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吳曉靈
目前,由于受到國際經濟下行的影響,中國正面臨著本國的經濟走向調整的下行區間。那么,我們是不是就要因此而以悲觀的態度來看待中國經濟呢?我想中國應該冷靜的對待國際金融危機和各國拯救金融信心的舉措,對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的發展要有信心。
第一,中國金融業的穩定、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和中國外匯儲備經營策略不做大的調整,做好中國自己的事,就是對恢復國際金融信心的最大貢獻。國際社會對中國寄予了很大希望,其實中國沒有這樣的能力。中國最好的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中國金融業和中國經濟狀況的特點,決定了中國政府的應對措施與各國政府有所不同。我們應該冷靜地看到,中國經濟現在沒有像世界經濟那樣出現那么大的問題,但我們也不能夠因為我們現在沒有出大的問題就自滿、盲目樂觀,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經濟現在正處于一個經濟周期的下行區間。即使金融風暴不發生,中國的經濟本來也存在一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迫切問題。
第三,2003年以來推進中的金融機構改革措施,為中國金融的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會出現金融機構間的信用危機,現在沒有注資的緊迫性。隨著市場的發展,資本金是需要補充的,但并不是因為金融機構出現了大的問題需要現在馬上注入資本金。以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為主的商業銀行改革,提高了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的撥備率。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對券商實行了凈資本監管,提高了券商抗風險能力。客戶交易保證金實現了第三方存款,保護了客戶利益,由于不存在利用高杠桿交易的情況,本次資本市場波動中我國沒有一家證券公司出現經營危機。保險公司的償付率監管和中國人壽股份制改革中利差損問題的解決,使中國的保險公司經營更加健康了。
第四,在國際國內復雜的形勢下,中國的貨幣政策以穩定為宜。中國既存在通脹壓力又有價格下行的可能,經濟發展平穩,尚無不顧存款負利率的現實降息的緊迫性。中國由于連續多年的國際收支雙順差,在銀行間積累了巨額的流動性,在外匯流入趨勢不定的時候,多用公開市場工具釋放流動性更能穩定市場。現在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有下降存款準備金率的很大空間,預計要下降幾次存款準備金率。而我認為,外匯資金的流入如果還是那么猛的話就沒有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如果外匯流入減少了,而且我們的央行票據余額在大幅度下降之后,中國才有存款準備金率下降的余地。
第五,中國有1.9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目前是國際上少有的經濟增長平穩的國家之一,我們應該相信除了一些國際資本需要救火之外,逐利的資本不會大幅度地撤離中國。我認為目前的確存在一些救火的資金撤離中國的情況,但中國目前沒有出現大量資金撤離的跡象。目前,人民幣匯率是穩定的,升值壓力在減少,有資金外流的可能性。但貶值的壓力也不大,中國的企業對此應該是有信心的。
總之,中國的情況和世界的情況并不完全一樣,不要簡單的類比國外央行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來要求中國政府也出同樣的措施才能提升信心。
(本刊記者談佳隆根據吳曉靈副主任委員在11月1日上海2008第二屆中國銀行家高峰論壇上的演講整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