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礦石的暴利時代過去了,國際談判機制有望回歸。而支持這個信息的現實是,截至今年10月15日,我國鐵礦石壓港量已經達到8900萬噸,如今已經突破9000萬噸的高位,創下歷史紀錄。與此同時,鐵礦石的價格跟鋼材價格一樣上演著“冰火兩重天”,今年前9個月,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141美元/噸,比上年同期上漲七成。不過,從9月開始形勢急轉直下,10月更是狂跌。
“2009年鐵礦石價格談判已經啟動,必和必拓已經和中鋼協進行了接觸。”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在“中國鋼鐵產業鏈戰略發展與投資峰會”上透露。
在全球總需求疲軟背景之下,無論是國內大小鋼鐵企業,還是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研究機構,均預測鐵礦石降價已是大勢所趨,談判焦點在于降價幅度多少。
鋼鐵研究機構MYSTEEL 資深專家徐向春指出,目前鐵礦石的國際供求關系發生了“逆轉”,海運費便是一個風向標,現在的鐵礦石國際海運費已經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僅是今年最高峰時價格的1/10。礦商們以海運費為借口哄抬鐵礦石價格的企圖率先落空。而供求關系則在朝著對中方有利的方向發展:中國的鋼廠在大幅減產過冬,國內礦每年產量在增加,況且囤積以及庫存的鐵礦石已經夠多了。“以往是供不應求,賣方在談判中非常強勢,所以他們可以獅子大開口,現在是個機會,中鋼協以及寶鋼應該借助這個時機來鞏固并完善談判機制。”
徐向春指出,以往的談判規則是由日本和歐洲鋼企同礦商們約定俗成的,而中國鋼企對談判話語權的爭奪在過去幾年異常艱難。既然礦商拋出重回談判桌的橄欖枝,那么現在是個修訂談判規則的機會,中國鋼企可以也應該體現 “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的商業意志,包括如何維護談判機制以及一旦出現談崩局面該如何收場等。
沒有鋼企透露降價幅度的具體預測,但部分貿易商預計降幅在10%-20%。瑞銀和高盛先后對降價幅度做出預測,高盛估計很可能降價15%,瑞銀則大膽預測降價幅度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