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鐘慧文報道
10月2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前三季度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工資報告。報告顯示,金融業為前三季度全國第二三產業中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全國平均工資的2.04倍。同時,河南平均月薪僅為北京的36%。
面對不同工種、不同區域工資收入差距如此之大,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社會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張展新指出,拉動內需還需依靠增加居民收入,而增加低收入人群工資更為重要。
中國社科院經濟形勢分析組沈利生認為,居民用于消費的部分,即“邊際消費傾向”在不同收入階層的表現是不同的,往往收入高的人“邊際消費傾向”低,而收入低的人則高。“舉個例子,同樣是收入增加10元錢,低收入者可能拿出5元錢用于消費,而高收入者可能只會拿出2元錢。”
對此,張展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邊際消費傾向直接地反映了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也就是說,每增加1單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費部分的比率。因此邊際消費傾向越高,用于消費的部分就越多,只有提高邊際消費傾向才能刺激有效需求,這是擴大內需的必備條件。”
面對目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機、國內股票市場的低迷以及對房地產市場遇冷,一些居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降低,因此消費處于相對保守的狀態。“我已經感到了金融危機的陣陣寒意,在工資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的確不敢有所消費,尤其是大宗的消費,還是觀望一下吧!”北京白領張立文女士對本報記者說道。
張展新針對上述現象解釋說,依據邊際消費傾向這個西方經濟學的原理,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入中比例越高,邊際消費傾向越高。針對目前擴大內需的政策需要,我們就需要不斷地提高邊際消費傾向,降低邊際儲蓄傾向。然而,矛盾在于人們對收入預期降低,特別是低收入的人群,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不斷降低,而邊際儲蓄傾向卻不斷升高,這實際上是拖了拉動內需的后腿。
“所以,提高低收入人群或者是中間階層的收入將對拉動內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收入政策都已經市場化,所以單純地靠國家出臺政策宏觀地調節收入已經很困難了。國家無法強行地讓國企、私企給職工提高工資,因為這還涉及到一個企業成本的問題。因此,社會保障和保險在其中應該起到中間作用,要加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增強低收入人群的預期,從而提高邊際消費傾向。”張展新對本報記者說。
張展新同時強調,教育費用高、看病貴、房價高也是限制低收入人群邊際消費傾向,阻礙內需擴大的重要因素,這些直接導致了對低收入人群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因此,減免教育費用、加強醫療體制改革、發展“兩限房”、“廉租房”都是解決低收入人群消費后顧之憂的配套措施。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也值得注意,國家需要為低收入人群尋找適合他們消費能力的新的消費領域。目前,住房和汽車是拉動中國消費的主力,他們的消費人群集中在中產階級和中間階層,有些人預測可能這些老的消費點保不住,房地產的冬天都還沒來到。所以,探求針對低收入者的新消費領域至關重要。”張展新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