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申劍麗
“在目前美國金融海嘯影響形勢下,可以將一定比例的社保基金投資于盈利前景較好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在11月6日召開的中國社會保障論壇社保基金監管分論壇上,專家們紛紛為社保基金的新投資路徑支招。
同時,專家也討論了目前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當日會上,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副教授胡繼曄認為,目前社保基金監管方面的三大主要問題:包括監管法律立法層次低;基金保值增值問題嚴重;支付環節問題突出。
胡剛剛結束了受有關部委委托的社保基金監管條例前期立法調研,足跡遍布中國15個省區。調研發現,自上海社保案后,人們普遍關注的社保基金挪用、侵占問題有所減少,而社保基金在支付環節的騙取、冒領問題突出,特別是在醫療保險領域騙保問題突出。
專家們還建議,統一全國社保監管機構、社保經辦機構,前者實行垂直管理,以保證機構相對獨立性,取得更好的監管效果;后者則自上而下進行“政事分開”改革,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提高社保經辦機構效率。
社會基金監管三大問題
社保基金監督管理的全國性統一法律——《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已經被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列入“十一五”立法規劃。不久前,該部委托中國政法大學法語經濟學研究中心進行了立法調研。
作為該課題負責人,胡繼曄介紹稱,調研發現,各地社保基金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于:各地社會監管辦法立法層次太低,基金監管部門無力,僅部分地方出臺了比較系統的社保基金監管統一辦法,而大多數地方的社保基金監管還停留在部門規章層次,跟不上社保機構發展的現實。
現實是目前在社保機構外,各地財政、稅務、銀行等部門相繼介入社保基金的日常管理,面對諸多部門和機構,基金監督工作環節增多,鏈條加長,社保基金監管部門在橫向對有關部門、縱向對地方政府時,監督和被監督的主體往往不明確,無處罰權,約束效力差,嚴重影響基金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個主要問題是,基金保值增值問題嚴重。胡介紹,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結余基金,都按規定存入銀行或購買國債。然而銀行利率近年來已低于工資增長率,而適合社保基金投資的國債數量、期限無法滿足要求。
專家們還發現,基金支付環節問題突出。胡繼曄介紹,在上海社保案后,人們普遍將焦點集中在了基金挪用、侵占的監管;然而,他們在調研中發現:“收支兩條線”使得管理機構間互相制約,在絕大部分省份挪用基金的現象已經很少了,而社保基金面臨的是支付環節的騙取、冒領問題,特別是在醫療保險領域騙保花樣百出。
胡列舉了這樣一個案例:重慶某區的一家民營企業一共7個員工,其中有6個做了腎透析,已享受400多萬元的醫保基金,事發后這幾人就申請注銷了公司。
基金增值新路徑
對應上述問題,專家們給出了相應建議。
從法律層面講,胡繼曄介紹,首要的在于提高立法層次,利用目前《社會保險法》的制定契機,明確社保基金監督主體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原則。“在未來該法審議出臺后,由國務院制定《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加上其他相關法律規章,形成完整的社保基金監管體系”。
針對基金保值增值的問題,中山大學教授申曙光建議,社保基金在現階段作為一個投資主體,以一定比例投入到贏利前景較好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騰出空間讓更多的財政資金用于擴大居民消費內需的直接投資,或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補貼,增加社會保障支出。
但胡繼曄認為,無論何種投資,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應該放在首位,對投資運營商的監管今后需要加強,法律的制定方面也需要注意這些方面。
針對社保基金支付環節存在的問題,專家們建議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將所有的社保經辦機構、投資管理機構都要置于“陽光下”。
此外,專家們還從社保監管機構的宏觀架構方面提出對策建議。前述政法大學課題組提出,借鑒國際經驗及我國金融業監管機構的模式,在我國設立相對獨立的社保基金監管機構,擁有獨立于地方的人權、事權、財權。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剛剛結束了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委托的社保經辦機構課題研究。她提出,鑒于現在社保經辦機構人員編制緊張,各種社保體系混亂,在名稱、定性、職責流程等方面缺乏統一性、權威性和獨立性,建議從2009年起,用3-5年時間,對這些機構職責、名稱進行統一。
楊指出,統一的前提在于,國家新設立社會保險總局,由上而下,垂直管理。“屆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作為直接決策部門,而社保總局作為政府執行機構——這種機制便于‘政事分開’,引入市場機制,進行政府社會化管理和服務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