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曉明
11月5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2008年三季度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運行監督協調局局長朱宏任表示,國際金融動蕩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顯現,對工業領域的影響尤為突出,因此要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最有效手段。
而據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透露,對于受到沖擊最大的勞動密集型、出口密集型中小企業,繼前不久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調高兩個百分點之后,有關部門有望在近期再次調高1個百分點,以彌補企業生產經營的支出。
剛剛從廣東、山東等省調研中小企業生產狀況歸來的王黎明表示,為解困中小企業,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積極發展技術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換代將成為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的主要途徑。
工業增速下行壓力增大
根據運行監測協調局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工業生產、企業效益保持較快增長。但是,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從6月份的16%回落到11.4%,為2002年4月份以來最低值。9的發電量、原油加工量僅增長3.4%和3.7%,粗鋼產量下降9.1%。前三季度,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增長15.7%同比回落6.1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僅增長12.6%。
同時,由于前三季度國際市場原油、煤炭、鋼鐵等價格高起高落,國內能源和多數原材料產品價格在經過了上半年的大幅上漲后,在下半年出現不同幅度回落。10月末主要鋼材品種價格比7月中旬回落2000元/噸左右,有色金屬、化工及能源類產品價格均有較大幅度下跌。能源類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造成了部分企業出現生產困難的情況。
而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當前中小企業所面對的困境。數據顯示,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達18.3%,同比擴大2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紡織、有色行業虧損情況嚴重。珠三角、長三角及西部地區部分中小企業出現停產、半停產。
與此同時,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
前三季度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5%和19.7%,其中大規模集成電路、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機、片式元件等高端產品生產增長30%以上。鋼材產品結構向板材方向發展,板帶比達到53%,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繼續提高,達到56%,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針對這種情況,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表示,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工業產業受到影響的順序依次為出口加工業、基礎原材料企業、裝備制造業和電信等高端信息產業。而我國的信息產業目前受到影響較小。
相關專題
中國行動應對經濟下滑風險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