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鄭芋報道
面對來勢洶洶的外資啤酒巨頭的強壓之勢,國家商務部也擔心會出現新的產業壟斷。商務部通過附加4個條件批準了英博并購案,而這4條附加限制條件主要是根據《反壟斷法》來防止市場出現單一壟斷局面。“但是中國啤酒業是已經進入了寡頭競爭的時代,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咨詢師項凱標說。
隨著英博與AB的合并,中國啤酒業的新一輪整合在所難免。項凱標分析說,中外強企的戰略合作還將是新一輪整合的主要特點。一些規模與實力較強的企業將被并購,使優勢資源更加迅速地集中到大的啤酒企業,最終形成約10家啤酒企業壟斷市場,而規模較小的小型啤酒企業將失去了生存空間,而被淘汰出局。
“對一些有實力較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來說是好事,但對一些沒有價值的企業來說,可能會是滅頂之災,但對整個中國啤酒來說卻是一件好事。”項凱標提醒說。
記者從消息人士處得知,燕京目前也正在與外資品牌企業洽談合資事宜。而對于像燕京這樣的本土品牌企業,項凱標認為,引入外資整合方式將是勢在必行的。“因為中外強企合作,可以有效地盤活國啤現有資本存量,使原有資本超值增值,還有技術、管理、思想等軟性的資源以及企業需求的其他資源的引進,有利于于中國啤酒業迅速爭取國際市場發展空間,打造國際競爭力。”
英博效應無疑在催化著啤酒業大整合的進度。“由于啤酒行業是一個低門檻的產業,所以寡頭們是難以形成壟斷價格。它的寡頭壟斷對消費者來說不一定是壞事。”項凱標說。同時,由于此次商務部的4項附加條件已經限制了合并后的百威英博公司在中國啤酒市場上的進一步擴張行為,如AB公司在青啤的股份,英博公司在珠啤酒的股份都不能再增加,只能維持27%和28.56%的持股比例,同時還不得尋求持有雪花和燕京的股份,因此,應該說為本土品牌整合擴張贏得了寶貴的時機。
“保護民族品牌的關鍵問題是該企業能否長久掌控品牌背后的產品市場。真正地保護是提升品牌的自身強大競爭力和市場價值,如增強自主品牌的意識、提高品牌管理水平、加強對自主品牌的保護等等,這才是長久之計。”項凱標對記者說。
1995年,李福成曾放下豪言:“面對國外60多家企業的大軍壓境,作為本土企業我們已經參戰了,我寧可戰死,決不投降,但我相信我們會取得最后勝利!”如今,英博的兵臨城下讓李福成驚出一身冷汗,或許他未來也將不得不面對現實“吞食豪言”,轉而尋求“與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