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上海十一月七日電 (鄭瑩瑩 郁玫)美國金融海嘯危及全球、世界實體經濟備受拖累。面對經濟“嚴冬”,滬上數十家石化企業負責人今日齊聚一堂,探討如何化“危”為“機”,應對經濟危機。
旗下擁有二百七十三家企業的上海浦東石油制品行業協會的會長劉中安表示,金融危機之下,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將給石化行業中純生產性的企業帶來“福音”,而對貿易型企業長遠而言也是利大于弊。
但也有專家提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之石油價格暴跌,將帶動下游化工產品價格走低,石化行業利潤空間縮小。此外,下游用戶因對化工產品價格繼續下跌的預期而產生的觀望態勢,將使產品銷售受明顯影響。
盡管如此,滬上石化企業對前景紛紛持“樂觀”態度。
上海江中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舒輝表示,公司早在八月初就開始察覺市場微妙狀態,減少產品庫存量,此番“預見”讓企業在經濟不景氣之下運作良好,風險較低。舒輝認為,金融危機之下先有“危”再有“機”,長遠而言機遇大于挑戰。
對此,上海杰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炎予以認同。王炎表示,盡管企業八月份后的經營利潤走低,但總體經營狀況良好。據了解,該公司也同樣開始削減庫存。王炎說,現在是下游客戶(加油站、工廠等)有需求,才向上游的石油公司購買產品,盡量減少經營風險。
上海復旦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李元旭認為,減少成本預算不失為幫助企業度過“寒冬”的良策,同時企業還可以精簡人事,提高工作效率,以贏得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王炎還看到了金融危機之下吸引人才的新機遇。他表示,該企業目前正籌備招錄一批新員工,在他看來,大企業經濟不景氣之下紛紛精簡人事反而給中小企業吸引人才帶來了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