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黃穎川 廣州報道
本報記者獲悉,廣東省政府即將針對加工貿易出臺《關于推進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將明確對來料加工廠實現異地轉型的操作辦法,并為其實施產業轉移和轉型創造條件;同時推進珠三角來料加工廠向東西兩翼和粵北有序轉移,實現異地轉型。
廣東省外經貿廳一位官員8月4日透露,去年8月開始實施的“44號公告”(由商務部、海關總署共同發出的《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規定,全國實行東、中、西部差別政策,不再允許廣東等沿海省市新設立企業開展限制類加工貿易業務,因此,經營限制類商品的勞動密集型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企業實際上不能由珠三角向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實施省內轉移,成為至今擺在廣東外貿面前的難題。
據悉,廣東省有關部門正積極為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爭取實行與中西部省份同等的加工貿易政策,并已取得積極成效,或在即將出臺的《意見》中體現。
制造業引進外資下降
受“44號公告”影響,事實上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并未接受限制類加工貿易企業轉移。
而“44號公告”所限制的目錄主要涉及塑料及制品、紡織原料、家具、金屬及制品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共計1853個十位商品稅號,占全部海關商品編碼的15%。
在這樣的背景下,此類涉及農業、化工、輕工紡織、物流等眾多行業的企業被鼓勵向內陸轉移。
今年7月,商務部確定了西安、重慶等22個中西部城市為第二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加上去年10月商務部已認定的南昌等9個城市,目前全國共有31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據統計,上半年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分別增長1倍和1.4倍。
不過,廣東省五金制品協會負責人黃丹對記者指出:“由于企業看重產業鏈的完整和物流問題,目前內地還比較缺乏這方面的配套,因此大部分企業即使利潤降低,還是留在原地。如果一定要轉移的話,相比內地,東南亞也許更合適。”
據統計,上半年廣東省制造業引進外資項目同比下降44.1%,合同外資下降10.9%,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合同外資下降39.1%。6月單月全省新批外資項目和合同外資同比分別下降37.0%和5.8%。
知情人士透露,這些流失的企業主要轉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政策上鼓勵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家,特別是如越南、馬來西亞等勞動力、土地等成本更低廉的國家。
他進一步舉例,如日本對印度的投資已經連續兩年增長90%以上,對東盟投資繼續保持增長,而對華投資則從2006年開始轉為下降。
實際上,目前廣東省外經貿活動90%左右集中在占全省土地面積23%的珠三角地區。2007年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12個市實際吸收外資只占全省的11.4%,進出口貿易只占全省的3.8%。
“扶持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承接珠三角加工貿易轉移是廣東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的關鍵點。”中山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何艷玲指出。
產業梯級轉移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來自廣東經貿系統的文件顯示,2007年,受“44號公告”影響的廣東省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則達190.8億美元,累計涉及臺賬保證金155.3億元;此外,據測算,該項政策2007年增加廣東省相關外貿企業出口成本130億元。受此影響,上半年廣東省紡織服裝出口增速同比回落53.7個百分點,玩具出口回落25.4個百分點,塑料制品出口回落22.4個百分點,燈具出口回落14.2個百分點,旅行箱包出口回落12.6個百分點。
上述官員進一步向記者指出,與出口退稅影響立竿見影的效果相異,“44號公告”對企業主要的影響是,企業需按應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總額的50%繳納臺賬保證金,對企業現金流造成循環的壓力。
珠三角一家摩托車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舉例,該企業一年的銷售額約5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料件費用占65%-70%,需繳納4000萬元保證金。
事實上,廣東出口企業主要靠價格競爭占領市場,有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占廣東全省出口的比重不到10%。此外,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且貿易規模較小:60%以上集中在商業和運輸等傳統服務業,2007年服務貿易進出口僅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3.3%。
據上述文件指出,目前廣東省外貿面對的困難在于外經貿發展后勁不足和出口市場結構和經營主體結構的嚴重失衡。
“廣東現有以外資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加工貿易產業集群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加工組裝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產,缺乏技術創新和打造品牌的能力,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輻射帶動能力有限。”文件指出。
由此反映出來的顯然是廣東省外貿結構中加工貿易占比例過重,企業普遍缺乏自主品牌,并由此國際競爭力不足等問題。
“縮減低附加值、高耗能商品的生產,轉而研發和生產高附加值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從低價競爭轉向產品差異化競爭才是出口企業的出路。”上述外經貿廳官員說。
不過,“產業升級、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轉移是必然的,但廣東需要時間。廣東區域經濟的不平衡性,令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需要承接珠三角的加工貿易以促進自身的發展。”何艷玲認為。