據也顯示,10月末,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不良貸款率為0.8%,比上月末上升0.03個百分點。
這是否意味著不良貸款增長與房子斷供有關呢?
“沒有!”提到斷供,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北京某支行的李姓行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此肯定地回答。“當然,如果要說一起也沒有的話也不可能,但是其比例特別小,始終保持在千分之一以下。絕大部分的斷供均是由于貸款者出現了意外情況。例如,意外死亡、小企業破產、家庭原因等等。而且從目前看來,并沒有增多的現象。”
李行長向記者透露,這些不良貸款主要來自于股民、炒房者、失業者和小生意人。由于金融風暴的影響,批發市場、家具城和古玩市場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月供在這些原本收入不錯的小業主眼中也成為了不堪承受之重。
“不過現在還處在個案增多的狀態,并未呈現規模趨勢,大量不良貸款出現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李行長說。
即使如此,金融機構也不能放松警惕。“這種不良貸款增多的趨勢還將延續一段時間。”李行長說。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一些擴大內需的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在11月26日的大幅降息無疑是對房地產市場的巨大利好。但是政策真正影響到實體經濟,真正反映到消費上還存在一個滯后期。“這個滯后期大約會持續到明年第一季度末或第二季度初。”該行長預測說。
李行長指出,各金融機構在貸款時,要盡量少做或者不做有風險性的樓盤,對按揭貸款的客戶也要做到詳細審查,并不斷地追蹤調查。銀行不能為了搶份額和額度放松審查力度,不能因為防止房市低迷就放松房貸條件。“這不再是一個提高風險意識的問題,而是整個銀行管理水平的問題,是銀行信貸文化的問題。”李行長強調說。
然而,在銀行貸款不能放松的情況下,房地產商的資金卻將進入枯竭期。來自于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份經濟報告指出,2007年自籌資金占房地產資金來源僅為32%,而到2008年9月,該比例達到103%。如果出現極端情況的話,中國固定投資的21%將消失,25%的全社會貸款將可能成為不良貸款。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曹紅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解決當前房市矛盾的關鍵在于將過高的房價降下來,不然,這樣繼續僵持下去或采取各種政策措施來維持高價,都不具備持續性,前者會使得開發商資金成本加大,最后會維持不下去,從而導致不良貸款增多;后者則會因為買者寥寥而導致房市萎縮,最終同樣造成市場更大幅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