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評《你也可以成為巴菲特》
■張東臣
“大浪淘沙,剩者為王”。
在中國資本市場18年的歷史中,股市投資者隨行情的起落前赴后繼——有的是新來的,有的則永遠離開了,也有的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歷史總是在不斷地重復。每當牛市時,人人都熱衷于談投資,言必稱巴菲特,認為自己是在進行價值投資。只有當潮水退去、熊市降臨時,人們才羞愧地發現:原來自己是在“裸泳”。
在中國上億的股民中,能夠在市場暴跌之后深刻反思自身錯誤者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人可能永遠也不會找到自己失敗的根源所在。他們通常會因為害怕認錯,而有意無意間選擇了辯解或逃避。
在1929年大危機中,價值投資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不僅自己從百萬富翁變成窮光蛋,而且所管理的基金也瀕臨破產。格雷厄姆痛定思痛,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建立起了價值投資的理論框架。可以說,正是空前的危機帶來了空前的痛苦,空前的痛苦激發出空前的理論。
人類用血的教訓換來的通常都是必須遵守的“交通規則”。價值投資理論正是證券投資中的“交通規則”。巴菲特有幸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遇到了格雷厄姆,從一開始就接觸到了價值投資的真諦——這才是他成為“世界首富”、“股神”的最大原因。
就像武俠小說描述的那樣:一個人如果從小就得到名師指點,以正確的方法修煉,那么其今后的武學作為就不可限量,因而也才有可能成為一代宗師。然而,如果在早期就誤入了歧途,半道上才迷途知返,則須先廢去旁門左道的邪派武功,從零開始。這樣的修煉不僅痛苦,而且難上加難。
中國的老一代股民可能多數都面臨需要“脫胎換骨”的問題。在中國股市初期特定的市場條件和環境下,他們接觸和學習的都是諸如“技術分析”、“短線跟莊”之類的投機理論。而且,越是資歷老的股民,陷得也就越深。他們往往對這些“技巧”很精通,并堅信自己具備戰勝市場的能力。然而,從一個理性的旁觀者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是“中毒”太深,以至走火入魔。他們要想在今后的投資中實現轉型,完全排出錯誤理念的干擾,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可以說,他們投資成功的概率反而比初學者要小很多。
“陽光下沒有新的東西。”我們所經歷的困惑,前人早就經歷過。尤其是對年輕的中國股市來說,無論怎樣去推崇價值投資和股神巴菲特的理念,都不算過分,關鍵是不要“照貓畫虎”、“生吞活剝”。
這些年,筆者也閱讀了大量關于價值投資和介紹巴菲特理念的書籍。其中,有許多“著作”只是資料的堆砌;也有許多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但斷章取義、解讀錯誤的內容也不少。我們常常會看到,人們用正確的理論來解釋自己錯誤的做法。許多人習慣于按照自己的偏好來理解、詮釋價值投資,僅僅將其當做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劑。
在遭遇失敗后,這些“偽價值投資者”又會反過來怪罪、質疑價值投資。于是,也就有了“價值投資在中國股市是否行得通”、“巴菲特不了解中國國情”、“你不可能成為巴菲特”等諸如此類的口舌之爭。
《你也可以成為巴菲特》一書不僅回答了上述這些問題,而且就價值投資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在讀完這本書后,筆者就認定這是一本教給讀者正確投資理念的書。該書對價值投資及巴菲特的核心理念進行了正確的解讀和闡述,還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為難得之處是,作者已將多位投資大師的智慧、哲學、理論融匯貫通,并與國內投資實踐相結合,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和方式娓娓道來。這種復雜后的簡單、曲折后的直白,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理論、實踐功底。無論你是新入門者,還是征戰市場多年的老手,都能從中獲益不淺。
作為本書的作者,凌通投資的成員是中國股市最早的一批個人投資者之一。他們懷著成為投資家的夢想,經過一次次的陣痛和艱難抉擇,終于逐漸醒悟,并尋根溯源,在實踐中找到了真知。他們至今仍活躍在市場中,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已洗盡鉛華,回歸本真。
筆者與本書的作者素不相識,只是偶然讀到了其主要作者——董寶珍的文章,而心有戚戚焉。
作為財經媒體的一名編輯,近年來,筆者欣喜地看到一個事實——中國股市真正追求價值投資的群體正在崛起。無論是作為布道者,還是創富者,他們的出現都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福音。
價值投資“知易行難”,但對大多數中國投資者來說,“知”仍是當前第一位需要解決的問題。樹立正確的理念——“做正確的事”是成功投資的前提,是根本,是決定性的因素。其次才是如何“正確地做”,才是勤奮、天賦、技巧等問題。
一本好的投資書籍可以為征戰股市的人節省金錢乃至生命,其價值是無形的。如果你剛進股市就讀到這類書,那么,你將是非常幸運的。尤其是,如果你還很年輕,那么這可能就意味著獲取巨大財富的開始。
的確,“巴菲特只有一個”,今生你未必會成為首富,但這并不妨礙你學習巴菲特的賺錢之道,成為“巴菲特式”的投資者。正如我們不可能人人都成為老子、莊子一樣,但這并不會妨礙我們學習、借鑒這些圣人的思想。
投資者要想登上塔尖,摘取“圣杯”,就必須時時檢視自己腳下的基石是否牢靠——越是基礎的部分越是要穩如泰山。否則,無論過程和技巧多么復雜、高難度,都將只是“空中樓閣”。
可惜的是,大多數投資者都忽視了這一點,甚至從來不曾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