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睿鶇
中國的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的轉型改革,可用一句話來形容——“但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一局面有望在近期獲得突破。一位接近國稅總局的人士對記者確認,全國增值稅轉型方案確已上報國務院,“極有可能”獲得批準,并從明年初開始實施。(《第一財經日報》9月2日)
自市場傳出財政部決定實施1500億元新增值稅減稅方案后,這則新聞可謂是最接近真實的信息源。但是,由于至今沒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權威人士站出來正面回應和證實,那么,減稅計劃能否明年實施,仍然帶著一個巨大的問號。
然而筆者覺得,盡管國家目前沒有明確的增值稅改革時間表,但基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整體稅負以及國際慣例,在全國范圍內盡早實施新增值稅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時不我待。
首先,此舉能遏制正處于整體下滑階段的國內經濟。就目前經濟走勢而言,由于受國內CPI和PPI雙重走高、冰雪災害和特大地震的影響,以及美國次貸危機陰霾不散、國際油價和全球糧價“比翼雙飛”的拖累,我國的宏觀經濟增長開始出現“拐點”,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巨大困難。在這種條件和背景下,倘若靠出臺小額信貸政策,對企業來講將是杯水車薪;倘若依賴數千億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對于我國財政來說,由于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不容易實施;而減稅無疑是最好的路徑選擇,上千億元的稅收減免,不僅會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能抵御惡劣的經濟環境和挽救下滑階段的國內經濟。
現行增值稅最大的弊病是重復征稅,稅負較重。有個形象且直觀的換算方式能說明這個問題:增值稅基本稅率為17%,若換算成“消費型”增值稅,則稅率高達23%,而大部分國家則低于20%。其實,增值稅轉型,是指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增值稅,即企業購入固定資產的金額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這項減稅政策,不僅能減輕企業稅收負擔,而且更能鼓勵企業開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的更新換代。
其次,增值稅轉型符合國際慣例。在目前世界上實行增值稅的130多個國家中,采用消費型的占90%以上,而采用生產型的國家只有中國、印度尼西亞等少數國家。
最后,現在恰逢是推出增值稅轉型的最佳時機。增值稅轉型這一公共政策,雖然早在2004年開始試點推行,但給公眾的普遍印象是,此項改革好像有“難言之隱”。究其原因,一方面,國家決策層擔心會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尤其在經濟出現局部過熱和投資增長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政策,會更加難以抑制過熱的經濟。現在,全國經濟增速下滑為增值稅轉型創造了天賜良機,國家所擔心的負面影響將不會存在。另一方面,政府顧忌國家財政難以承受。2005年,來自國內的增值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收入,就占到了全國稅收收入的48.2%。一旦實施轉型,自然會影響稅收收入規模和國庫收入。眼下,這種擔心也是完全沒有必要,從上半年的國家財政收入來看,就出現了上萬億元的財政盈余;站在全年財政收入視角來考量,據業內專家預測,2008年財政收入將達到6萬億元,如果按全國范圍內推行增值稅轉型需要1500億元額度的減稅,僅占國家整個財政收入的2.5%,這種減稅規模是可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