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平安2008年第三季度報告解讀
“什么時候是最好的買入時機?好公司出事,一個優秀的公司出事了,這才是最好的買入時機!”在談到選股標準和價值投資的時候,著名的私募基金經理李馳這樣說到。在李馳的眼中,陷入富通投資虧損漩渦的中國平安正是一家這樣的公司。
10月28日,中國平安發布2008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由于第三季度計提了157億元對富通的投資浮虧,導致國內會計準則下前3季度累計虧損7.05億元,折合每股虧損0.1元;截止2008年9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10.17元,相對于2008年6月30日的11.02元,每股下滑了7.7%。如按國際會計準則,公司前3季度累計盈利16.1億元,折合每股盈利0.22元,同比跌90%;凈資產815.72億元,每股11.11元,比二季度末減少7.2%。截止2008年9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11.11元,相對于2008年6月30日的11.97元,每股下滑7.2%。
對于這份中國平安上市以來首現虧損的季報,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都給予了高度關注,申銀萬國、國信證券、國泰君安、國金證券等多家知名券商不但先后表示公司的三季報業績好于預期,而且認為在公司虧損的表象后面埋藏著蓄勢待發的潛力和內涵價值。
投資損失背后的業務增長
新財富銀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國金證券的李偉奇指出,公司的投資收益同比雖仍下降,但環比已出現上升。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實現投資收益(包括公允價值變動)66.42億元,同比下降了87.83%,但三季度單季實現投資收益(包括公允價值變動)19.56億元,較二季度的4.07億元出現了大幅的上升。“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已由二季度的-68.82億上升到-11.66億,是投資收益環比上升的主要原因。”他進一步說明,“公司已經較大幅度地減持了權益類的資產,如在公司前十大金融資產中,公司明確地減持了一部分浦發銀行,以三季度末的市值計算,該筆投資可以實現8.76 億的浮盈;而當期債券資產的浮盈上升是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變小的另一原因。”
相關數據顯示,公司正繼續加大對風險的控制。除對權益性投資進行處置外,公司還加大了對定期存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配置,這兩部分資產已分別比07年末增加了116.03 億元和108.21億元。而從公司持有的前十大證券看,公司增加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為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等。
李偉奇還指出,公司的準備金計提體現了較強的平滑能力。從單季度數據可以看出,三季度計提責任準備金83.82億元,較2007年三季度的231.16億元大幅減少了147.34億元。“此外,不計富通投資損失,公司營業利潤實際上實現了同比增長。”數據顯示,在扣除157億減值損失后,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為47.32億元,為上半年的65.98%,比去年同期增長21.68%。“在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賠付和紅利支出增加的情況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表明公司保險業務仍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這一點,長江證券的分析師李聰也從另一角度得到了證實。
李聰分析指出,如果剔除掉富通投資的影響,公司每股凈資產今年前三季度的變化情況依次為:-1.15元、-0.17元和+0.44元。“也就是說,如果除去富通的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凈資產已出現了每股0.44元的增長,如果再加上有效業務價值的增長,公司在國內市場上第三季度已開始創造為正的價值。這表明中國平安在這輪經濟調整中所遭受的打擊實際相對較小,避風港的效應將會產生。”
數據說明一切,在對公司的數據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后,李聰相當樂觀。他表示,目前,富通投資對于平安的影響在股價上已經有了充分的反映,能再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非常有限了,而公司的內涵價值在第四季度極有可能實現盈虧平衡,而在明年實現正增長。“積極的變化正在發生,出現拐點已為時不遠。”
銀行、保險雙翼齊飛
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公司保險業務繼續保持健康增長態勢。其中,壽險和產險累計原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9.75%和27.2%。李聰認為,公司較國壽、太保更為穩健的保費收入增長有利于其業務的穩定性,并減輕中短期的經營壓力,降低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而且,在車險業務為主要增長點的帶動下,產險業務增長尤快,取得了明顯優于同業的保費收入增長。”根據三季報,平安的產險業務前三季度共計實現保費收入209.60億元,同比增長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