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慧勇
假設有人愿意付給一家娛樂中心200元,讓你在圣誕節或者明年快活一把,但前提條件是從后年開始你必須每年償還400元,你愿意接受這個交易嗎?11月24日,英國財政大臣達令(Alistair Darling)通過先期財政預算(Pre-Budget)替英國民眾做了這樣一筆交易。
英國政府這項總額達200億英鎊、以降低增值稅(VAT,從17.5%下調到15%)為核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建立在英國經濟迅速復蘇和隨后多年的政府節儉等假定的基礎之上。盡管該預算預案還包括政府加大對道路、學校、公屋以及環保等實體經濟的刺激投資,以及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等社會福利之舉,但其巨額舉債刺激經濟的做法無異于一場典型的西方“辦新信用卡透支償還舊卡債”式的豪賭。
赤字“定時炸彈”
“羊毛出在羊身上”,無論多么奇妙的經濟刺激方案和減稅政策都難以跳出這個邏輯,政府的每一分財政赤字都是由納稅人償付的,而且還要加上高昂的利息和中間費用。
正如達令在英國議會下院的報告所述,英國2008/09財政年度(每年4月6日到次年4月5日)的赤字將達到780億英鎊(接近預算的兩倍),明年財政赤字將持續升高到1180億(相當于GDP的8.0 %)。如果英國經濟于2009年底開始復蘇,從2010財年之后的年度赤字將依次為1050億英鎊、870億英鎊、700億英鎊、540億英鎊…… 這將意味著英國國家債務總額將于2013年前后達到DGP的57%左右,遠遠超過了首相布朗11年前作為財政大臣時設定的40%紅線,接近了1970年代英國政府幾乎破產時的60%比率。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逐漸遞減的政府赤字是達令財相建立兩個關鍵假設基礎上的:其一是英國經濟于2009的下半年開始復蘇;其二是經濟回暖后,英國政府能夠有足夠的措施開源節流。從目前的跡象看,明年下半年“經濟開始復蘇”是個豪賭。從過去英國政府的作為看,“開源節流”幾乎是不可能的——歷史一次又一次表明了英國政府有荒年借債、豐年機構膨脹大肆揮霍的惡習。鑒于此,英國在野的保守黨抨擊工黨的這個方案是“稅收定時炸彈,將英國推向破產邊緣”的說法不無道理。
然而,就像達令所述,此次以高額透支的方式刺激經濟實屬迫不得已,乃非常時期的非常方案。盡管經濟復蘇和財政回籠建立在多項不確定的假設基礎上,但此次財政預算預案可以確定的因素是收入稅率的普遍提高。
“劫富濟貧”煙霧彈
上周末,坊間流傳的版本似乎誤導了部分民眾,以至于英國不少媒體以“劫富濟貧”來命題,然而現實生活中的英國政府顯然不是俠客羅賓漢。
按照此次財政預案,英國政府將于2011年起對提高年薪超過15萬英鎊的高收入者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其收入中超過3.48萬英鎊的稅率將從現時的40%提高到45%,乍看類似“劫富濟貧”的義舉。然而,透視英國納稅人比例,年薪超過15萬者只占所有就業者的1%,而這部分人尤其是銀行家、大牌足球明星等收入超過50萬者,往往通過英國境外的避稅天堂大量避稅,他們在英國的實際納稅額甚至低于一個收入只有5萬英鎊的工薪者。
再看看預案中同期提高的國民保險繳納率(英國法定個人收入必須繳納所得稅“Income Tax”和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總稅賦率因收入不同從31%到51%不等),雖然只提高區區0.5%,卻會直接影響所有年收入超過2萬英鎊工薪階層,比例超過英國個人納稅者的60%,僅此一項政府每年至少多收入50億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