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向華 吳娟 發自廣州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早在50年前就預測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將會興起,但他警告說:“只允許有特殊學位的人擔任管理職位將是個錯誤。”
“把MBA課程教給23歲的人,這讓我很吃驚,我認為這基本上是浪費時間。他們缺少經驗背景。你可以教他們技能,比如會計和其他能提供的東西,但你不能教他們管理。”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學既不是一門藝術,也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種實踐,其成就是以管理結果來衡量的,而不是以學術作為獎勵。管理是一門實踐的學問。
但在中國,大學畢業后兩三年就攻讀MBA課程的人不在少數,然而另一方面,刻板的考試選拔法(以考試成績作為錄取標準)卻讓大多數經理人尤其是高級管理者對MBA望而卻步,雖然他們在企業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人艷羨的成就,有的甚至成為著名的企業家,但隨著職位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考試能力也在下降。
相比之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國內一些高校開辦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教育則是對現行教育體系的一種突破。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高校自行組織,更注重考核申請者的能力和經驗。當然,這并不等于說,只要是總裁、總經理就可以讀EMBA。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并在較大規模的企業中擔任職務的高層管理人員才可以報名。
另外,與MBA教學方式不同的是,EMBA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的實際經驗相結合,將實務與戰略相結合,因此EMBA更適合置身于商戰之中的企業高層管理者。為此,許多高校更為推崇與國際接軌,大規模聘請外籍教授講課,與學員進行深度互動。
這其中,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大學)與在美國公立研究類大學中排名第六位的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合辦的EMBA項目CHEMBA便是佼佼者。該項目是1999年被國家批準的第一個中外合作EMBA項目,自2001年起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學員分別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以及美國、印度等國家與地區,他們才華橫溢、背景各異、經驗豐富,均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學員們所服務的企業大多為“全球500強”和國內著名企業,其中包括麥肯錫、IBM、BP、中國移動、寶潔、可口可樂、思科、摩托羅拉、戴爾、愛默生、箭牌等。
雖然地處中國南方,但CHEMBA以自己對純英文教育的堅守、獨到的課程設計與聘請兩位不同背景(全球與華人背景)的教授同時教授一門課,以及與卡爾森管理學院在美國、奧地利、波蘭等地學生的全球交流而在中國EMBA教育界聲譽日隆。
2008年5月,在“2008(第五屆)中國市場最具領導力EMBA”排名榜上,CHEMBA又一次摘取中外合作EMBA項目第一名,并獲得“畢業生評價最高的商學院”和“國際視野開拓獎”等多項殊榮。
許多人將目光聚焦在EMBA的天價收費(國家教委的指導價為20萬元)上,并對此議論紛紛:那些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商界精英們花費大把的銀子,不僅僅是為了鍍金吧?那些攻讀EMBA的總裁們,目的并不是為了學習新知識,而是為了交朋友,建立關系網,從而獲取更多的生意?
將招生權下放給學校,生源、學費以及教學質量都直接接受市場的“評判”,這一變革所帶來的影響注定是深遠的。但在如今這個商業利益至上的時代,中國商學院的發展能否經受得住市場的長久考驗還是一個未知數。也許,我們更應該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學員身上,他們是帶著怎樣的夢想走進EMBA課堂的?又是帶著怎樣的市場體驗與經營困惑面對EMBA課程的?叱咤商場多年后,他們重新拿起書本,走進學校,經過兩年時間的“苦煉”,他們是否修成了正果?
2008年6月6日,廣州珠江新城富力君悅酒店。《新營銷》記者與剛剛從美國參加完期終學習與畢業典禮的幾位CHEMBA畢業生進行了交流,他們似乎有許多話要傾訴與分享,他們的敘述讓我們對中國的EMBA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盡管中國的企業品牌還遠未踏出國門,但中國與國際市場在運營理念與模式上的接軌首先在這些商界精英們的身上實現了。
黃志軍:
超越工具,把握方向
有著一百三十多年悠久歷史的美國亨氏食品集團是全球營養食品工業領導者之一。黃志軍(Tony)先生是亨氏聯合有限公司的全國銷售總監。這位平素話語并不多的男士談起剛剛完成的學業以及美國之行,感慨頗多。
2006年的他受到了幾位朋友的“誘惑”,覺得既然他們都已經上了,自己也不能太“落后”,就跟隨朋友們進入了CHEMBA學習。原本設想學校的學習是純理論的,但他越學越發現,學到的東西在實際中居然非常有效!
在他看來,讀CHEMBA最大的收獲是建立企業管理的全局觀。他說,很多人有一個特點,在管理工作中特別注重細節或工具的開發運用,很喜歡在工作中運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去把事情做好,但把工具運用好了,注重了細節管理卻沒弄明白前進的方向。“如同搭房子,許多人每天都在很辛苦的做一些自認為搭房子的事情,而房子的藍圖是什么樣子卻不知道。”他說,“而CHEMBA做了這樣一個工作,把很多企業管理知識給到我們,使得我們有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去構建自己的一幅藍圖。有了這個前提,站高一個層次看,許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他坦言自己以前也是較專注于銷售的細節工作,在CHEMBA學習了相關課程后才會有意識地把銷售工作放到整個供應鏈管理中的一個環節去看,而不僅僅局限于銷售工作本身。這樣銷售的策略和執行會與公司發展的大方向更加一致,建立的銷售系統和流程也更有生命力。
再如在組織行為學和人力資源學的課程學習中,他說他嘗試結合課堂所學,以自己公司的實例去思考,站在公司和HR的角度去思考部門的用人策略,以及在此策略下銷售部員工的招聘、培訓、發展和薪酬體系等。站在整體的角度去思考比站在部門一個點,工作會有效得多,也簡單很多。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樣的思考,使他和總經理及HR的溝通更有效,在實際工作中也更好地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他說,學習的這兩年也是自己負責的生意突飛猛進的時候。在他心里,這和CHEMBA 的學習是分不開的。
到了美國后,他和同學們在卡爾森管理學院的安排下,參觀了一些全球知名企業,與國內做了一番比較,感覺中國人或企業突破規則的能力特別強,特別喜歡去挑戰制度的極限,而在美國,其實大家都挺守規矩的。在黃志軍看來,基于規矩基礎上的創新才帶來社會的整個進步。“有時候我們太強調個人能力,個人太凸顯。EMBA其實是一種整體思維的教育,它教給了我們很多的國際游戲規則,國際企業的管理思路、方法。我們了解這些基本規矩,才能更好地對外溝通和學習,個人才能更好地在企業取得發展。”
陳曉紅:
學到的知識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期
陳曉紅(Charles)為某全球著名軟件公司華南區總經理,之所以走進EMBA教室,當初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目的,只是“做了很多實際工作,想在理論上提高一下”。
2006年,在他的眼中,CHEMBA吸引人的地方,首先是國外的文憑,其次是教育體系完全照搬西方,國內、國外的兩所高校所聘請的來自全球的最優秀的教授一起上課。
但是置身于課堂之上,原來冷眼旁觀的他卻越來越活躍,認為學到的知識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期。
其一,自己的視野大大擴展了,與以前不一樣了。班里的很多同學都屬于實干型人才,分別來自于不同的部門,比如市場部、財務部、人事部等,每個人剛開始時都只是在自己所專屬的那個領域擅長。陳曉紅說:“學IT對我們來說就很容易,而對于其他同學來講相對就比較難。可等到上財務課的時候,我們覺得像看天書一樣難懂。剛開始可能不覺得,在學習與頻繁交流的過程中,后來才發現自己的知識結構慢慢在變。尤其是,在上課的過程中,一些同學跟大家分享他做的東西時,你會覺得學習更有效率。”
其二,課余時間同學們最繁忙,因為大家在熱烈地交流心得體會,交流很深入,這種經驗分享可以讓人有更多的收獲。知道別人是怎么處理問題的,下次自己碰到相同的問題就會知道該怎么處理,避免走彎路。
其三,CHEMBA在跨文化的交流學習上做得很好,尤其是最后的海外游學課程,在十幾天的時間里,學員們與不同國家的EMBA同學面對面推進項目研究,到知名企業參觀,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出面與同學們坦率交流。“你會發現不同國家的學生各有特點,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正視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差異,你才有可能將業務拓展出去,將業務做得更好。”他說。
他認為,CHEMBA的教學管理十分嚴格,教學態度也極其嚴肅、嚴謹,有助于督促學員們學到更多的東西。
總體來說,他對CHEMBA評價就一個字:值!
不過,他覺得CHEMBA的宣傳做得不夠。比如,他到美國之后,才知道明尼蘇達大學的一位教授去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類似于自己這樣的學員,其實對明尼蘇達大學并不是很了解,去后才發現它的獨特價值。
張凱:
在學習的同時讓自己的公司增值
曾就職寶潔的張凱(Ken),如今是廣州智道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也是CHEMBA第六屆的班長,是班里最活躍、發言最積極的同學之一。盡管有客戶要應酬,有團隊要率領,但他一天課都沒有落下,這令他非常自豪。
在他看來,從打工到職業經理人到創業再到企業家是一個不斷的轉變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在于學到多少知識,而在于更多地吸收大家的理念、想法,這對自己理念的轉變和提升是一種非常大的幫助。
“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最大的區別不在于各自掌握了多少知識,而在于雙方經營管理的理念和想法根本不同。打工時間越長,職業經理人越會有一種惰性,只愿意思考自己手頭上需要處理的事務,關注于自己的事情,很難跳出狹小的圈子。而創業的人事無大小都要親自處理,一開始就要有全局觀念,什么事情都要涉獵,雖然不一定要求什么都十分專業。比如財務方面,其實學習財務課程并不是要求自己一定會做賬,而是讓自己有正確的財務思路,讓懂財務的人去做。”
對張凱而言,也許更“實質”的收獲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他“順便”將自己的公司“增值”了—他的智道市場研究有限公司與一個大型跨國專業機構達成了股權合作協議,賣了一部分股權。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他將CHEMBA教給他的財務知識靈活運用,做到了雙贏。
他坦言,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掙扎,因為平時實在太忙了,一個月要抽出兩個周末去上課,另外兩個周末還得做功課,很多時候工作忙完了,還要在辦公室“加班”寫作業,的確相當辛苦,日子難熬。但回頭望去,畢竟堅持了下來,自己挺佩服自己的。
鄧葵:
在互動的過程中尋找努力的方向
身為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的鄧葵(Cathy)女士,對于學習的辛苦同樣是感同身受。在這家知名國有企業上班的她,整天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做功課與作業,一切只能等到下班后,有時晚上10點了,她連晚飯還沒顧上吃。所以她笑著說,除了學習,她還有意外的收獲,可以減肥,這大概就是做學問“為伊消得人憔悴”吧。
她極力推崇一個名為VTP(Virtual Team Project,虛擬團隊項目)的課程設計,這是一個類似于商業計劃書的畢業課題研究項目,卡爾森學院要求美國、奧地利、波蘭、中國的EMBA學員在畢業的五個月前劃分成幾個Team(組),每個Team由五六個成員組成,并在全球范圍內搜集資料,進行分析判斷,結合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與工具,撰寫實用性很強的研究報告。
在鄧葵看來,這個設計相當有特色。從美國回來后,很多同事問她去美國是不是去做畢業答辯,她的感覺是雖然類似于畢業答辯,但過程完全不一樣。“它等于是我們真正做過的一個Business(生意)模擬,對于我們以后創業,是一個很好的Model(模式)。”
分到一個組的學員們迅速建立了友誼,親密無比,鄧葵還給同伴們帶去了精心設計的禮物,這種互動的過程在她看來奇妙無比。“Virtual team是一個舞臺,它包括了很多Team work,而且是通過和明尼阿波利斯、維也納、華沙的同學召開電話會議以及E-mail等進行交流,可以學到很多中國學生身上所沒有的東西,當然他們也會從我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大家見面后,交流更加深入,尤其是在做Presentation(演示)時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大家站在同一個舞臺上,更能夠深刻體會自己今后應該往哪些方面努力。”
許鷹:
學以致用,對個人的職業發展很有幫助
來自香港的許鷹(Tina)小姐目前就職于美加百富財資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從事投資業務的機構。
許鷹也將VTP視為CHEMBA課程設計的最大亮點。因為CHEMBA的授課方式和美國的EMBA授課方式很接近,案例比較典型,后面的課程給人Freshwill(眼前一亮)的感覺,可以運用學到的東西去模擬,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拿到文憑的目的是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能夠將自己的企業做得更好,所以‘用’是關鍵。后面的課程恰恰可以把前面學到的知識做成一個縮影反映出來,讓學員有一個機會去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而且在運用的過程中,因為是一個國際團隊進行合作,這種模式對學習是一個很好的總結。”她說。
“在CHEMBA學習,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她說,“有時候你可能會比較迷惑,因為你的知識面不夠寬,學完以后,你很容易知道和理解怎樣去做工商管理。比如說怎樣做六西格瑪,六西格瑪是一個很好的工具,雖說你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但通過學習,你掌握了六西格瑪的結構和框架,起碼在別人用的時候,你可以知道他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達到目的的。”
劉雅琳:
CHEMBA是終生學習的全球性舞臺
劉雅琳(Laurence)女士的身份較為特珠,她經歷了從學員到校友會副會長再到項目管理者的角色過渡,因此對EMBA教育的觀察更全面,體會更深。
在她看來,讀EMBA最重要的有三個方面:其一,你向誰學習?其二,跟你一起學習的都是什么人?其三,怎么學?她認為,明尼蘇達大學的師資力量非常強,而且CHEMBA采用中外兩個老師一起教學的模式,其實采用這種模式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這兩位老師在角色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分,一位對全球化模式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另一位則從中國本土實踐的角度提供案例。“這樣,我們的學員不僅了解到全球趨勢和國際性的理論,同時也能在本土化的實踐中獲得指導。”
劉雅琳現在是CHEMBA校友會副會長,熱心于組織校友間的各種活動。熱心來自于她對CHEMBA的深厚感情,也來自于整合校友資源為校友提供價值的希望。劉雅琳慶幸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她認為,選擇EMBA項目,除了師資力量,校友網絡也很重要,和來自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職業背景的校友進行交流也是最好的課堂。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感觸一方面是來自于校友,正是學員和校友之間對這個項目的熱情和忠誠度,才是我當初從外企職業經理人轉型到教育行業來做這個項目的一個很大的動力。很多學習課程都是畢業后大家的關系就結束了,但CHEMBA有很多資源,既有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也有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的,所以我們盡量給學生提供一個不斷學習的機會,除了企業家、政府官員來做講座外,校友間的不斷交流也很重要。這也是CHEMBA校友熱情和忠誠度特別高的原因之一,大家可以在學習之后、工作之外獲得一個終生學習的機會。”
另一方面,是CHEMBA國際化和本土化深度結合的模式吸引了她,并驅使她最終加盟。尤其是最后的海外實習部分是很多學員都認可的亮點,因為它確實能夠幫助學員學到美國企業一些很深入的東西。“美國企業也特別重視和學術界這樣的一種交流,也愿意開放更多內容,如果是個人去參觀的話都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她說。
鏈接一:陳碩堅教授說CHEMBA營銷
在座談會現場,剛好來了一位營銷學老師,他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大學)經濟管理系的陳碩堅教授,他也是這屆同學在海外做Presentation的中方評委。當許多人提到CHEMBA項目的營銷推廣不太有力請他發言時,一向善言的他反而有些謹慎。
他表示,從學校的角度說,如果有經濟收入的話還是傾向于擴大招生的,因為商學院的賺錢意識還是很強的,但學生的體驗更重要。所以,不一定要做太多的廣告宣傳,而是要踏踏實實地把教學質量抓上去,把學生培養好。
鏈接二:項目執行主任劉雅琳談CHEMBA營銷
關于CHEMBA項目營銷,曾是CHEMBA二期(2004屆)學員、思科(中國)華南區市場經理、現為CHEMBA項目執行主任的劉雅琳女士深有感觸。
“在企業里做營銷和做EMBA營銷有很多不同,EMBA對教育品質和學生體驗的關注更多一些。”
她坦言,身為校方的一員,她也懂得品牌營銷的重要性,但就目前來說,校方更關注教育品質,因為CHEMBA是一個很高端的教育項目,口碑宣傳其實是最重要的。現在CHEMBA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很多學生和校友得到了職位上的提升和在事業上取得了突破。但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是讓學生和校友們擁有的價值最大化。
她清晰地記得在CHEMBA開學典禮上中山大學張校長說過的一句話:商學院,EMBA項目應該是一個“加工人心”的地方。CHEMBA校友最近成立了“明嶺助學基金”,旨在通過校友與企業平臺,關愛貧困兒童與青少年成長,倡導校友承擔社會責任,實現自我價值超越。無論企業家也好,還是職業經理人也好,學習的過程應該對他們的品格、知識、能力等進行提高和凈化,讓他們躍升到一個更高的發展平臺,學習、領會CHEMBA格言“全球視野、中西智慧”的精髓。
鏈接三:院長談中國EMBA教育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院長吳立范教授曾在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商學院從教多年,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已經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心中。他認為,中國EMBA的教育應該具有國際化的理念和視野。中國的EMBA教育到現在只有短短6年的發展時間,通過與國外優秀的商學院來合辦EMBA項目,可以借機把最先進的管理經驗、管理方法和理念引進來,這是中國EMBA快速發展最好的方式。“我院的國際化是走在國內商學院前列的,例如,與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合作的EMBA項目-CHEMBA項目始于1999年,是國內第一家與國外院校合辦的有學位的EMBA項目,也是學院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它的優勢在于提供了一種令人激動的互動式學習環境,使學員通過理論研究與企業真實案例、團隊合作、跨國公司高層管理者的演講、世界500強企業考察調研、VTP、海外交流等方法相結合進行學習。所有這些使CHEMBA項目成為國際企業的實驗室和改變人生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