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滾動新聞 >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病故 > 正文
◆從小老板發展為塑料大王擔心金融風暴沖擊臺灣,赴美考察病發
◆臺塑集團所有上市公司股價跌停現“哀悼行情” ,其女為武漢多普達投資人
臺灣“經營之神”、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于美東時間15日因心肺衰竭病逝美國,享年92歲。10月16日,臺塑旗下10家上市公司同步亮燈跌停,出現“哀悼行情”,也創下臺塑集團所有上市公司股價連袂跳空跌停首例。
他是前臺灣首富,身家68億美元; 他的企業創建至今已50多年,他當了50多年的董事長;他被譽為臺灣經濟奇跡的象征。
因金融風暴赴美考察
有媒體報道說,王永慶遺體昨晚通過長榮航空運送回臺,家屬震驚、哀戚。王永慶因為擔憂美國金融風暴對臺灣的沖擊,11日,他帶著夫人和子女前往美國視察旗下的生產線和廠房,沒想到在美東時間15日早上被送進新澤西一家醫院,9點38分因心肺衰竭而過世。
由于王永慶對于臺塑集團具有指標性意義,在病逝消息傳出后,臺塑集團旗下個股全面跌停。
由“七人小組”接班
如今王永慶病逝,接班問題也備受矚目。由于王永慶在生前已規劃了“七人小組”,因此王永慶辭世之后,將由其弟王永在繼續督導。
報道說,早在2001年,臺塑集團就已經成立行政中心決策單位,也就是所謂的“六人小組”,當時包括臺化的王文淵、王文潮、南亞的吳欽仁、臺塑的李志村、長庚生技的王瑞華、臺塑集團總管理處的楊兆麟,后來在2006年多加了臺塑生技的王瑞瑜,這個“七人小組”也大致擬定,這也是由王永慶規劃的第二代接班人選。
這個行政中心還設立了總裁和副總裁,由王永在規劃,包括臺塑所有對內和對外的事情都由七人小組決定,雖然七人在2006年就已經擬定,但重大查核等還是由王永慶和王永在從旁指導,因此在王永慶辭世之后,則由王永在督導。
生前遺愿“兩岸趕快通”
在得知王永慶逝世的消息后,臺灣當局表示將全力協助王永慶家屬處理治喪事宜。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王永慶不僅致力于企業成長,也關注環境永續與社會公義,并推崇他對于兩岸關系朝向和平繁榮的真知灼見。
兩個月前曾同王永慶一起吃過飯的“立委”廖正井稱,王永慶一再希望兩岸趕快“通”。馬英九回憶,早在十多年前,王永慶就已大聲疾呼兩岸關系的重要性,而在大陸捐設1萬所“希望小學”的大手筆,至今也讓人津津樂道。
◇ 故事
賣米成就億萬富豪
200元起家開米店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后,先到茶園當雜工,16歲時用父親所借的200元開了一家米店,1954年籌資創辦臺塑公司。從一個貧窮的茶農之子,到企業大亨,被譽為經營之神,讓我們來看看他傳奇的一生。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了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近30家米店,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得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
剛開始,王永慶曾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王永慶決定從一粒米上打開突破口。那時候的臺灣,農民還處于手工作業狀態,由于稻谷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后,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王永慶從這里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揀出來,然后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籌措50萬美元建塑膠公司
后來,王永慶轉向木材的經營,滿載而歸。上世紀50年代初,隨著木材業商家的增多、競爭的加劇,王永慶毅然退出木材行業,投資塑膠業。
1954年,他和商人趙廷箴合作,籌措了50萬美元的資金,創辦臺灣第一家塑膠公司。3年后建成投產,但如人們所料,立刻就遇到了銷售問題,可王永慶還是下令加大生產,這樣的決定讓其合伙人紛紛要求退出。王永慶變賣了自己所有的財產,買下公司全部產權,也因此使臺塑公司成為他獨資經營的產業。
隨后他又投資成立塑膠產品加工廠——南亞塑膠工廠,直接將成品銷往市場,緊接著,王永慶的塑膠生產“一發不可收拾”,從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膠粉粒生產企業,也從此邁上了他的成功之路,一舉成為億萬富豪。
◇人生觀
“最摳門”富豪一生勤奮
“一勤天下無難事”。王永慶的這句話貫穿了他整個奮斗的人生。 王永慶身上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縮影,他是勤勞簡樸,頑強拼搏而白手起家的一代中國人的杰出代表。
王永慶工作期間每天晚上10點睡覺,2點半起床辦公,每周工作100多小時,每天,寧靜的臺塑大樓總會傳來沉穩而緩慢的腳步聲。
臺塑集團歷經半個多世紀,王永慶仍不改他節儉的習慣。他認為,凡事講求“合理化”,東西物盡其用,發揮到極致,就是合理化,事情做到最好,止于至善,也是合理化。王永慶的名片夾是臺塑自行研發的“撕不破”珠光紙,接觸過王永慶的人都知道,他發名片很有節度,會特別注意一人發一張,絕不浪費。
王永慶生活非常儉樸,他對穿著的要求是大方整潔,從不計較衣服的新舊及款式。每回坐飛機一定是經濟艙。他在臺塑頂樓開辟了一個菜園,母親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菜。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還要粘在整塊上繼續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條毛巾用了27年。
他的子女似乎也沒有感覺到他們的父親是個富豪。也因此,王永慶曾被ceo.icxo.com評為全球十大“最摳門”富豪之首。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據中新社、經濟日報、第一財經日報
◇大陸投資路線圖
1990年臺塑拉開投資大陸序幕
1990年1月11日,王永慶飛抵北京,拉開了臺塑投資大陸的序幕。
從“901工程”開始,10多年來,王永慶旗下的企業將觸角從臺灣延伸至祖國大陸,將大筆資金投入到了石化、電力、醫療等項目的建設上。大陸已經成為臺塑集團重要投資場所。
石化是臺塑的核心產業,也是臺塑在大陸投資的重點。臺塑集團下的臺塑公司先后在寧波成立了臺塑聚丙烯(寧波)有限公司、臺塑集團熱電(寧波)有限公司、臺塑工業(寧波)有限公司等,主要涉及的項目包括聚氯乙烯、丙烯酸酯廠、聚丙烯廠等。臺塑集團旗下的南亞公司則先后在廣州石井、山東東營、安徽蕪湖、福建廈門等地投資塑膠石化企業。
不僅如此,電力事業逐漸成為臺塑集團又一個新的事業王國。1996年,王永慶計劃投資30億美元,興建總裝機容量360萬千瓦的漳州發電廠,因某種原因而暫停。然而,王永慶依然不舍這一計劃。2003年9月20日,王永慶飛到福建漳州,醞釀與當地合資電廠,動用了30多億美元用于建設漳州華陽電廠。
該廠不僅是王永慶在大陸投資的第一個電力企業,也是大陸第一家大規模的私營發電廠和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近年來開始大幅贏利。隨后,臺塑集團還在昆山興建了汽電共生廠。
按王永慶的計劃,在石化工業、電力工業、汽車零組件及兩岸航運等諸多領域,大陸將成為他的另一個重要投資場所。
一直在計劃中的廈門長庚醫院項目也已經獲批,王永慶為此投資人民幣10億元,建成后將擁有3000張病床。
在祖國大陸的投資版圖中,王永慶重點涉足昆山、寧波、廈門和漳州,但也在從點到面謀劃大陸產業布局。
王永慶在大陸的諸多投資項目中,寧波“大乙烯計劃”無疑是他的“最愛”,再復制一個“六輕”無疑是王永慶事業第二春。
◇逝者
王永慶
1917年1月出生于臺北,原籍福建省安溪縣。1954年創辦了臺塑公司;2006年6月5日王永慶正式宣布交棒,由原總經理李志村接任臺塑董事長,其弟王永在長子王文淵擔任總裁,王永慶女兒王瑞華出任董事及副總裁。
經過50余年發展,臺塑集團現已成為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資產總額約2.5萬億元新臺幣,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和海外公司,員工總數近10萬名。臺塑集團在臺灣企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王永慶本人也被臺灣媒體譽為“經營之神”。
經營成功八秘訣
追根究底:對問題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絕不罷休
務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問結果
瘦鵝理論:忍饑耐餓,堅韌不屈,等待機會的到來
基層做起: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從基層做起,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實力主義:學歷不等于實力,實務經驗越豐富,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切身感:制定讓員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
價廉物美:堅持供應價廉物美的原料給下游客戶,企業得以蓬勃發展
客戶至上:買賣雙方唇齒相依,給客戶利益,自己才能有最大利益
◆ 湖北
王永慶斥巨資在我省
建50所希望小學
本報訊(記者 尤義)王永慶被認為是一個“摳門”的富豪,但他對慈善事業卻很慷慨。據悉,王永慶曾斥資2000萬元人民幣,在湖北省成立50所希望小學。
湖北省臺灣事務辦公室證實,王永慶曾捐贈2000萬元人民幣,約合新臺幣7760萬元,在湖北興建50所“明德希望小學”,此外,王永慶還決定在湖北省實施“明德獎學金”計劃,以5年為周期,每年資助1000名學生,對象涵蓋小學到大學,資助金額為:小學生200元,初中生600元,高中生900元,大學生4000元。
武漢多普達:
公司不會因此受影響
本報訊(記者 雷闖)王永慶先生的逝世,也讓遠在武漢的多普達備感驚訝。據介紹,王永慶之女王雪紅為該公司的投資人。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昨表示,多普達不會因此事受任何影響,生產銷售一切按計劃進行。
“聽聞王先生死訊,我們很難過,但公司不會因此受任何影響。”雖然王雪紅女士是武漢多普達的投資人,但公司副總裁閆永勝表示,公司與王先生基本沒有任何關系,一切都是王雪紅女士在操作。王先生去世,不會給公司帶來任何影響。
據介紹,武漢多普達2002年落戶留學生創業園,幾年來迅速成長為國內知名手機生產商。目前,多普達制造中心位于武漢,技術研發、市場銷售則在上海。
2007年9月,王雪紅女士來到武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熱情接待。王女士提出,要加大在漢投資。今年,該公司在漢增資近一億元,在武漢光谷消費電子園購置了1.8萬平方米的新廠房,用于生產和辦公,新添了2條手機生產線,年產能也擴大了2倍,達到了500萬臺。
目前,該公司開始著手生產3G手機,現已進入入網測試的后期階段。
◆ 商家回憶
兩岸咖啡食品集團董事長楊進發:
“王永慶”三字
代表的是企業奮斗精神
本報訊(記者 鄒茂林)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不幸病逝,昨日,兩岸咖啡食品集團董事長楊進發聽聞此消息后非常難過。“王永慶一直是我最欽佩的企業家,我與他還是很有緣分的。” 楊進發稱,目前兩岸咖啡的招牌菜“兩岸臺塑牛小排”當初就是向臺塑集團學習而來的。
楊進發稱,王永慶先生每次到杭州視察都會親臨“兩岸木之蘭日本料理店”,他最愛吃那里的握壽司。楊進發董事長表示,今年5月7日至8日,王永慶還曾去那里品嘗過。
回憶起王永慶,楊進發眼眶濕潤了,他說,事實上,對于多數臺灣人來說,“王永慶”這三個字,已不單純是一個名字,它代表的是臺灣企業家的奮斗精神,更是臺灣早期所有窮困家庭子女的偶像,也是父母親、師長們勉勵子女、學生時最好的活教材。
“王永慶獨自打造的物美價廉、顧客至上、節省管銷成本、縮短流程等管理技巧,也是‘兩岸咖啡’努力實踐的企業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