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眼下諸多長三角制造業企業面臨困境不同,以呼叫中心業務為主的服務外包企業上海荀聲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意卻紅紅火火,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于堅說:“今年能保持50%以上的增長。”
荀聲科技的良好形勢,是長三角地區醞釀以服務業為“突破口”開辟產業轉型新路的例證。
筆者近日采訪了解到,當金融海嘯“打濕”了長三角制造業的“翅膀”時,滬、蘇、浙三地政府不是束手以待,而是在危機中尋覓機會、創造機遇,把發展服務業放在突出位置,作為推動經濟轉型、蓄勢騰飛的新平臺。
直面挑戰
長三角謀求新的產業競爭力
站在上海荀聲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戶服務中心,筆者看到,這家公司的辦公條件并不豪華,辦公面積不過1000平方米,設有400個呼叫席位,但它卻吸納了大中專畢業生2000余人就業。
雖然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周圍的企業,但荀聲科技的業務仍保持高速增長。“我們每個席位一年的營業收入最少也有10多萬元,這些可都是‘綠色GDP’啊。”于堅笑著說。
新設在上海市北工業區、專事企業網絡口碑互動管理的上海璽橋公司近來業務拓展形勢喜人。
公司董事長楊飛對當前經濟形勢下的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機會分析得十分透徹,“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是撿錢,很多企業都會;經濟環境困難的時候,得淘錢,考驗能力。很多人只看到時下企業壓縮開支的一面,忽略了企業更需要實效服務的一面。其實,即便在艱難市況之下,生產性服務業也大有作為,關鍵要看你能不能為企業提供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服務,能否幫助它以有限的支出獲取最大效益”。
透過這些不算巨大但卻洋溢著活力的服務類企業,人們可以看出,為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長三角地區正在加緊尋找另外一個蓄勢騰飛的平臺———現代服務業。
近來,長三角地區一批制造業企業處境艱難。在原材料、能源、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環境壓力不斷加大,以及由于全球金融危機而造成的外需疲軟的形勢下,長三角基于傳統制造業的競爭力正在被不斷削弱,發展所遭遇的瓶頸也越來越多。
“長三角必須調整地區的產業基礎,獲得新的產業競爭力。”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認為,現在服務業將會給長三角區域帶來新生。
瞄準服務業
長三角尋找發展新路徑
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長三角“努力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這為長三角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當下,面對困境,長三角各地政府也不約而同地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
9月初,上海及時出臺審批、財稅等系列改革政策,對金融、商業連鎖、專業服務、會展、現代物流、總部經濟等給予支持,引導現代服務業發展。自9月1日起,從事現代服務業的企業可享受按收入減支出的差額繳納營業稅的稅收優惠政策。
浙江省也不失時機地出臺了鼓勵服務業發展的新政策,提出到2012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7%,通過相關扶持措施,使服務業成為浙江經濟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黃勇把發展服務業的意義形象地比喻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自主創新的助推器、節能減排的生力軍、城市功能的原動力和居民就業的蓄水池”。統計顯示,浙江地方財政收入的60%以上來自服務業,義烏甚至達到了80%。今年上半年,上海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483.19億元,約占全市生產總值的53%。
當前,現代服務業正在承載著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希望。
在危機中
把握發展機遇
“在當前條件下,長三角發展服務業充滿機遇。”周振華認為,長三角良好的產業基礎、經濟實力、密集且結構相對合理的城市群體系和交通一體化所帶來的“同城效應”等因素,都構成了長三角發展服務業的比較優勢。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條件下,國際產業轉移出現新的機會,很多高端服務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跡象已經出現。
有經濟學家指出,現代服務業的地區分工不同于制造業,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網絡化的城際分工。根據城市自身條件的不同,服務業發展的層次也不同。長三角各地必須因地制宜,確定重點發展層次。筆者在采訪中發現,上海以世博會、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為抓手,正在努力發展高端服務業;蘇浙兩省則以為制造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培育服務業發展高地。
黃勇說,浙江省將圍繞已有的制造業產業集群構建區域生產性服務體系,鼓勵從大型制造企業中分離發展生產性服務企業,并通過稅收政策予以扶持。此外,浙江還將用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改造提升傳統專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