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多家A股或港股公司擁有外匯資產,折合人民幣超2400億元
□ 本報記者 呂 東
近來中信泰富深陷“澳元門”,損失不小,令人吃驚。不僅是中信泰富,而且包括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在內的國字號大型企業的巨額外兌損失同樣令投資者心有余悸。據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日前所做的有關外匯以及金融衍生品風險敞口的調查顯示,有80多家A股或港股公司擁有各種外匯資產總額,折合人民幣超過了2400億人民幣。隨著金融危機的日益擴散,這些外兌投資所帶來的高風險,成為了在動蕩的經濟環境中橫亙在我國企業正常經營之中的又一座大山。
中國企業為何身陷”澳元門”?
隨著全球經濟的日益一體化,中國上市公司的外幣業務往來日趨頻繁,外幣風險防范也日益突出。由于中國當前還極度缺乏對沖避險工具,特別是金融衍生品,使得一些企業為了避免外匯損失而選擇相應國衍生品作為對沖工具。但是,隨著日益加劇的金融危機,我國上市公司中涉足外匯投資市場的外匯“敞口”企業普遍遭受較大損失。如果說從去年年底以來的美元貶值,對我國企業仍舊喜憂參半的話。那么在金融危機高潮到來時,澳元的突然貶值更是給部分中國企業重重一拳。
隨著澳洲作為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的熱點國,中國部分有實力的銀行也開始通過信貸方式鼓勵中國企業收購澳洲資產。不過,由于金融危機的加劇,今年7月份以來,曾被認為是最堅挺的貨幣,在這次金融風暴中也無法獨善其身。今年9月和10月,澳大利亞儲備銀行連續兩次降息,澳元如水銀泄地一般出現了大幅下跌,其兌美元匯率目前最大跌幅近40%。原來持有澳元的部分國企遭受巨額匯兌損失。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企業2007~2008年間在澳大利亞可能投資超過300億澳元,投資額為此前一年的3倍多,主要是收購澳洲資產。公開資料顯示,主要有12家上市公司有相關業務項目,除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以及中國石油外,還包括寶鋼股份、中國鋁業、鞍鋼股份、云南銅業、西部礦業、華菱管線以及兗州煤業等資源類大型上市企業。
10月20日,中信集團旗下子公司中信泰富公告稱,由于受杠桿式外匯合約等影響,中信泰富虧損147億港元。隨后,國內兩大鐵路上市公司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也陷入澳元風波之中。中國中鐵損失近20億元,中國鐵建損失3.2億元。
雖然這樣的損失并沒有直接影響到“兩鐵”公司的正常經營,但是這也提醒了國內企業應該把匯兌風險提到應有的戰略高度來加以重視。好在“兩鐵”公司折戟澳元的主因來自于在澳大型建設項目及增發。另外,兩家公司均表示,目前并未持有外匯衍生產品,相關資產僅以存款等形式存在,當前的匯兌損失也僅僅是賬面浮虧,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對此,東方證券建筑行業資深研究員羅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近期中國中鐵身陷“澳元門”,主要還是與中鐵的澳元結構性存款有關。由于中鐵正在實施的澳大利亞項目需要大量澳元,公司準備了價值大約15億美元的澳元結構性存款。只是澳元的快速貶值形成了現在這個無奈的結果。
銀行雖有波及
影響多在心理層面
今年以來,國內銀行經營受到了來自海外金融動蕩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在各銀行外匯投資及存款受到次貸危機及雷曼事件連番影響后,匯兌損失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國內多家銀行及大型國企均可能受影響,匯兌損失不確定的黑洞引來資金倉皇出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對記者表示,“匯兌損失具有不確定性,隨著匯率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國際市場動蕩,國內銀行持有的外幣資產肯定有波及。”他認為,相比國外銀行而言,國內銀行涉及外幣業務畢竟相對有限,風險也有限。
根據Wind資訊,40家在損益表匯兌凈收益一項公布數據的A股上市公司中,中國銀行以86.16億元的三季度虧損名列榜首,而其前三個季度的匯兌凈收益更以-323.65億元力拔頭籌。除此之外,中國人壽匯兌損失10.08億元,華能國際匯兌損失3.4億元,相關的中國平安投資富通虧損157億元。
盡管這次匯兌危機再一次將銀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但由于息差仍舊是我國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因而影響也有限。據統計,目前在我國,銀行大約80%的業務是在整體處于可控范圍內存款和放貸,個別銀行中間業務做得最好,業務占比也只有15%-16%。因此,國內銀行受境外匯率等影響的風險有限,整體上仍處于可控范圍內,其影響更多的是體現在投資者的心理層面上。
防范匯兌風險應成
企業管理重要課題
由于金融危機的加劇,幾年前即以在我國外匯“敞口”企業中存在的匯兌風險驟然間被突出出來了。來自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所做有關外匯以及金融衍生品風險敞口的最新調查顯示,中金公司所覆蓋的中資上市公司(包括A股、B股、H股)中,有80多家A股或港股公司擁有各種外匯資產總額,折合人民幣超過了2400億人民幣。其中,54家上市公司還進行了總額上百億的外匯衍生品投資,另外有10家以上上市公司的衍生品投資額超過了億元。 持有超2400億人民幣外匯資產的這80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基建、石油化工、房地產、港口及遠洋運輸、造紙、有色金屬、能源等涉外業務頻繁的行業。
被采訪的許多業內人士對此均表示,面對嚴峻的大環境,相關企業面對劇烈波動的外匯市場,外匯風險防范應該面這相關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課題。如何通過自身的對沖操作,盡量回避風險已成當務之急。而選擇風險相對小的衍生產品,比如無杠桿的遠期外匯合約,或者貨幣互換等方式,遠期外匯合約的操作應與實際的外匯需求相結合,衍生品的合約頭寸應與實際的業務頭寸相接近,這樣才能在金融環境惡化的環境下不至于給公司帶來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