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付 剛 北京報道
不少基金公司或許已在為半年前的戰略調整心生悔意。
《華夏時報》10月下旬了解到,數家公司近期均傳出專戶理財業務負責人重又回潮擔綱基金經理的消息,這與半年前,多家公司爭相將“明星”基金經理抽調出來,陳兵專戶理財業務形成了強烈反差。
據記者對北京多家基金公司專戶理財業務進展調查后獲知,返潮的背后原因在于A股持續下跌極大地挫傷了專戶客戶熱情,以及專戶理財門檻過高所致。
“利益”才是硬道理
10月10日,中海藍籌靈活配置基金發布《招募說明書》稱,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將由公司專戶資產管理部副總監兼專戶投資經理楊大力擔任;10月11日,鵬華基金公告稱,公司專戶理財投資總監冀洪濤將擔任普惠基金經理。
而僅僅在半年前,眾多基金公司為發展專戶理財這項新業務,均不惜調動“明星”基金經理專職參與專戶業務。
其中包括南方基金旗下公募“明星”基金經理呂一凡轉任專戶理財部投資總監,鵬華基金聘任原巨田基金投資總監任其專戶投資業務負責人,易方達調動旗下基金經理肖堅主做專戶理財,華夏基金專戶理財部門總監則由原華夏興和基金經理郭樹強擔任。
為何短短半年后,曾經的基金經理又紛紛回歸?耀皮玻璃10月29日公布的三季報或可顯示出其中一些端倪。
《華夏時報》記者查詢該公司三季報后發現,其委托易方達基金管理的初始金額為2億元的專戶理財項目,是一款風險較高的股票型產品,股票投資比例最高可達資產的100%,到三季末的賬面價值為1.98億元;另一單委托給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的1億元專戶理財項目,是一款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到三季末的賬面價值接近1.03億元。
按照證監會有關試點辦法規定,專戶理財業務可以并行收取固定管理費用和業績報酬,其中管理費可以是公募基金的0.6倍,而業績報酬只有當管理的專戶賬戶獲取較高超額收益時,基金公司才能從中按照一定百分比提成。
銀河證券一位基金分析師由此向記者分析指出,按照耀皮玻璃三季報數據顯示,基金公司目前從專戶理財獲得的業績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與基金公司對專戶理財的投入和收益預期顯然反差巨大。
他強調,由于目前專戶理財業務的相對業務量普遍規模不大,因此,這項業務所需花費的成本就顯得有些高企——不但需要去各個地方出差調研上市公司,亦要養活專戶團隊。“所以,最近一些基金經理由專戶理財回流公募也就在情理中了。”
陷入“緘默期”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受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宏觀調控政策“從緊”影響,流動性不足使得今年下半年專戶理財業務遭受不小的沖擊。
在她看來,今年上半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還不是很突出,多數企業、個人手中的現金依然充裕,這使得不少基金公司上半年在專戶理財業務方面屢有斬獲。
據不完全統計,基金專戶理財自今年3月中旬開閘以來,半年時間有近10家基金公司與客戶簽下正式的專戶理財合同,簽約額近40億元。
但多家基金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專戶業務開閘之初有很多意向客戶,但隨著市場行情轉弱,部分客戶望而卻步,這使得大部分公司至今仍無一單獲簽,首先獲得業務資格的9家基金公司中,就有半數基金公司未有實質性進展。
記者注意到,華安基金在6月11日公開表示正式簽署一單5億規模的專戶理財合同后,整個基金行業的專戶理財業務旋即陷入“緘默期”,至今已達三個月。
北京這位部門負責人向記者分析稱:“‘從緊’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事實上是在今年下半年才使得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而且,從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判斷看,沒有任何人能預料到A股在經過上半年暴跌后,下半年的跌幅仍然會那么大,這讓投資者的信心備受打擊,進而也使得專戶理財業務下半年成交清淡。”
這位負責人坦言,公募基金持有人在質問投資業績為負時,只要公司提起市場下跌因素、基金凈值跌幅與其他公募基金相對持平,基本就可以打發過去,可專戶理財不同于公募基金,追求的是絕對正收益,所以基金公司壓力很大。
上海一家合資基金公司專戶投資部的一位專戶理財經理也坦言,由于不少投資經理是從公募轉來的,他們同時也帶來了固有的“買入并持有”的習慣。
“前期市場不好時,公司專戶理財的投資經理也主動采取了減倉策略,但是做得不夠徹底,以致還是出現了不利的結果。”
這位經理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現有三單專戶理財業務,其投資方向和風格基本上是按照客戶自己的要求制定,一單為股票型,另兩單屬于固定收益類。“這三個專戶理財的客戶都是在上半年簽約的,下半年沒有簽到一家。”
《華夏時報》同時從北京另一家基金公司獲知,這家公司的專戶理財業務在下半年的推進過程中也同樣遇冷。
該公司機構客戶部的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對于專戶理財業務,由于其與私募基金較為類似,因此,證監會在基金業內部明確要求“不得進行任何宣傳”。
她同時透露,業界盛傳有關監管部門在醞釀將專戶理財的門檻降低,這或許會讓專戶理財業務在未來的發展更為樂觀。
據了解,目前要想成為基金公司的專戶客戶,必須最少具有5000萬元資金,而私募基金的門檻多是在100萬元上下,“這一門檻可能會成為未來專戶理財業務的參照”。
探討多種收費模式并存
記者在采訪中同時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都認為,與專戶理財業務配套的一些細則尚未出臺,也是使得目前專戶理財業務推進不太順利的原因。
上海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副總經理向《華夏時報》分析指出,專戶理財業務的收費模式過于單一,讓很多專戶客戶對此“很不感冒”。
他詳細向記者解釋說,基金公司目前對專戶理財業務收取的費用與公募基金基本一樣,還是要按規模計提管理費,只是費率上有差別。
“這就意味著,只要基金公司能靠營銷手段讓專戶理財的資金量上規模,基金公司就可以旱澇保收。由此,基金公司可能缺乏踏踏實實去追求業績的動力,類似的弊端顯然難以讓資金量龐大的專戶客戶滿意。”
記者注意到,盡管這家公司旗下的基金業績普遍表現不錯,資產管理規模也位居行業前列,但該公司至今未推出專戶理財業務。
這位副總經理進一步告訴記者,他們在和監管部門積極溝通,探討能否多種收費模式并存。據他介紹,國外在專戶理財業務方面有多種收費模式,有與公募基金類似按資產管理規模計提管理費的,也有不計提管理費只是根據投資業績計提業績報酬,還有兩者混合的。
在他看來,根據投資業績計提業績報酬的方式,更像海外對沖基金在收費方面的通用手段。這種方式能進一步激發基金經理做好投資。
這位副總經理同時指出,由于目前大多數專戶合同的期限是一年,如果出現較大虧損,基金公司很可能不得不調低或者不收管理費來挽留客戶資源。據了解,臺灣專戶理財業務在迄今3年左右的發展過程中,曾出現過虧損后基金公司與客戶私下商量不收管理費的現象。
“此外,我們認為,開展專戶理財業務,不能影響到公募基金的客戶,不能讓公募基金持有人感覺到,開了專戶理財之后,影響他們的利益。”
其言下之意是,目前國內所有基金公司內部公募基金與專戶理財業務均是共用一個投研平臺,“而由于基金公司可從專戶理財業務的超額收益中提成,因此很難講會不會產生利益輸送。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將兩塊業務獨立,分成兩個投研平臺操作”。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