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建東
1 總體、快速應對金融海嘯是中國當前經濟主題
正確把握全球金融海嘯的危機實質
美國是歷史上第一個全面認識到以貨幣控制和市場互動有機結合才能建立全球經濟霸權的國家。美國以美元運轉、市場拓展、創新技術和聯盟保護為基礎,構造了廣泛的國際共同利益,推動了其他國家的發展,更造就了美國的長期增長。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全球經濟自然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市場,這個體系的最大優點就是自立門戶地運轉,不存在一國發生危機別國為之埋單的問題。因此,1929年美國的“大蕭條”主要是依靠美國自力更生修復的。也許由于懲罰的激勵作用,經歷了1929年“大蕭條”的美國深刻認識到了世界經濟的秘密,就是可以用貨幣作為一種通貨將國際經濟聯結起來,并形成梯度的國際分工,居于這個分工頂端的國家就可以大方地擁有全球收入分配的主導力量和核心利益。
由此,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主導建立了20世紀資源和財富分配的核心手段,即運轉美元本位制。先是通過1945年12月27日簽訂的《布雷頓森林協定》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國際貨幣體制,但是這種以金屬為本位制的體制對于貨幣發行有明顯的儲備紀律約束,不利于大規模的拉動性經濟體系的成長。
其二就是將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的復本位制成功地轉變為紙幣體系并把握世界, 1971年8月15日美國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美國開創性地將美元紙幣體系確立為債務憑證、金融要求權和流動性來源的新貨幣觀,并重組了美國經濟,構建了新型的美國經濟體系。這包括:美元紙幣體系核心運轉+消費經濟+國家負債管理和減稅刺激 + 高技術、高服務經略+全球增長管理+危機管理的六級經濟結構,從其實質而言也就是造錢、花錢、借錢和圈錢的紙幣體系運轉。這是美國立國200多年以來的最高經濟成果。
總體救贖應該是中國壓倒一切的經濟發展主題
紙幣體系的發展建造了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框架,也維持著全球市場的運轉,這個框架包括五個主要方面,即積累的金融化、商品的金融化、財政的負債化、經濟的信貸化和信貸的市場化。誰不能掌握這五個方面的力量,誰就不能居于世界經濟的頂端;誰過度使用這五個方面的力量,誰就會置身危機之中或危機的邊緣。
從全球的貨幣體系來看,綜合有關國際組織的數據,全球市場上的廣義美元貨幣總量大約近20萬億美元,全球市場上的廣義歐元貨幣總量大約10多萬億歐元,按目前匯率計算,人民幣廣義貨幣總量已經接近7萬億美元。整體上,這個相當于40萬億美元的紙幣體系與日元、英鎊等國際貨幣共同作為生產力正支撐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系的運轉。截至2008年6月,它每天造就了全球3萬億~4萬億美元的巨量外匯交易;推動了全球的金融資產超過150萬億美元以上。
但是這次金融海嘯導致了2008年上半年全球150萬億美元左右的金融資產蒸發了三分之一以上,相當于全球總計60多萬億美元GDP的三分之二,接近2007年末美國家庭凈資產60萬億美元的總額,這個損失不但是災難性的,而且也是全球財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縮水,也需要全球投資者和有關國家的政府埋單。
因此,本次金融海嘯的實質是全球紙幣體系運轉37年以來最嚴重的系統性運轉危機;是多元國際貨幣體系管理框架全新調整的開端;是修正雙邊和多邊紙幣比價規則的轉折點;是客觀合理地評估雙邊和多邊經濟體系和經濟增長能力的積極互動;是實現全球經濟民主化的體系轉型。它也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將歷經的最重大的外部需求危機,因此,總體救贖應是中國壓倒一切的經濟主題。
美國仍然具有以新的信貸資源再度大規模擴張的力量
目前中國和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已經為化解本次危機支付了近數萬億美元,這次危機修復需要3到5年的時間。但是發達國家快速投入這個紙幣資源注入市場,不僅是為了救市場,其歷史本質就是為了進行全球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
目前美國的金融救贖,主要是金融機構;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學生貸款、汽車貸款和信用卡還款等消費信貸;汽車等工業產業。其中,對消費信貸的尚屬蜻蜓點水,但是消費者支出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消費信貸的救贖是與金融機構救贖同等重要的領域,這個領域的崩盤比金融機構破產會產生更為嚴重的災難。
因此,保爾森在布什任內已難有全面救贖的作為,候任總統奧巴馬的核心經濟戰略將是危機重建與啟動新的經濟增長點相結合。因此,這個美國重建計劃低則需要再投入3萬億美元以上,高則需要投入6萬億美元才能成功,美國救贖的代價維持在美國GDP總值的50%~80%之間也是完全正常的。
因此,奧巴馬時代美國具有以能源、生物醫療、制成品和創新技術等產業擴張再次實現經濟轉型的可能,這也將是美國最理想的危機轉型戰略。它造就了全球經濟競賽的新的起點,通過紙幣體系與生產能力的結合將再次推動新的經濟增長。
對世界而言,金融海嘯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但是聯合救贖也是空前的,它可能促使這個危機最大程度地在金融體系內部有效地吸收,美歐日也正在這個目標戰略內積極努力,這也應該最符合中國的戰略需要。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等發達國家可能失去的是以紙幣肆無忌憚地換取他國商品和服務的能力。但是,仍然具備了以新的信貸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機結合發動實體經濟再度大規模擴張的力量,而且向左轉型的全球資本主義革命一定會加速這個轉型,這是中國危機應對戰略必須面對的世界現實。
2 中國經濟增長的戰略路線
中國增長路線圖
自1978年以來,中國選擇了與以美國、日本、歐盟和亞洲發達地區為主的全球經濟體系進行開放互動和推進國內的市場經濟改革,這就決定了中國的現代化是充分利用國際經濟互補的特性,或以中國作為國際分工底層為起點而融入國際社會的。
改革開放的初期必然要以西方國家制定的規則和習慣來運轉,這決定了中國增長的路線圖是一種典型的從低端起步到高端競爭的上升模式。失敗了,無損于國際經濟體系的運轉;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功了,就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和放大全球經濟規模,并將重新分配全球體系的頂端,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權利再分配和經濟權利轉移,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就提供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正確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現實路線,應將1978年中國推行的現代化從體系上劃分為三個階段:其一是前期30年的改革和開放,它的主要使命是奠定中國新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解決中國的資本積累、市場經濟體系的啟動運轉和建立有效的國際分工合作。
其二就是未來中期10~20年的全球化和創新化,主要使命應該是奠定中國先進的國際化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解決中國的資本輸出、擁有國際性的技術標準體系和專利水平,完全化的市場經濟體系的良性運轉和共同參與管理全球經濟體系的分工,我們目前就處于這個時期的開端。
其三是后期的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領先運轉,以及國際化、商品化、專業化的服務提供,主要使命是奠定中國領先國際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形成中國式的專家社會,解決全球平衡的資本流動性的管理,主導全球
市場經濟一體化的良性運轉和領先全球經濟體系的轉型擴張。
前期的改革開放主要是依靠中國的內部積累進行,采取了漸進式改革;中期階段由于資本積累的問題解決了,改革就必須要采用體系化和漸進式改革相結合的轉型方式推進;而后期必須采用體系化改革和不斷創新的形式,以商品化、專家化、資本化、國際化的服務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的現實路線是:采取有效的貨幣政策和大規模的財政投入體制,戰略性地改造中國的經濟結構,奠定中國先進的國際化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并最終通過市場轉讓有關政府投資,實現市場化運轉;
堅定推進實現要素市場、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全面商品化和貨幣化的制度建設和體制改革,建立與中國人口相適應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內需,力爭消費者支出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改造國內分工,通過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大郊區化改革和農副產品價格的提高實現國民收入再分配的整體調節,同時加快建造與中國國力相適應的全球經濟結構的優勢分工,解決中國的資本輸出、擁有國際性的技術標準體系和專利水平;
改造中國現代化的金融積累體系,實現金融現代化、金融全球化和積累金融化,提高并維持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合理負債水平;
實現公民廣泛參與的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啟動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本位幣的國際信用戰略,實現消費經濟和生產經濟相結合的中國發展構型;
加快建立經濟危機調節、危機轉型的常規管理體制和經濟災難的應對體系。
正確認識中國發展的零坐標點
當代中國的宏觀經濟結構,是以近30萬億元的銀行貸款資本支撐了2007年249530億元的GDP。這其中,以直接生產為主的第一和第二產業占GDP的近60%,中國還主要是一個生產性大國。同時,2007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1738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達到986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占了中國GDP的65%,中國又是一個以對外加工貿易為主的大國,這是當代中國的主要生產方式和生存方式。
這個體系是有別于發達國家以消費為主的經濟結構和總量增長水平,就是中國GDP的增長主要依靠投資而非消費的水平,倘若以中國GDP的消費份額增長水平橫向比對發達國家的相關增長能力,那么中國經濟增長的零坐標點應該選擇為7%,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正確評價中國的經濟增長能力。這個體系也決定了中國救贖經濟只能從投資入手,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體系目前需要資金的注入而不是減少投入以實施轉型和發展,過度的信貸約束也就意味著過度的離散危機。
從現在紙幣體系實踐而言,經濟增長更多的是貨幣現象,新興國家必須正確評價增長的貨幣機理和貨幣反映。現代紙幣體系已成為非國家化的、超真實的生產力,運轉紙幣本位制可以徹底顛覆、修正和革新當代國家的基本能力。構造了現代國家的發展力量,也可以加速實現要素市場﹙factor markets﹚、產品市場﹙product markets﹚和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s﹚的商品化和體系化,實現當期收益和預期收益的轉化。
當代中國經濟體制的結構性戰略缺陷之一就是要素市場、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半流通的不完整商品化、特別是存在著大規模非信用化、非貨幣化機制運轉的經濟空間,這個體系商品化的過程就是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因此,從紙幣體系的運轉來看,處于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的商品化、貨幣化進程的國家,增長速度就高,而且表現為爆發性經濟增長,這個經濟增長是生產性經濟與紙幣體系的互動運轉。相反,處于發展成熟期的國家,已經進入完整的商品化運轉階段,增長就會緩慢。
1986年中國城鎮房屋擁有20億平方米,當時最高估值8000億元人民幣,然而到今天至少價值近10萬億元人民幣。為此,我們必須正確評價中國的增長速度,這個增長更多的是來自要素市場、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商品化和體系化,它既是中國生產力的提高,也是中國資源商品化的結果。所以,中國需要大體量的增長,需要長期的增長,中國之所以較日本等國家可以釋放更加強大的增長周期和增長能力,是因為中國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要素市場、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戰略儲備。
中國應對全球金融海嘯的主要基點
2008年的金融海嘯的危機特征之于中國的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中國經濟的內部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和外部環境發生了傾覆,發展舉措應該轉變為革命性的安排和爆炸性的激勵,穩定中國的經濟體系運轉是第一位的;其二,全球金融資產體系的核心產品貨幣、股票、債券、衍生品受到震撼和沖擊,實體經濟的發展已經或將要受到嚴重影響,救贖世界必須先救自身;其三,這個危機具有局部事件的意外性、體系性和整體運轉的周期性,因此,危機政策反應的時間是有限的,必須大體量、大規模推動經濟發展才能獨秀于世界,這個方式應該成為中國應對危機的基本原則;其四,國際互動決定了中國必須建立全球收入分配的新的運轉戰略,運轉人民幣為本位幣的本位制和適應市場變化。
以上四點實際上是中國應對危機的主要基點。這個政策不是要等待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再變化,而是要充分發揮中國經濟啟動能力強大,干預有效的體制特點,盡快推出并實行。全力發展大規模、大體量和創新型的經濟擴張和轉型。
因此,中國4萬億元的內需發展計劃應該成為第一步;第二步應該盡快推出1萬億元穩定資本市場和出口市場的配套資金,并安排更大規模、更大體量的經濟刺激計劃;第三步應該通過市場出售必要的國有資產予公眾,讓利于民,增加全民財富性收入和消費能力。
在實現大規模大體量內需發展計劃的同時,中國經濟真正的高增長是內需經濟的啟動,危機時代實現這個就必須激活企業的贏利能力和資產增長的價值。
3 金融危機時代若干改革政策的選擇
農村土地使用權轉讓將造就中國內需經濟體系
農民資產變為資本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與美國、日本、歐洲諸國貨幣與要素市場商品化之不同,中國還不是一個國內生產要素都實現了完整商品化運轉的國家,中國的主要生產要素與資產價格還具有不完整商品化運行的品格。因此,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并不是整個要素市場的價值反映,構成中國目前資產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就是要素市場的半邊流通性質。非商品化生產要素的市場化改革和價格體現是逆轉中國經濟增長力量的關鍵。中國目前的貨幣投放量度是已流通的主要資產體系的價格反映,并非代表中國整個完整的商品價格體系,其中包括尚有大量農村土地等的生產要素應予流通而沒有流通,據此中國就具有重組整個經濟體量的特殊能力。
通過農民資產變為資本,中國的內需體系將得到轉折性提高。2008年前8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8439.2億元,但是按地區劃分,市縣零售總額54292.9億元,縣以下零售僅為14146.3億元,它說明后者是我國內需經濟薄弱的要害之處。中國一天不解決農村市場的消費經濟的擴張,中國的內需經濟體系就無法良性運轉。中國要發展內需經濟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中國計有660多個城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0多個、縣級市370多個、 800多個市轄區。城鎮郊區和接合部的農業人口接近農村人口的一半,這個區域的農民住宅大約有100億平方米左右,本著節能、節材等節約資源的重建原則,這個地帶的宅基地至少可以改增建300億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房,這是以存量地權資源解決城市化不可多得的拿手本錢,具有承載城市和農村移民遷移的巨大生存體量,應走世界先進的不動產業的發展模式。
這個改革將直接推動城市資本與村鎮建設的整體互動,其現實意義就是一舉解決中國村鎮建設的資本積累問題,解決中國城市化的運轉模式問題,這種以市帶村的資本流運轉是中國現代化最理想的擴張。為此,優先解禁城市郊區的100億平方米農宅的農村建設用地入市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全國過百億平方米的村鎮房屋、配組上近4億畝的集體建設用地,以及18.27億畝的耕地、1.77億畝的園地、35.42億畝的林地和39.29億畝牧草地,其價值至少超過百萬億元以上人民幣的市值。通過抵押、擔保等路徑打通這個不動產體系的融資渠道 ,至少會有五六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貸需求,倘若直接進入消費品市場,理論上會每年增加近10萬億元規模的內需能力。它將極大地促進糧油、肉禽蛋、服裝、汽車、日用品、文化辦公用品、通訊器材、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建筑及裝潢材料、家具、金銀珠寶的社會直接消費。1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提高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增加1萬億元人民幣以上,這個內需體系的打開將保證中國經濟進入中國歷史上最巔峰的水平。
解決中國出口和全球化的艱難選擇
全球化拓展是中國比較薄弱的領域,目前迫切需要推進官民結合的海外投資,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資源市場、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整合分工,以使中國的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平衡全球跨國公司對華投資,并可以推進中國的上市公司構建全球的市場鏈以維持中國的適度資產價格水平。
為此,應該力爭構建一個與國內經濟同等重要,相當于中國進出口總額一半以上的海外市場的營收體系以呼應國內經濟。從中國的經濟發展而言,應力爭5年之內形成總量2萬億~4萬億美元的海外非金融性資產,其中若有一半以上海外資產可以人民幣投資,將構成中國歷史上最大量的資本輸出,也是構建中國海外資產的最為經濟之路。這個市場目前至少需要5000億美元以上信貸需求,整個領域可以拉動10萬億元以上人民幣信貸的流動。
與此同時就是我們匯率的選擇,2007年全年貨物中國進出口總額21738億美元,其中,貨物出口12180億美元;貨物進口9558億美元。這其中加工貿易9860億美元的成本必須分解,并將其中1000億~2000億美元的成本循環出去,才能保持現有的中國經濟模式運轉,否則就必須徹底改進內需市場的整體結構。
這就必然要求我們權衡人民幣貶值和升值的利弊,人民幣貶值可以立即使中國的出口獲得轉機,也可以使中國立即獲得國際流動性的支持,但是也可能使中國面臨資產價格下降、資本外逃和社會動蕩的可能。人民幣升值已無實質意義,維持人民幣的穩定已經是中國的巨大貢獻,但是這個讓步應該換取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本位幣的戰略利益。無論是人民幣貶值,還是維持基本匯率穩定,都應該以中國推行的總體配套政策相組合。
中國新經濟增長點
中國經濟目前出現的問題,其實質不是匯率問題,也不是利率問題,更不簡單的是樓市泡沫和通脹壓迫問題,而是中國目前運轉的國際和國內分工機制出現了問題,改造這個機制才是中國利益調整的核心點,也是中國利益的最大化。中國控制通貨膨脹和保持經濟增長必須尋求貨幣政策以外的途徑。從目前看來,重構中國經濟的增長點是極為迫切的,應將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柱從投資拉動、對外出口,內需增長三個方面擴展到包括虛擬經濟、全球化拓展、創新產業、公共服務、要素商品化八個方面,由此啟動中國經濟增長和實現信貸擴張。改革開放30年以來,前三個方面已做得比較好,后五個方面也處于發展階段。
﹙作者為《中國改革》學術顧問,Email:bebob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