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農村改革發展30年巡禮
■綜述■本報記者 崔克亮
山東,一個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享譽全球的東方“禮儀之邦”;
山東,一個孕育出燦若星河的中華英才、引領數千年農耕文明的“孔孟之鄉”;
山東,一個在兩千多年前即造就了世界繁華之都(臨淄)的強盛之國;
山東,一部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農學巨著——《齊民要術》的誕生之地……
在山東壽光人賈思勰創作出那部曾影響了達爾文、影響了世界的農學巨著1400多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年代的山東人,又博得“中國改革看農村,農村改革看山東”這句流行于京城理論界的褒揚之語,繼續成為中國新時期農村改革和發展進程中的佼佼者。
農業強省的“獎牌榜”
“佼佼者”這個描述,有數據佐證:2007年,山東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2509.1億元,比上年增長4.0%。糧食總產4105.7萬噸,增長1.4%。連續5年糧食增產,總產連續登上了350億公斤、400億公斤兩個臺階。農民人均純收入4985.3元,增長14.1%。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兩位數增長。一些方面,山東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一是農業增加值全國排第一位;二是主要農產品,糧食、棉花總產排第二位,蔬菜、水果、水產、肉類排第一位;三是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銷售額排第一位;四是農產品出口連續7年增幅在20%左右,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五是農業水利化、機械化、村村通自來水、通柏油路等走在全國前列。
上述多項“第一”,彰顯出山東在全國農業“獎牌榜”上的突出位置。今年3月9日,胡錦濤總書記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討論時發表重要講話,對山東農村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山東農村改革“三步走”
2008注定將成為中國新時期一個標志性的重要年份,這不僅是因為汶川大地震的發生和兩個奧運的承辦,另一個眾所周知的重要原因當然在于,今年是中國農村改革30周年。30年前,由安徽小崗村農民冒險點燃的星星之火,經由鄧小平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之手的熱情傳遞,終于形成中國農村改革的燎原之勢。
山東農業和農村30年的改革發展,也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下,在尊重、激發地方和群眾首創精神的基礎上,逐漸推進和深入的。山東暨中國30年的農村改革,可以說完成了三步走。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經營為核心,建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市場機制,保障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第二步,以農村稅費改革為核心,統籌城鄉發展,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關系。第三步,以促進農村上層建筑變革為核心,實行農村綜合改革,解決農村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這幾步改革貫穿一條紅線,就是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維護農民的民主權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經過30年改革,在農村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雙層經營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新經濟體制框架。特別是以中央兩次連續出臺扶持農業農村工作的“五個一號文件”為標志,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1982年至1986年連續出臺的“五個中央一號文件”,使農業發展越過了長期短缺階段,使中國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2004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針、“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科學論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的重大戰略部署,著眼于從根本上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和體制機制通盤考慮解決“三農”問題,連續制定了5個指導農村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有力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開創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也給農業健康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長期穩定帶來強勁的動力。
正是在這樣有利的政策背景下,加上山東上下的創造性努力,山東農村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
山東農村改革發展的“四部曲”
回顧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山東農村改革和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8年到1984年,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產品大幅增產,到1984年底全省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第二階段,從1985年到1991年,針對“買難賣難”和農業比較效益下降問題,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探索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農村改革從生產領域拓展到流通領域,農村商品經濟全面發展。
第三階段,從1992年到2002年,認真貫徹黨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加快建立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第四階段,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全面取消農業稅和實行直接補貼政策為標志,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統籌城鄉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農村面貌發生重大變化。
強化“八大抓手”
在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中,山東省主要強化了以下幾個方面。
——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點是深化三個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以穩定完善家庭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的經濟體制改革。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認真做好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的工作。全面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解決分戶經營與統一市場的矛盾。積極推進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現代市場體系。推進農村產權改革,使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二是深入推進以全面取消農業稅為主要內容的財稅體制改革。2007年,全省農民人均稅費負擔比2001年減少155元。認真落實對農民的各項直補政策。2007年全省各項補貼資金33.61億元,農民人均受惠50元。三是全面推進以農村綜合改革為重點的縣鄉管理體制改革。15個縣(市、區)已完成鄉鎮機構改革試點任務,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基本建立,2005至2007年省財政每年分別安排6億元、12億元和18億元,建立了對下保障性轉移支付制度;分別安排16億元、27.7億元和24.4億元,建立了激勵性轉移支付制度。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山東把強基礎、保供給、促增收、穩市場、穩物價作為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突出抓好糧食生產。省委、省政府確定了確保基本農田不少于8000萬畝,糧食播種面積不少于1億畝,糧食總產力爭保持在350億公斤以上“三條底線”,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糧食安全。組織實施小麥“十百萬”高產示范工程和畝產玉米千斤省建設項目,糧食連續五年實現增產。同時抓好蔬菜、肉類、禽蛋等生產,確保市場供應。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再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優勢。進一步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手抓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一手抓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853家,實現銷售收入7487億元,其中過億元的1341家,過100億元的3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5萬個,全省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戶達到69%。農產品出口92.5億美元,增長14.3%,占全國農產品出口額的25.3%。
——突出抓好縣域經濟,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山東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實施“雙30”戰略的決策,突出抓好30個經濟強縣和30個欠發達縣,促強扶弱帶中間,形成強縣率先發展、中間縣加速崛起、欠發達縣跨越式趕超的新局面。實施東部突破煙臺、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戰略,對菏澤進行對口支援和幫扶,由東部8個經濟強市、8個經濟強縣、省直8個部門、省屬10家大型企業集團,實行“4+1”對口幫扶菏澤8個縣。2007年菏澤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9.9億元,五年年均增長17%;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2.1億元,比上年增長40.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一體兩翼”區域發展戰略,加快以山東半島城市群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為主的“一體”發展,形成引領和帶動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經濟隆起帶;加快“北翼”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加快發展“南翼”魯南經濟帶,打造區域發展新的增長極。
——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強化農業基本支撐。認真落實中央“三個高于”要求,以“路水電氣醫學”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建設。2007年,省級財政用于“三農”方面的投入達到114.7億元,今年預算投入145.4億元,增長26.8%。
一是加強水利建設。二是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組織實施農業良種工程,1995年以來,省級財政累計投入4.3億元,育成動植物新品種500余個。三是強化農業物質裝備。
——全面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每個縣集中建設一所職業教育中心。2002年以來全省每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00萬人以上,目前已轉移1907.9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9.5%。
二是繁榮發展農村文化。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市、區)達到67個,全國文化先進縣達到29個,基本實現縣縣有文化館,鄉鄉有綜合文化站,62.2%的村有文化大院。
三是積極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全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省參合農民達到6008萬人,參合率90.3%。組織實施鄉鎮衛生院改造“360工程”、“1127工程”,完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
四是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農村年人均純收入低于800元的175萬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范圍,保障標準達到900元以上。全面推行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制度,集中供養率達到7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農民1076萬人,71萬人領取保險金。農民工參加工傷、醫療保險人數分別達到160.9萬人和167.1萬人。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參保農民達到64.5萬人,有17萬農民領取養老金。
——搞好新農村規劃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省里編制了《山東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體規劃》,同時配套制定了專題規劃,以規劃引領、規范、協調、促進新農村建設。二是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堅持產業強鎮、功能興鎮、文化立鎮、特色活鎮、為民建鎮,充分發揮小城鎮承接城市產業轉移和輻射帶動農村的作用。2007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6.8%,小城鎮建成區總面積2850平方公里,鎮區總人口近1200萬。三是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省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達到94.3%,通客車率達到99.6%,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0.8%,有線電視通達80%的行政村。
——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為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二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省93%的村建立起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98%的村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章程,98%的村建立了村務公開制度。三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全省有省級文明村鎮175個、全國文明村鎮28個。四是加強平安村鎮建設。積極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創建活動,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達到96.4%。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五條真經”
在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艱難而又豐富的實踐中,山東的各級決策者獲得了剴切而寶貴的經驗和體會:一是不斷解放思想,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努力做好中央指示精神和當地實際相結合的文章。二是不斷深化各項改革,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及時調整生產關系。三是不斷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完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四是堅持在國際化大背景下謀劃農村改革發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全面推進農業國際化。五是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村民生問題。
山東籍學人張崇琛嘗言,山東“民風古樸淳厚又不失進取精神,謀略深遠而行動謹慎”。山東人的這種文化性格加上述“五條真經”,可能正是山東農改取得不俗佳績的深層原因。
改革尚未有窮期
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推進的新形勢下,山東的農村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群眾的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改革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矛盾新問題。主要有:農業效益仍然偏低,城鄉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存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尚未建立起來;農業基礎設施依然比較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夠強;農村服務體系建設嚴重滯后,農業社會化服務不到位;農村基層組織運轉困難,加強農村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壓力加大。
由此可見,雖然在30年的農村改革與發展中取得了煌煌成績,山東依然面臨著持續深化農村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個可喜的情況是,中央也已敲定新一輪農村改革的基調。從農業部部長孫政才最近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匯報的信息看,2007年城鄉收入差距近萬元,創30年來最高水平。面對如此畸形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中央高層決定強化農村改革。
在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胡錦濤總書記于9月8日至10日赴河南省考察工作。他說,中國農村改革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把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順應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據悉,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將把農村改革發展問題作為會議主要議題之一,有分析人士表示,破除城鄉二元壁壘,促進城鄉一體化將成為三中全會的主要議題,預料中央將就此作出影響深遠的決策。胡錦濤的“三個堅定不移”更體現了中央政府推動農村改革的決心和愿景。實際上,在奧運會結束之后,不論是高層、還是學界,注意力都迅速轉回國內,著手認真應對復雜的經濟問題。學界也呼吁,改革城鄉二元體制應是下一輪改革發展的重點,這是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綜上所述,在推進農村改革的重要性及路徑選擇上,國家決策層與主流學術界已基本達成共識,新一輪農村改革又一次有望成為推動中國全面改革的“開路先鋒”。
期待山東省在新一波因觸及土地所有權、戶籍制度、農民政治權利等根本性問題而注定會更加艱難的制度變遷中續寫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